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育人经验案例

时间:2017-03-27 06:14:05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育人经验材料总结 (2)

育人见解

鹤山三中:黄伟胜

身为教育工作者,要热爱学生,就是对学生要有亲和力 要有耐心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触颇深,有几分劳累,也有几许收获,我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经历过一次次心灵的历程,我认为做班主任是不乏味的,没有遗憾的,是充实的,完美的。 至于班级的管理:

1、用亲和力、耐心把师生紧密连在一起

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优美的语言,广博 的知识,还是丰富的经验?终于,我发现,这些都是一名优秀教师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但 更重要的是有爱心,是穿越心灵的无私的真爱。师爱,发自内心深处的真爱,是师德的老师 的体贴,关爱使他们感到舒畅、亲切,一句恰如其分的赞扬和关心远远胜过冷冰冰的指责, 这就是亲和力的作用。教育是育人的伟业,用真心触动他们的心弦,也同样收获他们真诚的 爱。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能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能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心,就是为师者赤诚的真心,如春风化雨,点点滴滴滋 润学子心田。,师德,决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无私精神的体现,一种不息的师魂!用无私之心铺就事业之路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博大无私、宽广无边的,也是无微不至的。教师,可以感染同 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可以感染家长,树立威信,真诚沟通;可以感染学生,积极进取, 勤奋努力;我们更可以感动社会,爱岗敬业。

2、 善于发现优点,并给以肯定

十个手指有长短,再优秀的学生也有不足之处,再落后的学生也闪亮的一面,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因势利导,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以点带面促进学生全面进步,这是班主任工作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别人眼里我的班里学生不求上进、没有优点等等,我不那么认为。谁说他们没有优点,我们班的胡丁有碰到老师总会亲切的问好;胡小高看到别的同学有困难总会主动去帮忙,等等。 抓住契机,激励上进。从心里学的角度看,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快乐,就会激起追求无休止的力量和信心。因此,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扬长避短,增强学习的信心。我相信,我们班的成绩一定会赶上来。

3、育人要与时俱进

社会在不断进步,每个时期有不同的特点,现在的学生究竟有哪些特点?这是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教书育人的指导思想一定要突出时代性,适应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渠道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适合于学生心理特点的措施加以诱导,使学生牢固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点,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针对学生的特点多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把学生吸引到正面来,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如经常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教书和育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人类社会教育过程中所共有的特征,也是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教学活动不是随意性的,而是根据一定社会所确定的教育目的和任务的要求,教师按规定的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一定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所以,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教书和育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一条最基本的教育规律。将教书和育人割

裂,只顾教书,不管育人,这不仅是淡忘了自己的社会角色,缺乏职业道德,而且是对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教师神圣职责的亵读。每个教师都要遵循教育规律,不仅要做好专业知识的传播者,还要自觉当好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者和高尚心灵的塑造者,才不愧为合格的人民教师。

2016.11

篇二:育人案例

用爱温暖学生的心

保康一中 龚又莉

案例背景

赵某,男,18岁,高三年级学生。高二升高三成绩,排在班中25名(共66名学生),排在年级316名(共511名学生)。高三开学后,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的智力水平尚可,很喜欢数学,只是上课老是睡觉,打不起精神。我找他谈心,想找出其睡觉的根本原因,可他却一声不吭。经过打听才知道他来自单亲家庭,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过逝了,家里靠爸爸在外打工供他读书,他和奶奶一起生活。主要问题分析

通过观察了解,我认为赵某最重要的表现为:厌学心理、孤独心理和自卑心理。这三种心理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家庭环境的影响

很小的时候失去母爱,爸爸常年不在家,赵某仅仅在需要钱的时候才和他通电话,也从来不和爸爸聊生活、学习,和上了年纪的奶奶也很少交流,内心非常苦闷,而且无处诉说,长期这样形成了他孤独、漠然的个性。

