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健康中国2030”视域下的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问题研究

时间:2018-03-14 23:04:39 来源:免费论文网

“健康中国2030”视域下的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视域,素养,中国,培育,人文

“健康中国2030”视域下的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问题研究 本文简介:【内容摘要】人文素养作为医学生的必备素养之一,越来越受到高等医学院校和医疗领域的关注。本文从“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理念和原则出发,针对我国目前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转变医学教育观念,提高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优化人文课程结构,构建合理的医学课程体系;提升

“健康中国2030”视域下的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问题研究 本文内容:

       【内容摘要】

       人文素养作为医学生的必备素养之一,越来越受到高等医学院校和医疗领域的关注。本文从“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理念和原则出发,针对我国目前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转变医学教育观念,提高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 优化人文课程结构,构建合理的医学课程体系; 提升师资队伍的人文素质水平,建立师资融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问题的推进策略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健康中国2030; 医学生; 人文素养; 培育体系

 

       为了践行和兑现对城乡居民基本健康权益的郑重承诺,党和国家提出了“健康中国2030”目标。不仅是中国社会的发展目标,更是中国医学进步的目的。为此,今后的15年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指南。纲要中对中国健康指数,例如延长寿命减少死亡、优化医疗资源、改善健康环境等作出了详细的解读。要完成这些健康指标,需要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他们不仅要掌握高精尖的医学科学技术,还要有较高的医学人文素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医学教育也需要培养人文素养很高的医学生。

 

一、“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提出与医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内容

       卫生部长陈竺在2012年提出了健康中国这个概念,并且在当年的卫生论坛上就《“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 以下简称纲要) 作了具体阐述,此后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健康中国的建设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说明。2016年8月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指出: 要把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同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在8月26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此《纲要》。至此,“健康中国2030”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中国战略立足于国家层面,构建了新的社会价值健康理念,同时也为医疗卫生服务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为新形势下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了指导方向和推进路径。人文素养是医学生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人文精神并不是他的全部内涵,具体来讲,应包含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行为、医学伦理道德等三个方面。
 

       ( 一) 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它是指在技术医学时代下科学旗帜的高扬和人文精神的倡导,是对人类生命的敬畏、人们生活的关爱及身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特殊关注。医学生将自己在学校所学到的医学人文知识进行内化,形成了以“爱”为核心的医学人文精神。医学生应该具有奉献精神,对病人要具有同情心和责任心,将来在工作岗位能够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 在学习工作中,相互帮助,养成团结协作的精神等。总之,敬畏人的生命、重视人的健康、关心和同情病人的疾苦是医学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
 

       ( 二) 医学人文行为。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医学是为了呵护人的健康、解除人的病痛而产生的一门学问。美国医生特鲁多有句铭言: “有时,去治愈; 常常,去帮助; 总是,去安慰。”这段铭言体现了医生的人文价值,是医学行为的体现,是对医学所起作用的真实写照。同时,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诠释了医学,揭示了医学的人文精神。这段铭言越过时空,久久地流传在人间,时至今日,很多医务工作者仍努力践行着这句铭言,表达着医学对生命的挂牵。

       ( 三) 医学伦理与道德。医学伦理与道德是医学生人文精神的范畴,是医学人文学的核心,医学不同于其他科学技术,其本身含有伦理道德因素。
 

二、当前我国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现状及问题剖析
       学人文学科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在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陆续开展医学人文学科的研究,医学人文学成为了外来的引进学科。早期由于与国际学术界交流的缺乏,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导致了我国医学人文学科起步晚,而且发展缓慢、滞后的局面,没有充分发挥医学人文在医学发展中的引领与规范的作用。经过十多年的长足努力以及国内部分学者不断呼吁和对医学人文性学科建设的探索,构建医学人文学术共同体的呼声越来越高,医学人文性由此不仅得到学术界重视也引起了教育系统的关注,但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教育理念、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等仍重专业知识灌输轻人文素养培育。

