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谈新兴媒体对语言文化的影响

时间:2018-04-17 09:18:54 来源:免费论文网

谈新兴媒体对语言文化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语言,影响,媒体,文化

谈新兴媒体对语言文化的影响 本文简介:【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和传播工具——语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而言,延伸了语言的结构、语体、语篇的研究范围,改变了传统的语言规范,丰富了既有的语言体系,产生了新兴的网络语言文化。这样具有突破性语言现象的产生,使系统、全面地研究网络语言成为必要。【关键词】网络语言;新媒体;语言文化随

谈新兴媒体对语言文化的影响 本文内容: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和传播工具——语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而言,延伸了语言的结构、语体、语篇的研究范围,改变了传统的语言规范,丰富了既有的语言体系,产生了新兴的网络语言文化。这样具有突破性语言现象的产生,使系统、全面地研究网络语言成为必要。

【关键词】网络语言;新媒体;语言文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互联网正逐渐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一网打尽”,形成新兴的网络空间,使现实社会文化得以无限延伸与扩大。在这个新兴的网络空间里,人类文化活动、文化方式、交流和传播方式、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这个新兴网络空间里形成的新兴媒体,更是导致了社会文化的各种颠覆性改变,而承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基本手段——语言,则是受影响最直接、最深的元素。语言是人类思维的载体,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同时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和传播工具。各国有各国的语言、各民族有各民族的语言,各地区有各地区的方言,各领域有各领域的惯用语言。可见,语言是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所产生并约定俗成的、动态变化着的元素。在互联网这个特殊的环境里,网络特性直接决定了语言的特性,网络特殊的形式和功能直接影响语言的结构和应用。在这个平台上,语言的制造者、发出者和接受者、传播途径和渠道、使用环境、使用目的等诸多因素较之传统媒体都发生了质变,导致语言的变异层出不穷,甚至一些基本概念都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语言结构的改变

传统意义上对语言的定义有广义和具体之分。广义而言,语言是人类交流的手段,是一套共同采用的沟通符号、表达方式与处理规则。具体理解,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手段构成的符号系统,用于客观描述人的思维活动,是人类交流和理解的工具。新华词典和辞海里对语言的定义非常简明: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一定的体系。语言有口语形式(对话和独白)和书面形式。也有学者对语言下了这样的定义:“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①语言通常由语音或文字组成,但有时语言符号会以视觉、声音或者触觉方式来传递,所以一些辅助手段也被列入语言研究和表达的范围内,比如音符、图画、数学符号,以及身体姿态、手势、表情等体态手段,总称为语言外部手段。但是,传统上,这些语言外部手段表达的思想内容是非常有限的,比如体态语,一般只限于肯定、否定和简单的数量,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意思。其他的像代码、数学符号等交际方式,更不是人人都可以理解的,不可能代替语言作为交际工具。而且,不同民族对体态和手势语的使用率也大相径庭。所以,从来没有一个社会不用有声语言,而用手势、图画、音乐来互相交际,语言外的表情达意的手段不过是语言的辅助工具而已。语言学主要就是研究语音和文字的科学。将语音和文字掰开揉碎,将语音分解为音素、音位、音节,将文字的结构由小及大划分为语素、词、短语、句子、全文,并从不同角度对这些结构层展开研究的,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本体语言学。但是,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渠道,造就了不同以往的交流平台,网络的无限性与同步性,创造出“不需面对面的及时互动”语境,在这个语境下,语音可以远距离发送,文字也能同步交换,而且,文字符号的统治地位逐渐被网络空间特有的新兴元素所取代,比如表情图片、动态表情画面、视频、图像等等。在互联网平台上,我们想要表达的、本来需要很长一段文字话语来描述的思想,一个小小的表情符号就可以全部取代。于是,由语音、词汇、语法组成的语言文字反而显得繁杂而不便,人们越来越爱使用这些可以实时传递的动态和静态表情符号,它们形象生动、寓意深远、简单明了、自然随意、一目了然。事实上,我们已经离不开这些符号表情,很难想象没有视频和图片的网络新闻,或者没有表情符号的微信聊天和对话。大量传统交际不可能使用的新兴表达和传播手段,广泛使用在今天的新兴媒体上,甚至逐渐取代语音和文字,构成新媒体上的新语言系统——网络语言,这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包括了中英文字母、标点、符号、拼音、图标(图片)和文字等多种组合。所以我们认为,在新兴媒体语境下,语言的定义应该做更广义的设定,语言学的概念亦需要进行适当调整,语言学的研究重点必须跨越“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体系”,延伸到“由语音、词汇、表情符号(包括动态表情符号)、音像、图片、语法构成的更加复杂的符号系统”。