2、集体和老师的影响

赵某坐在教室的角落里,平时在班上很沉默,不大和其他学生交流,其他学生与他也没共同语言。他似乎感觉到同学的歧视,以致他自卑、自闭,排斥在集体之外,他不愿、不敢,也没有信心和同学交流。作为一个十八岁的少年,不能被他所向往的群体接纳,不能得到正常的伙伴之间的交往,内心的孤独可想而知。此外,老师的漠视和不公正对待也是产生自卑心理的因素,老师把他编在角落里,让他和一个爱捣乱的学生一起坐,使他自暴自弃,从而破罐破摔,失去学习的信心。

3、自身意志力的影响

学习没有目标,没有毅力,只想着早点毕业好离开这个沉闷的环境,所以老师一上课,他就开始把头趴在桌子上,这主要是自我控制力欠缺。 矫正措施

1、扶起他心灵自信之树

没有足够的自信心,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是困难的。赵某要面对的是需要付出很多精力的学业,加之他克服挫折和困难的毅力不够,容易产生放弃心理,因此我要帮他建立自信心,关键是让他有成功的体验,相信自己是“能行”的。在班上我让他担任数学课代表,尽可能地找机会表扬他,让班主任给他换了一个愿意帮他的一个同学做同桌;课堂上,老师和同桌同学共同督促他,让他去感受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关爱;课后我用欣赏的语气与他交流、谈心。结果,他逐渐改变了自己不良习气,上课注意力集中了,很少睡觉了,十二月份考了班上第16名。最

让我惊喜的是他能主动找我解决一些他不知道的问题,看到他的每一点进步,我都由衷得感到高兴。

2、用爱去温暖他

爱,被誉为教育的“润滑剂”。在爱的氛围中教书育人,能产生最佳效果。正像裴斯泰洛齐所说:“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睛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从孩子的眼、嘴、额的动作来了解他内心情绪的每一种变化。”在找到了产生心理障碍的根本原因后,我再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我经常有意接近赵某,课外活动、课间休息、放学后,和他谈学习,他生活,给他提供学习需要的笔,草稿纸之类的……我充分利用每一次机会引导他、教育他、激励他。

3、家访工作,促进了教师与家长、学生的情感交流

赵某心理压力过重,不仅有着学校方面的原因,家庭方面也有着重要影响。在实际工作中,我一方面利用电话形式,把自己的想法与他的爸爸进行双向交流,希望他打电话时能听孩子聊下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我和家长一起给赵某制定了教育计划:(1)帮助他制定学习目标,分为近期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就是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挤进班中前十名,远期目标就是高考能考上本科;(2)教会其学会克制自己。每节课给自己准备一支笔和一本本子,以防上课睡觉,开小差;(3)试着与周围的人沟通。在家长和老师地共同努力下,他身上的问题最终解决。教师只有充分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真正与家长真诚、和谐地沟通,才能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提高教育效果。

心理辅导的效果

我终于用一份锲而不舍的师爱,用辛勤的汗水浇活了一朵形将枯萎的鲜花。通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后,赵某的交往自信心明显提高了,家长反映他放假回家,能主动和父亲谈他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之事。在校内,能和老师进行交流。以前,他孤独,只知道睡觉,现在他有了一群知心朋友,平时也能主动帮助其他有困难的同学。因为有了良好的交往关系,学习成绩一路领先,最后排到年级150名。学生的成长,使我体会到爱的伟大,寻觅到教育成功的奥秘。

经验及反思

“没有对话就没有沟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是名年轻教师,没有什么

教学指导的经验,但我有年轻的心、热忱的态度、坚毅的品质,我和我的学生们可以通过真诚的对话——相互走入对方的心灵,这就是年轻的优势,我觉得,“关爱”要轻如丝丝细雨,柔若习习春风,又好似涓涓细流滋润学生的心田。苏霍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幼小的心灵。在这里,谁有耐心和细心,谁就能取得成功。”让我们通过饱含爱心、耐心的交流去打动学生的心弦,使校园不只是成为学习知识的场所,更是师生“对话”的乐园、学生精神的家园,这是我们教育追求的一种高境界。

