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中医药管理学研究现状

时间:2018-03-27 09:38:12 来源:免费论文网

中医药管理学研究现状 本文关键词:中医药,管理学,现状,研究

中医药管理学研究现状 本文简介:[摘要]检索2015年《中国卫生事业管理》、《中国卫生经济》、《中华医院管理杂志》3种期刊以中医药管理学为主题的文献,并从作者、作者单位、研究主题、项目来源、论文类型、数据来源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归类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中医药管理学科尚处于初级阶段,后期需要在院校合作、关注热点、积极发声、规范研究方法等

中医药管理学研究现状 本文内容:

[摘要]检索2015年《中国卫生事业管理》、《中国卫生经济》、《中华医院管理杂志》3种期刊以中医药管理学为主题的文献,并从作者、作者单位、研究主题、项目来源、论文类型、数据来源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归类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中医药管理学科尚处于初级阶段,后期需要在院校合作、关注热点、积极发声、规范研究方法等方面做更多的探索和努力。

[关键词]中医药管理;卫生政策;文献分析;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学者开始讨论中医管理学的概念和学科体系[1,2]。进入20世纪90年代,成都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陆续开设了经济学、管理学相关专业。截至2016年,全国24所中医药大学/学院全部开设了经管类专业,这为中医药管理学的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专业队伍基础。1991年,成都中医学院郑士杰等主编的《中医管理学概论》出版,为我国第一本中医药管理方面的教材。同时《中医药管理学概论》开始纳入中医药专业的必修课体系[3]。从学科分类来看,中医药管理学属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二级学科)的一个分支,其形成标志是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把中医药管理学列为十二五重点培育学科。一般来说,可以把中医药管理学的外延划分为中医药事业管理(宏观)、中医医疗机构管理(微观)、中药企业管理(微观)。从1983年开始算起,我国中医药管理学的发展已有30多年,其学科整体发展情况,尤其是研究现状尚未见于任何正式的文献。本文试图针对中医药管理学研究的现状进行一次基于文献的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学科发展的建议和展望。

1资料来源与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资料来源主要是医药卫生经济和管理类三本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卫生事业管理》、《中国卫生经济》、《中华医院管理杂志》,统计2015年(每刊各12期)发表的所有论文,并咨询相关领域专家,最终获得917篇论文,分别对其进行题目、期刊来源、作者、作者单位、关键词、项目来源、论文类型、数据来源、杂志栏目等方面的统计分析。然后依据题目和关键词,共得到18篇中医药管理方面的研究文献,对这18篇文献从文献数量变化趋势、研究领域、作者、研究机构等方面做相关的分析。

2研究结果

2.1论文来源

本文发现,在18篇论文中,发表于《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期刊的有11篇(61%),来自《中国卫生经济》期刊的有6篇(33%)、《中华医院管理杂志》期刊的有1篇(6%)。表明中医药管理学科的高水平研究论文更多地发表在《中国卫生事业管理》上,平均大约每期有1篇,《中国卫生经济》次之,大约每两期才有1篇,《中华医院管理杂志》最少,全年只统计到1篇。从论文数量来看,18篇论文只占到这3种期刊2015年所有刊登论文总数的2%,这一数据表明中医药管理研究未成为当前医药卫生政策主流研究方向。

2.2作者

在这18篇文献中,单一作者的论文占6%,2位作者和3位作者的论文各占22%,超过3位作者的文献占50%。平均每篇文献的作者数目大于2人,这与国外研究状况相符。由此看出,我国研究中医药管理的学者可能更倾向于团队协作,而非个人开展研究工作。

2.3作者单位

统计显示这18篇论文的作者分属于16个机构,其中高等院校居多(12篇),其中4篇文献的作者所属单位是地方中医院。值得注意的是,有1篇论文的作者为非中医药类机构。18篇文献中跨机构合作的有7篇,基本都是高校和学会、医院或者是卫生行政部门之间的科研合作,而高校之间合作的数量为0,这与国外情况非常不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学校之间的文化封闭性。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使得各个学校排斥合作,他们不愿意、也感到没有必要与他人合作;(2)学术成果归属问题。学校之间进行合作,共同的学术成果归属于哪一方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难题。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形,学校之间会选择不合作。