语体概念的改变

语体是为适应不同交际领域的需要形成的语言运用特点的体系,是根据不同交际领域形成的功能变体。从大的层面看,话语的表现形式只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所以,传统意义上,语体只有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两类。在传统语境里,口语往往是面对面的互动交流模式,书面语则是不能或者不需要面对面交流时的一种语言应用模式。照这个分类,传统纸质媒体上的语言多为书面语体,广播电视的语言则是口语体,以及书面语口头传递的复合语体。在新兴媒体上,语体有了新特征。新兴媒体是集音、像、图片、视频、文字、符号为一体的综合平台,在这里,口语和书面语形式交互使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具特色的,是新媒体上互动的对话,比如微信交流、qq聊天。聊天对话本是纯粹的口语体,是面对面的即时互动式语音交流。传统意义上的口语交流还可以借助许多语言外的手段,如语音、音调、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等,而文字交流不具备这些条件,所以传统意义上的聊天不可能是书面的。但是,互联网技术解决了这个难题,互联网提供的时空一体使得对话双方不需要面对面用语音进行,而可以借助语音发送,或者,更多的是,用远程同步传递文字和图片的方式,达到面对面聊天的及时互动效果,这就使得书面同步聊天成为可能。事实上,新兴媒体上的对话和聊天,是口语通过书面文字的呈现,即所谓“手聊”,是在电脑上或者手机上用书写形式呈现口头聊天,或者说是“键盘上的会话”。文字同步互动的问题解决了,保留了口头面对面交流的即时性,可是传统口头交流的辅助手段如语音、语调、表情、手势等如何解决?于是,网络上出现大量特殊的虚拟辅助手段,取代了传统的实物辅助手段,比如静态和动态的表情符号,取代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大量感叹音词,取代语音。网络表情符号里蕴藏的意义和修辞内涵,甚至超过真人面对面的表达,也超越了语音和词汇表达的深度和广度。非面对面的手聊,还可以避免面对面谈话的不严谨、词不达意,或一些不好说出口或不好拒绝的尴尬,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以至于人们在可以使用语音聊天和语音传送时,仍然选择笔头书面形式来交谈。此外,还有另一种相反现象,即一些制作时是书面的语言文字,却是主持人以朗读和解说的口头方式呈现给受众,比如网络直播新闻稿、各种网络脱口秀,即口头表达书面语体。上述两种形式的语言很难用传统的方式归于书面或口头语体。因此,近年来出现了口语和书面语体之外的“第三种语体”的说法,即网络语体,也就是书面化的口语体、口语化的书面语体。总之,借助新兴媒体手段,语体的界限正在被打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特殊语体效果,致使语言的语体概念和划分发生了改变,这是不争的事实。语篇概念的改变翻开任何一本百科全书或语言词典,你会发现,对语篇的定义都是:语义连贯的“言语符号单位”。维基百科对语篇的定义是:“语篇指的是实际使用的语言单位,是交流过程中的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从功能上来说,它相当于一种交际行为。总的说来,语篇由一个以上的语段或句子组成,其中各成分之间,在形式上是衔接的,在语义上是连贯的。”而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认为,这个定义也需要进行适当地调整。在新兴媒体上,语篇的构成元素远远超出了纯粹的语言文字范围,融进了许多传播渠道所附加的特殊物质。语篇不再是纯粹的文字言语单位,而被看作是“语义连贯的,由语言、图形、声音、音乐、视频影像多种符号系统构成的整体交际单位”。②正是这个颠覆性的定义,推出一个新的概念——网络语篇。广义上看,今天的网络语篇,已经超出语言范畴,成为一个综合复杂的系统,它的定义,早已不是“语义连贯的言语符号单位”这么简单了。