免费论文网 首页

研究民间文学“梁祝”的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时间:2019-01-11 00:20:07 来源:免费论文网

研究民间文学“梁祝”的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本文关键词:梁祝,民间文学,意义,价值,研究

研究民间文学“梁祝”的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本文简介:摘要:“梁祝”故事是中华民族经典的民间文艺作品,在传播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包容性与渗透性。“梁祝”故事在内容、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经历逐步完善的过程,其传播路径经历了由“口头传播—文本传播—戏曲戏剧舞台传播&m

研究民间文学“梁祝”的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本文内容:

  摘要:“梁祝”故事是中华民族经典的民间文艺作品, 在传播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包容性与渗透性。“梁祝”故事在内容、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经历逐步完善的过程, 其传播路径经历了由“口头传播—文本传播—戏曲戏剧舞台传播—电影电视传播”的发展历程。“梁祝”故事在传播的过程中, 不断积淀中国传统民族文化, 凝练故事主题, 成为了中国文学中经典的民间故事。从整体宏观视域梳理“梁祝”故事在我国历史上各时期的传播路径及其在不同时期所呈现出来的风格与特征, 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梁祝故事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梁祝故事; 民间文学; 传播路径;

  A Study of Spreading Path of the Folk Story of Liang Shanbo & Zhu Yingtai

  TANG Chengfan

  School of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Guangxi Science & Technology Nomal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story of“Liang Shanbo & Zhu Yingtai”is a classic folk literature and art work of the China, and possessed an open, inclusive and permeable feature in the process of dissemination. The story has experienced a process of gradual improvement in content, plot and character image, and its spreading path has also experienced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oral communication-text communication-drama stage communication-film and television communi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spreading, it has accumulated Chinese traditional national culture and condensed the theme of the story, which has become a classic folk story in Chinese literature. It is of great value and significance to further study the st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hole microscopic view of the communication path of each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and its style and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periods.

  Keyword:

  Story of Liang Shanbo & Zhu Yingtai; folk literature; spreading path;

  “梁祝”故事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它既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又具有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梁祝”故事在传播的过程中, 不断积淀中国传统民族文化, 凝练故事主题, 成为了中国文学中经典的民间故事, 与《孟姜女》《白蛇传》《牛郎织女》并称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梁祝”故事在中国乃至世界广泛流传, 享誉世界。周恩来总理曾称赞:“《梁祝》已成为最受欢迎的中国古典戏曲, 受到世界其他国家的喜爱。”[1]

  “梁祝”最早起源于何时何地?现已无法考证。但从现有保存的文献记载来考察, 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华山畿》《韩凭夫妇》《韩鹏赋》《吴王少女》《河间郡男女》《孔雀东南飞》等文献中可以找到“梁祝”故事的原型叙事。如南朝民歌集《华山畿》记载:“华山畿, 君既为侬死, 独生为谁施?欢若见怜时, 棺木为依开。”这首民歌描写南朝时期在华山 (今江苏句容市北) 附近一对青年男女的殉情的故事, 在歌词中并没有指明青年男女就是“梁祝”二人, 但其描绘故事原型“情境”与后来的“梁祝”故事有着某种内在的关联。南朝陈释智匠所撰《古今乐录》对《华山畿》中的“梁祝”故事原型“情境”作了进一步扩展1。南朝梁元帝萧绎的《金楼子》一书是最早记录“梁祝”传说故事的文献资料。据清人徐树丕在《识小录》记载:“按‘梁祝’事异矣, 《金楼子》及《会稽异文》皆载之。”此时, “梁祝”故事只是作为民间众多传说故事中的“异事”, 尚未形成完整故事内容和情节。

  初唐梁载言《十道四蕃志》记载:“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首次出现“梁祝”故事的情节叙述, 其中“义妇”“同冢”等内容记载初现“梁祝”故事的情节叙事。晚唐张读的《宣室志》则较为完整地描述了“梁祝”的故事情节。《宣室志》载:“英台, 上虞祝氏女, 伪为男装游学, 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 字处任。祝先归。二年, 山伯访之, 方知其为女子, 怅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 而祝己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郸令, 病死, 葬鄮城西。祝适马氏, 舟过墓所, 风涛不能进。问之山伯墓, 祝登号恸, 地忽自裂陷, 祝氏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 曰义妇家。”[2]这段文字不仅明确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在东晋, 地点在上虞与会稽一带, 人物主要有梁山伯、祝英台、马氏子等人;而且对故事的基本情节结构进行了精心构建:英台女扮男装求学—“梁祝”同窗三载—“梁祝”离别—山伯发觉英台身世—山伯向英台求聘失败—山伯病死葬鄮城西—马家提亲过城西—墓裂“梁祝”合葬。由此可见, 《宣室志》对“梁祝”故事的建构不仅为“梁祝”故事的“真实性”确立了“合理合法性”依据, 而且为后世“梁祝”故事的扩展提供“结构性”范式。这标志着“梁祝”故事在唐代已经初具雏型。但这个故事中没有出现“梁祝”“化蝶”这个经典情节。