       据研究发达国家医学院校人文学科类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表明,英国、日本为10% ~ 15%,美国、德国为20%~ 25%,而中国仅为8% 左右。第一,尽管一些医学院开设了医学人文课程,但多数课程内容相对单一,甚至重复,而且教学模式及方法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致使医学生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大多停留在主观认识层面。由于多数医学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导致人文学科被边缘化。而课程内容重理论性、轻时效性,没有将人文素养培育与医学实践有机地结合,致使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如何整合成为了医学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二,当前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养偏低,医学人文教师队伍建设不够,严重影响了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部分医学人文课的教师由两课教师承担,由于教师本身医学知识面的匾乏,不能将医学人文学科的理论与医学实践很好地融合,以至于上课内容枯燥,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第三,学生本身也并不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并没有将医学人文精神主动地内化于心,学生认为专业课重要,对他们将来的从医之路有很大帮助,学好专业课自己会看病,看好病就可以了。仍然持有的是一种工匠精神,期待通过自己的学习成为技术高明的医生,上人文课程的目的多半出于功利心,应付考试,凑学分,并没有意识到通过人文素养的培育让自己成为医德高尚的医生的重要性。由于我国高中文理分科的制度,医学生们人文素养“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所以医学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这就要求医学生具有较高的医学人文素养、仁爱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将人文精神渗透和应用到临床实践中,为将来步入工作岗位成为一名医德和技术双全的优秀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健康中国2030”视域下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一) 以“健康中国 2030”战略为指导,转变医学教育观念,提高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
       目前医务工作者最主要的后备军来自于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出的医学生,他们将来主要承担医学科研、教学和医疗工作,“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实现与医学院校培育出的医学生的人文素养高低也是息息相关的。爱丁堡公报曾指出: 21世纪的医生应是优秀的卫生管理人才、患者的代言人、出色的交际家、掌握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知识的专业工程师。要达到上述目标,不仅需要扎实的医学功底,还要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是关键。要培养出合格的医疗卫生事业接班人,医学院校要高度重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并且提高到一定的认识高度,营造出浓厚的医学人文教育氛围。要充分认识医学人文社会学科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在培养医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和临床思维能力方面。进一步改进课程设置类别、教学时数、学习要求,运用综合教学评估体系等改善人文素养培育的质量,提高医学生职业素养及创新能力。

       ( 二) 改革人文课程设置模式,构建合理的医学课程体系。
       前哈佛大学校长詹姆斯·柯南特曾指出,在高等教育的课程中“没有历史、没有艺术、没有文学、没有哲学是不行的。”[4]然而,我国的医学院校除了护理和西医专业之外大多数招生的是理科生,理科生在高中阶段主修数理化,先天缺乏人文素养,且在大一的通识教育中人文课程的学时被严重压缩,虽然某些医学院校按不同的专业、年级开设了人文课,如《医学总论》《医学史》《医学伦理学》《社交礼仪》等,但是由于医学生专业课的压力以及教学周学时的限制,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教学要避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结合专业特点,有效结合相关医疗卫生行业的社会热点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效果。
 

       ( 三) 建立高水平的人文素质师资队伍,建立师资融合机制。
       一是医学院校教师队伍应由人文学科的专家和临床医生组成,有机地将人文精神与医学结合起来。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的教师基本上是医学专业教师,应积极鼓励那些拥有医学知识背景且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教师投身到医学人文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二是加强医学人文课教师的人文素养教育,从而以其丰富的知识和特殊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哈佛医学院人文课程教师均有博士学位,部分教师不仅医术高超,还深入研究人文社会科学并取得较好成就。而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授医学人文的教师主要是两课教师,缺乏医学背景,为确保人文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相应任课教师的医学人文素养,教师队伍应在学校大力支持下,主动走出校门参加各类医学人文学术交流活动及培训班,拓宽其知识领域,优化其知识结构。三是适当增加专职教师的数量,提高医学人文课教师的师生比,保障人文课程教学质量,缓解教师工作压力,适当调配教学任务,给予教师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及创新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杜治政. 医学生的培养目标与人文医学教学[J]. 医学与哲学,2015,6( 36) : 1 ~ 6
       [2]刘忠平,李质馨等.论医学教育中人文素质的培养[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2( 24) : 120 ~ 121
       [3]刘文萃.“健康中国”战略视域下中国农村慢性病风险防范与治理推进策略研究[J].领导科学论坛,2016,5( 5) : 50 ~59
       [4]陆彦沁. 跨文化教学视角下的医学生人文素养提升路径探讨J].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 19 ~ 21
       [5]唐竞瑜. 当前医患关系背景下高校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 医学研究与教育,2012,3: 91  94

       [6]孙禾,米娜瓦尔,霍加,董旭南等.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思考[J]. 新疆医学,2010,2: 130 ~ 132
       [7]王英杰. 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95·411·


“健康中国2030”视域下的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问题研究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1254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