2.4研究主题

通过梳理这18篇文献不难发现,国内学者在中医药管理方向的研究领域较为宽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医疗体制、诊疗模式的研究;(2)中医类医院相关成本、费用方面的研究;(3)传统中医类项目诊疗规范的研究;(4)中医药健康服务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5)中医药管理模式的效果评价研究;(6)中医药政策及法制建设的研究;(7)有关中医药方向效果效益分析研究。由此可见,关于中医药管理学的研究范围比较广,研究的可选择性也比较强。

2.5项目来源

本研究按照级别对科研项目进行统计,18篇论文的项目来源为国家级别的有5篇,省部级的7篇,部省共建的1篇,校级的2篇,无任何科研项目资助的3篇。其所占百分比分别是28%、39%、6%、11%、16%。由此可知,中医药管理学的研究文献一般都由国家或省级支持,并且占据很大的比重(67%)。这与我国国情也相符,中医药在国家层面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2.6论文类型

本文按照许德音、周长辉的做法,把所有学术论文划分为以下几类:(1)规范型,即表明立场或是政策性的学术论文;(2)描述型,即以案例或数据描述现象,而不涉及实证分析;(3)文献综述型,即对文献的回顾、总结、评论、延伸;(4)理论概念型,即试图论述变量或概念之间的关系,但并不加以实证分析;(5)定量实证型,即以定量分析验证理论性假设;(6)定性经验型,即以案例、访谈等形式获得的定性数据构筑变量或概念之间的关系[4]。根据上述文献的研究方法划分,18篇文献中规范型、描述型、文献型、概念型、实证型和定性经验型文献,其数量(有4篇重叠)分别为8篇、6篇、1篇、2篇、5篇、0篇。这一结果有点让人意外,因为国内学术界,尤其是卫生管理领域擅长于规范型、描述性论文的写作,而在国际学术界,规范型论文并不被视为严格的学术性论文,而实证型论文颇受推崇。而这18篇文献中,有28%的论文是实证型的,这充分说明严谨、规范的基于数据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中医药管理学者的重视。

2.7数据来源/分析方法

本文对总共11篇描述型、实证型和定性经验型论文的数据来源做了如下统计(有重叠):二手资料/数据11篇;问卷调查2篇;访谈1篇;实地调查2篇。大体而言,所有的论文都或多或少采用了包括文档资料、历史资料、各类出版物、网站以及其他公开源的二手数据,约45%的论文利用了包括问卷、访谈及实地调查在内的一手资料。这一情况表明学者们能够熟练地掌握基本的数据获取方法来为自己的研究服务。但是学者们似乎更倾向于二手资料的获取,这跟获取一手资料的难度有关,一手资料的获取会消耗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总的来说,大多数研究者对于自己的方法还是做出了比较全面和细致的描述,这包括对数据来源、收集方法、最终样本、变量定义及测量等各个方面的汇报,符合实证研究需要的规范。关于数据处理,描述型统计、回归分析、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是所有文献中运用的比较多的方法,特别是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在最近几年受到很多研究者的喜爱。