  在宋代, “梁祝”故事不仅在故事情节得到进一步完善, 而且“梁祝”故事在民间社会广泛盛行,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传唱和民间庙祝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梁祝”故事研究专家钱南扬先生研究表明:“梁祝”故事中“化蝶”情节最早可能出现在宋代薛季宣的《游祝陵善权洞诗》, 诗中“蝶舞凝山魄, 花开想玉颜”的诗句是当时“梁祝”“化蝶”情节存在的文化表征[3]。钱南扬先生指出:

  至于化蝶之事, 加入稍迟。不但《宣室志》上没有, 就是李氏 (李茂诚) 的《庙记》中也仅说:“从者惊引其裙, 风裂若云飞, 至董溪西屿而坠之。”而没有提到化蝶。据目今的材料而论, 化蝶事最早提到的, 要算宋薛季宣的《游祝陵善权洞诗》了。那首诗中有两句道:“蝶舞凝山鬼, 花开想玉颜。”而薛氏已经是南宋绍兴间的人了。此外《桃溪客语》所引咸淳《毗陵志》亦云:“昔有诗云, 蝴蝶满园飞不见, 碧鲜空有读书坛。”俗传英台本女子, 幼与梁山伯共学。后化为蝶。[4]

  宋朝时期, 社会经济繁荣发展, 民间市井文化盛行, “梁祝”故事在内容和情节上不断得到充实完善, 并广泛渗透日常生活之中。如李茂诚在《义忠王庙记》中详细描绘了“梁祝”故事情节和内容, 书中除了延续了唐代《宣室志》中的“英台化装求学”“‘梁祝’三载同窗”“祝庄求聘”“山伯病死”“英台出嫁”“‘梁祝’合葬”等经典情节外, 还增加了“封表义妇冢”“阴魂平寇”“封表忠义王”“立庙祠”等情节[5]。

  元明清时期, “梁祝”故事融入到传奇、戏曲、杂剧、小说、诗歌、唱本、民歌、鼓词、弹词、鱼木书等艺术形式之中获得广泛传播, “梁祝”故事的基本场景、故事内容、故事情节等逐步固定成型。如元杂剧《祝英台》辑本是我国目前发现的现存最早的“梁祝”故事戏曲文本。白仁甫的元杂剧《祝英台死嫁梁山伯》, 语言通俗易懂, 深受元朝社会各个阶层的广泛喜爱。明朝时期, 出现了大量记载“梁祝”故事的小说文本, 如《古今小说》《情史类略》《同窗记》《山伯赛槐荫的分别》《同窗记》《牡丹记》《还魂记》《访友记》等, 此外不少地方志也将“梁祝”故事写入其中, 使“梁祝”故事成为地方特色文化的标志, 如黄润玉的《宁波府简要志》、张时彻的《嘉靖宁波府志》《宜兴县志》等就是如此。清代“梁祝”故事的艺术传播形式更加广泛, 其中叙事诗歌主要有邵金彪编撰的《祝英台小传》《新刻梁山伯祝英台夫妇功书还魂团圆记》《梁山伯祝英台全史》《梁山伯重整姻缘传》, 路工《梁山伯歌》等;“梁祝”唱本主要有《新编金蝴蝶传》《新编东调大双蝴蝶》《柳荫记》《新刻梁山伯祝英台夫妇攻书还魂记》《新刻梁祝奇缘全部》《新造山伯英台全歌》《山伯英台游十八地狱全歌》《新刻祝英台全本》《祝英台劝酒》《全本梁山即系牡丹记南音》《最新梁山伯祝英台新歌》等[6]。“梁祝”故事经过不同文人墨客的艺术加工和民间大众的传唱, 呈现出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在不同的流传地域中彰显不同的地域特色。这段时期“梁祝”故事的情节、内容、叙事模式等基本趋于一致, 都包含了扮妆求学、行前发誓、柳荫结拜、同窗共学、十八相送、祝庄访友、梁死祝嫁、祭坟化蝶等故事情节内容。