我们可以借用两个英语词,来厘清语篇和网络语篇的异同。英语对语篇的表达通常有两个词:text与discourse,两者翻译成中文都是:话语、语篇,其异同一直很难厘清。有学者认为两者可以互换代用。有的学者将前者翻译为文本,后者翻译为话语,以示区别在书面和口头。也有学者认为discourse是产生于一定语境中的交际事件或交际过程,是动态的,而text则是对这一交际行为或过程的文字记录,是言语活动的产物或成品,是静态的。凡迪克(vanDijk)对discourse的研究比较深入、全面,他区分了discourse的不同层面的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交际事件的“成品”,即以语言符号编码的“对话”“谈话”或“text”,即discourse的语言形式层面。第二层含义指的是某个交际事件,不仅包括交际过程中的参与者(说者/听者、作者/读者),还包括交际过程中特定的场景(时间、地点、环境)。简言之,dis⁃course就是通过交互作用来实现的交际过程。③我们认为,今天新兴媒体上的语篇的交际功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外的诸多部分,必须视作一个交际过程discourse,而不再是孤立的、对交际过程的文字记录text。我们借用美国控制论专家香农和韦弗提出的交际空间模型传播模式,可以厘清网络语篇的特点。这个模式将交际空间分为以下几个基本的组成部分(如图1):1.信息发出者;2.信息接收者;3.信息本身;4.信道;5.反馈;6、7.信息编码和解码过程;8.交际环境(语境),这个模式很好地展现出交际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事实上,要想真正把握和理解新媒体空间的语篇结构,必须将整个语篇从制作到传递直到接收的过程完全纳入,观察完整的交际传播过程,在这个交际模式中:传统语篇text=3=信息本身;传统媒体语篇=3+4=信息+信道;网络媒体语篇webdis⁃course则是处在全部传播要素集合中的信息1+2+3+4+5+6+7+8,即包括信息发出者、信息接收者、信息本身、信道、反馈、信息编码和解码过程、交际环境(语境)在内的全部交际过程。此外,网络因其特殊的空间能量,使大语篇、立体语篇、多层语篇成为可能。在互联网平台上,通过超链接,语篇得以立体化、多层次化,无限扩大化。在这里,语篇的逻辑性、语义连贯方式、衔接手段、篇际性、篇章情态性等诸多问题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形成新的构词成句构句成章的规律与规则,以至于近来兴起一门新的分支学科:新媒体写作。因此,我们认为,网络空间的语篇概念,不能再以传统的思维去理解和定义。语言规范的改变因为互联网的特性是开放与自由、大众与娱乐,在自由、互动、草根的需求下,新兴媒体上的语言规范,也变得不再那么重要,方言化、卖萌搞笑、插科打诨成为网络语言的常态,为了达到极简和爆料,语言惯有的规则受到冲击。网民为了提高输入速度,对一些汉语和英语词汇进行改造,对文字、图片符号等随意链接和镶嵌,创造出大量的汉字、数字、英文字母混杂组合的新词汇,出现了一些完全不符合汉语规范的网络语言,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比如对语音规范的改变:以大量错误的、变异的语音取代规范的发音,如将辅音F读成H,L读作N,Z读作ZH,S读作SH:“飞机”读作“灰机”,“非常”读作“灰常”,“姑娘”读作“姑凉”,“那么”读作“辣么”,“老子”读作“老指”,“死”读作“屎”等等。比如对词汇使用规范的改变:一些根本没有任何联系的词汇拼凑在一起构成新词新意:秒杀、吐槽、泪奔、菜鸟、屌丝;一些原本不能独立成词的语言单位可以单独使用:潮、渣、宅。一些错别字被故意常用化:霉女、帅锅、斑竹。比如对语法规范的改变:词类改变、构词变异、倒装、特殊句式。你短我,我微你(名词动用);很甄嬛(名词形用);上班ING(构词变异);各种骂(动词名词化);严重鄙视你(形容词修饰动词);吼吼!(拟声词动词用);我下了,先(倒装)等等。