3评估总结

首先从文献数量来看,当前中医药管理学的研究项目、研究论文等能反映中医药管理学研究情况的成果数量还太少。在3种期刊中,纳入统计的920篇文献中才筛选出18篇中医药管理方向的研究论文,这表明我国在中医药管理方向的研究刚刚起步,尚未进入“主流”,甚至存在较大领域的研究空白,需要今后的研究者近一步弥补和完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两个方面:首先中医药管理方向在医药卫生政策领域的研究可能属于“冷门”,没有太多研究者关注,从而导致研究成果偏少。另外一种可能:有不少研究者关注该方向但是由于自己学术能力有限,没有形成太多理论成果,无法在本领域较好的期刊发表,最终影响了本文的统计结果。从文献的研究质量来看,和国内的工商管理学科或者国外卫生政策和卫生管理类论文相比,中医药管理研究的论文质量还有待继续提高。首先是理论基础,这18篇文献很多缺乏完整的文献综述或者进行理论分析,研究结论的理论贡献也非常有限。在研究深度上还远远不够。有些文章列举的参考文献仅有2篇,其余基本上是在6至10篇之间,和国外论文中动辄30、50篇参考文献相比相去甚远。在研究方法上,规范型和描述型论文还是占大多数,虽然实证型论文也有5篇,但这些实证论文的研究方法集中在描述性分析、简单的T检验或者DEA分析法,国际上卫生政策、卫生管理研究流行的各种回归、SEM等定量分析方法在研究对象中未得到应用。因此,基于对研究对象的文献分析,结合作者多年对该领域的关注,本文认为中医药管理学的学科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研究主题较为宽广但研究队伍偏少,研究成果还不够丰富,规范严谨的定量研究尚未在该学科得到广泛应用,在卫生事业管理领域的权重和话语权有待提高。

4建议与展望

在对我国中医药管理学的研究现状做出上述评估之后,本文对本领域的发展前景有理由表示审慎的担忧。如前所述,研究产出成果偏少,质量不高等问题都是需要进一步得到重视和加以完善。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5]。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制度和医疗卫生发展模式,有助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宏伟目标。这些都呼唤中医药管理学科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从而为中医药事业提供智库和人才资源。本文试图对中医药管理学研究的后期发展提出一些建议。第一,加强中医院校合作,共同推动科研发展。目前各中医院校在教材编写、专业建设方面已经积累了较多经验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科学研究方面的联合或者合作并不多见。通过跨校间的合作研究将大大弥补单个院校“闭门造车”的弊端,知识在交流合作中得到传播,思想眼界也得到开阔,如此产生的研究成果才会更上一层楼。第二,关注国家热点,强调社会贡献。新医改以来,国家和地方层面的新制度和新政策接连应运而生,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日益被重视。一方面,作为提供理论依据的学术研究对相关制度的出台具有重要影响,很多学术成果是政策制定者的参考依据。另一方面,专家学者们对新政策的效应评估及后续研究等都是极具重要意义的。可以说,政策实践与政策研究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中医药管理研究必须关注中医药事业发展和改革的顶层设计,牢牢把握中医药事业的时代脉搏,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索中医药的发展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第三,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活动,努力在各种场合发出中医药管理自己的声音。作为一门年轻、处于初级阶段的学科,需要利用论文、学术组织、学术活动等载体宣传自己,让更多的学者、学生、政府官员和社会能了解中医药管理学、认识中医药管理学,从而为中医药管理学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国际上对中医药感兴趣的人群越来越多,基于中医药特色的政策研究非常受国际期刊和国际学术组织青睐,高质量的中医药管理学研究成果很容易在国际上得到突破。要注重研究方法的接轨。研究结论的可靠基于研究过程的规范和研究方法的科学。中医药管理学科的研究主题是具备中医药特色的,但研究方法应该是普适和一般的。学科要想进入卫生事业管理研究的主流领域,必须注重研究方法的先进性,及时和国际上接轨。

[参考文献]

[1]郭玉刚.中医管理学体系初探[J].中国社会医学,1987,7(1):43-45.

[2]郑士杰.试论中医管理学的性质任务和学术体系[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7,10(1):1-3.

[3]郑士杰,王德蒇,李勇,等.中医药专业本科生应开设《中医药管理学概论》必修课[J].中医药管理杂志,1994,2(4):30-32.

[4]许德音,周长辉.中国战略管理学研究现状评估[J].管理世界,2004,20(5):76-87.

[5]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

作者:吕艳霞 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经济管理学院


中医药管理学研究现状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1315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