篇三:实践中育人 体验中成长

实践中育人 体验中成长——记张家港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的创

--------------------------------------------------------------------------------

【信息时间:2014/6/25 阅读次数:41】【我要打印】【关闭】

2014-06-25 11:50 作者:王晓华 来源:张家港日报

“教育要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这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关于教育与实践关系的洞见。实践教学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也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智慧、精神、品格的必由之路。张家港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自2008年9月正式启用以来,努力探索实践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适合基地自身发展的办学模式,走出了一条“共建型”的特色办学之路,成为了全国中小学校外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的标准和经验来源。

我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地处长江之畔,占地456亩地,一、二期建设总投资1.2亿元,设置有主题教育、实践课程、军事训练、生活体验、体能拓展、种植养殖六大功能区域,并建有大型风雨操场、多功能会场及防震减灾、消防教育、模拟法庭等20多个主题教育场馆,已经成为了张家港市青少年主题教育中心。每周,基地要接待2批前来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每批600人左右。在12年的基础教育阶段中,我市每位中小学生(包括新市民子女),都会在小学五年级、六年级、初二以及高二的时候,到基地活动三天,近6年来,学生对基地活动的总满意率超过98%,如此之高的“好评率”见证了我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的创新发展之路。

因材施教 扎根课程建设

“课程”是体现、贯彻实践基地办学理念的重要载体,是基地发展的生命力所在。“育人是全方位的,学校更多的是知识育人,基地则是活动育人。然而基地成立之初,没有现成的活动课程的教材、大纲、模式,全靠基地人自己去规划、研发、实施。”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主任施建东介绍说。课程开发之初,为了使课程贴近学生的特点和兴趣,施建东带队分期分片走访学校,收集来自学校师生的设想和期许,用以明晰我们课程研发的方向,同时,基地教师走出去到校外实践基地或社会培训机构参观、学习、培训,学习各种手工技能为形成富有自己个性的课程打下基础,在现实资源的基础上,基地自主开发出“走进水乡、走进生活、走向科学、走向社会”四大系列,涉及家政、工艺、科技、农艺、体拓、主题类六大领域共100多个课程活动项目,这些课程完全来自于日常生活,体现着学校和学生的需求,同时又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综合色彩。为了使社会实践教育更有针对性,基地初步构建了面向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实践活动课程体系,2013年4月,由课程内容编写而成的三本校本教材正式出版,已经成为全国各个青少年基地的范本。基地还参与了教育部及省文明办等关于综合实践基地活动指南(意见)的制定工作,得到了教育部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

“第一次清晨在江边漫步,让我对长江情有独钟;第一次做蛋糕,让我尝到了用劳动换来成果的喜悦;第一次做彩泥,让我喜欢上了艺术??”锦丰中心小学五年级的姚继聪在《难忘的基地之旅》中写道。在基地的课程中,传授的不仅是技能,更重要的是立德树人。“让学生掌握一项技能是最低层次的要求,比如在野炊中烧一顿饭是简单的,但是在过程中学会合作与分享、热爱劳动、知道感恩更重要,这不仅仅是一顿饭菜的问题,更是一个育人的过

程。”施建东告诉记者。

整合资源 “共建”实践平台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也是各个社会责任部门的事情。因为种种原因,他们不能很好地履行教育职能,但是他们可以把对学生素质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的基本职能通过在基地建设主题教育场馆来实现。”施建东介绍说。为充分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搭建基地大教育的平台,2008年以来,市教育局、市地震局、市环保局、市农业局、市公安局等20个单位先后投资2000多万建成了防震减灾、农耕文化、模拟法庭、禁毒教育、消防教育、人防教育、气象观测、交通安全、环保教育、健康教育、科普教育等20个主题教育场馆,并委派专业人员担任基地辅导员,给予技术支持与指导。基地依托这些主题教育场馆资源开展相关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让参加社会实践的中小学生在新鲜生动的活动场景中,在积极愉快的互动体验中,接受热爱祖国、热爱家乡、道德法制、环境保护、人文历史和安全防护等教育,走出了一条“共建型”的特色办学之路,这一模式开启了社会力量参与基地办学的新思路。