语言文化的改变

网络语言的大量出现丰富了既有的汉语语言词汇体系。现在,网络语言不仅是部分网民的娱乐工具,更收入了权威词典,登入主流媒体,甚至对其他语言都产生了影响。比如《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就新收录了“给力”“山寨”“宅男”“团购”等一系列网络语言。就“给力”一词而言,其最早出现在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学生上传的一段动画片中。学生的一次娱乐性表达却获得网民的追捧,应用场景从网络语境扩展到主流媒体。2010年11月10日,“给力”一词出现在人民日报头版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中。“给力”的英文表达和法语表达“geilivable”“trèsguélile”还被纽约时报所关注。这既是网络语言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表现,也预示着知识生产的权力下放。过去自上而下的知识生产过程,因为互联网的出现,增加了自下而上的途径。更多的普通人能够参与到以网络词汇为代表的知识生产中来。但与此同时,网络语言中也充斥着大量的词汇不规范使用、谩骂他人等失范现象。首先,在一些社交媒体平台和娱乐平台中充斥着大量不雅的用法,“卧槽”“傻逼”等词汇成为网民的常用语,即使互联网运营商能够设置詈词詈语的屏蔽系统,但是网民通过对其变形、变音仍然能广泛传播,比如“傻逼”改为“煞笔”,这些文字的变体并不能改变其含义的低俗性。这种詈语的使用实质上是一种语言暴力,极易影响网络环境。其次,不规范的表达方式影响汉语的纯洁性和严谨性。特别是对于青少年、留学生等群体而言,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培养。比如许多网民将文字进行变体,“强”变为“弓虽”,“闹太套”意为“notatall”。利用偏旁部首、符号、英文、繁体字等进行拼接、变换,其他人很难理解其中传达的意思。网络语言也折射出社会的各种现象。“且行且珍惜”“跪舔”“凤凰男”“干爹”等带有强烈的事件性的词语,折射了群体之间、阶层之间的矛盾冲突。背后蕴含着对社会现实无奈的表达、对生活现状的不满、对权贵阶层的戏谑等价值表达。基于上述基本概念在互联网空间的改变,我们得出结论,现代语言已经发生了质变。网络特殊的形式和功能直接影响语言的结构和应用。在这里,言语的制造者、传播途径和渠道、接受者较之传统都发生了质变,导致语言的应用变异层出不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信息铺天盖地,无缝隙地覆盖世界每个角落。毫不夸张地说,当今世界图景的构建绝大部分依赖于互联网,由此可见互联网的影响力和作用力之强大。在这个影响力巨大的领域内,海量的网络语言大大增加了人类言语活动的总量,使世界言语的总量值增大到无限。可以说,今天人类的语言更多地体现在互联网上。人们手头阅读的材料更多的是手机和电子阅读器,眼睛看的、耳朵听的大部分是互联网上24小时不间断制造出的言语文本。这些带有互联网特征的语言应用,随网络迅速进入千家万户,直接影响和改变着标准语言,创造语言规范,引导语言走向网络化。这样一个具有非凡影响力的领域语言的应用,自然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并使系统、全面研究网络语言成为必要。

作者:李玮 褚建慧


谈新兴媒体对语言文化的影响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1410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