  民国时期, “梁祝”故事在流传的过程中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互融、雅俗共赏的发展态势, 在各地方戏剧艺术中几乎都可以发现“梁祝”故事的题材。“梁祝”故事经过各地方文人改造成为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如在20世纪30年代, 广泛流传于江浙沪地区的经典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取材于浙东地区的“梁祝”民间小调, 经当地民间艺人的改造, 《梁山伯与祝英台》成为越剧中经典曲目风靡一时, 深受全国广大民众的欢迎。此外, 当时流行的川剧《柳荫记》、黄梅戏《梁山伯与祝英台》、粤剧《梁祝恨史》等都是以“梁祝”故事为题材改造而成的经典地方戏曲。这一时期 (1935年) “梁祝”故事还首次被改编为粤语电影搬上荧幕, 拓展了“梁祝”故事传播的路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对中国优秀传统民间文化“梁祝”故事的挖掘、收集、整理与传播。一方面, 组织专家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大规模广泛收集与整理“梁祝”故事、歌谣的工作。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 要求各地“广泛地收集、记录、刊行地方戏、民间戏曲的新旧剧本, 以供研究改进”。按照党中央“指示精神”全国各地掀起了大规模搜集整理民间故事和歌谣的高潮, 为“梁祝”民间故事、歌谣、戏曲的收集、整理、改编和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此期间, 1955年中华书局编辑出版了由路工收集整理的《“梁祝”故事说唱集》, 其中收集了15篇古代民间流传的具有代表性的“梁祝”传奇歌谣、曲艺作品;1956年出版了钱南扬收集整理的《“梁祝”戏剧辑存》, 其中收集自元代至清代的16篇经典的古代“梁祝”戏曲。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 “‘梁祝’故事迄今所见, 已记录叙事体异文数百篇、韵体歌谣百余篇, 说唱百余种, 戏曲60余种, 流传地区广布中国大陆的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汉族、少数民族中间以及东亚、东南亚诸国。”[7]94与此同时, “梁祝”被改编成30多个剧种的剧本, 在全国各地广泛演出, 如上海华东越剧实验剧团改编《“梁祝”哀史》进京演出取得了巨大反响。此外, 程砚秋将川剧《柳荫记》改编为京剧《英台抗婚》、马彦祥将“梁祝”故事改编成京剧《柳荫记》等都获得了广泛好评。此时, 在学术界也掀起了对“梁祝”研究讨论的高潮2。另一方面, 一大批文艺工作者充分挖掘、运用“梁祝”故事题材, 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梁祝”影像综合艺术形式, 进一步促进“梁祝”文化的广泛传播。1953年拍摄完成的我国第一部彩色越剧电影《梁山伯祝英台》, 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 周恩来总理曾称赞该电影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1958年上海音乐学院根据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音乐旋律, 创作出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其艺术效应影响至今3。1963年黄梅调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公映, 并获得了第二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女主角奖等多项奖。1975年首部粤语“梁祝”电视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播出, “梁祝”故事题材开始进入电视传媒而获得广泛传播。随后1985年上海电视台组织拍摄了越剧电视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该片播出后获得广泛的社会好评。1994年徐克导演的电影《梁祝》对传统“梁祝”故事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都进行了现代性的审美改编, 使传统的“梁祝”故事融入了现代的生活气息4。进入21世纪, “梁祝”故事与现代传媒技术联袂并进, 不仅使“梁祝”故事赋予了现代性的艺术特征和审美效应, 而且也使“梁祝”故事借助现代传媒技术获得更加广泛、深远的传播。这其中2000年由徐进良导演的42集电视剧《新梁山伯与祝英台》和2007年由陈俊良导演的41集电视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就是传统“梁祝”故事与现代传媒技术有机结合的代表性艺术表征形态。

  综上所述, “梁祝”故事作为中华文明中经典民间文艺, 在传播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包容性与渗透性。“梁祝”故事的内容与情节经历了由“男女合冢”—“‘梁祝’异事”—“‘梁祝’合冢”—“‘梁祝’故事 (雏形) ”—“‘梁祝’化蝶 (定型) ”等逐步完善的过程, 其传播路径经历了由“口头传播—文本传播—戏曲戏剧舞台传播—电影电视传播”的发展历程。概而言之, “梁祝”故事脱胎于《华山畿》《韩凭夫妇》《韩鹏赋》等民间开头传说, 滥觞于东晋时期, 后经过历代文人和民间艺人充实发展, 在唐代出现雏形。至宋代, “梁祝”故事在内容和情节上基本定型。元朝时期, “梁祝”故事作为元戏曲戏剧的重要题材广泛流传于民间。明清时期, “梁祝”故事融入到传奇、戏曲、杂剧、小说、诗歌、唱本、民歌、鼓词、弹词、鱼木书等各种通俗文艺中获得更加广泛的传播。民国时期, “梁祝”故事被搬上各地方戏剧舞台, 成为当时民众耳熟能详的地方戏曲中经典曲目, 成为当时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在现代社会中, 广大文艺工作者结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对“梁祝”故事进行审美现代性的艺术改造, 传统的“梁祝”故事正借助现代传媒技术, 通过电影、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向国内外广泛传播, 引起越来越多当代大众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熊华源, 廖心文.周恩来总理生涯[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100.
  [2] 季学源.文化视野中的梁祝故事[J].中国文学研究, 2000 (2) :53.
  [3] 周静书.梁祝文化大观[M].北京:中华书局, 1999:374.
  [4] 钱南扬.祝英台故事叙论[N].民俗, 1930-02-12.
  [5] 周静书, 施孝峰.梁祝文化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21-22.
  [6] 晋克俭.论梁祝传说的文化认同作用--兼谈南方少数民族梁祝叙事诗[J].民族文学研究, 2015 (2) :141.
  [7] 向云驹.“梁祝”传说与民间文学的变异性[J].民间文学研究, 2003 (4) .

  注释
  1 据《古今乐录》载:“《华山畿》者, 宋少帝时懊恼一曲, 亦变曲也。少帝时, 南徐一士子, 从华山畿往云阳。见客舍有女子年十八九, 悦之无因, 遂感心疾。母问其故, 具以启母。母为至华山寻访, 见女具说闻感之因。脱蔽膝令母密置其席下卧之, 当已。少日果差。忽举席见蔽膝而抱持, 遂吞食而死。气欲绝, 谓母曰:‘葬时车载, 从华山度。’母从其意。比至女门, 牛不肯前, 打拍不动。女曰:‘且待须臾。’妆点沐浴, 既而出。歌曰:‘华山畿, 君既为侬死, 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 棺木为侬开。’棺应声开, 女透入棺, 家人叩打, 无如之何, 乃合葬, 呼曰:‘神女冢’。”参见喻意志的《〈古今乐录〉考》, 《中国音乐学》2008年第3期第81页至87页。
  2 主要表现为北京《新民报》于1950年连续刊载梁祝故事专题研究论文:雨辰的《对梁祝哀史的意见》, 舒天一的《应该严肃对待剧本改编和演出工作--评京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龚纯的《论梁祝哀史的主题》等;随后《人民文学》等刊物相继发表豪雨的《话说梁祝故事》、芜公的《梁祝故事的发生和演变》、严敦易的《古典文学中的梁祝故事》、张恨水的《关于梁祝故事的来源》等论文专门讨论梁祝故事。此外, 何其芳发表《关于梁山伯祝英台故事》、艾青发表了《歌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黄裳发表了《梁祝杂记》、阿英发表了《关于川剧〈柳荫记〉》等评论文章加入到讨论梁祝故事研究中。
  3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又名《化蝶》, 曲调优美动听, 悠扬婉转, 叙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凄美坚贞的爱情故事。后来香港音乐人郑国江对《化蝶》进行谱写歌词, 使其成为闻名世界的歌曲--《恨绵绵》。
  4 该影片将传统的祝英台塑造为一个不拘礼教、富有新时代浪漫气息女子形象, 而梁山伯也在求学期间就已经知道了祝英台的女子身份, “梁祝”的恋爱模式也具有现代浪漫主义的色彩, 这些改编与传统“梁祝”故事存在着很大的出入, 其改编的艺术效果和合理性也备受观众诟病。

    唐骋帆.民间文学“梁祝”故事的传播路径研究[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06):29-31.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研究民间文学“梁祝”的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1602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