除了共建主题场馆,基地外的物化资源也被充分利用了起来。基地紧邻长江,优美的沿江风光让学生们沉醉其间,基地外围的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果园、温室大棚和特种养殖场、澳洋生态园是学生们体验采摘的去处;距基地7公里处的梁丰奶牛场可以接待学生们体验现代牧业;10公里外的空军雷达站、12公里外的污水处理厂、15公里外的永联钢厂和永联农耕文化园、20公里外的鉴真东渡苑景区、凤凰河阳山歌馆、30公里外的市科技馆、博物馆及文化中心等地都与基地紧密结合,不断丰富基地的课程资源,同时又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综合色彩。

强壮队伍 提升师资力量

基地的发展特色依托于课程,而课程的实施依托于教师。与普通学校不同,基地的教师来自各个中小学,没有对应的学科背景。为此基地每年都要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专业素养、掌握教学方法和艺术;同时,每个月开展教师业务技能竞赛,竞赛内容涵盖了课程研发、教学设计、说课、上课、基本功竞赛、课件制作、论文六大类;此外,基地还加快骨干教师培养,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近年来,基地申报立项了2项省级课题,1项苏州市重点课题;共有200多人次教师参加各种外出培训学习,教师发表获奖论文200多篇,开设张家港市级以上公开课20多节,有10多位教师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业务竞赛中获奖,有5位教师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其中2人为张家港市学科带头人),有1位教师晋升为中学综合实践学科高级教师。

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的创新实践在近6年的时间里逐渐崭露头角,先后获得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江苏省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等40多项荣誉称号,分别被江苏省文明办、苏州市文明办和苏州市教育局命名为“江苏省苏州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张家港基地”和“苏州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长江基地”。 2009年11月,全国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现场会在张家港基地召开;2011年8月,中华诵·全国中小学生夏令营活动在张家港基地举办;2013年4月,全国首届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课程建设研讨会在张家港基地举行,基地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一流的环境设施、丰富的课程活动赢得了社会的好评。

“基地的发展仍旧需要我们进行不断地创新,吸收发展新的活动课程、整合多方面的资源、不断提升基地的软实力、形成基地的独特文化,真正把实践基地打造成学生‘学有所得的第二课堂、动有所获的理想场所、玩有所乐的成长乐园’,让学生们在这里实践、体验、成长。”谈起基地的发展,施建东这样说道。

在实践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

临朐县龙泉小学

古人云“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强调了生活实践的重要性。十九世纪末,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会”。《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鉴于上述认识,近年来,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紧扣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创建了我校以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特色。

一、健全机制,完善课程设置,提高活动实效

为认真落实《九年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和《潍坊市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地方与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我校组建了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全面负责、教导处具体落实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就综合实践活动的师生组织、活动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制定了具体制定。教导处负责安排综合活动课程的课时,分管校长负责课时执行情况的督察,并以年级为单位成立课题项目研讨小组,定期召开研讨会议,主要讨论活动进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保障了活动的有效开展。

在课型设置上,我校以主题探究、自然观察、社会实践、素质拓展等为主,

二、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责任感。

(一)亲近大自然,提高观察动手能力

《课标》中强调综合性学习,实践是第一位的。只有亲自去做一做,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才能体验到其中的乐趣。为引导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有效利用当地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加强书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的融合,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积极引导同学们深入开展自然观察活动和以奇石化石主题的实践活动,自然观察活动中,同学们根据老师布置的观察内容,对动植物的特点,自然现象等进行细致观察,并且以照片、标本、文字等形式对观察过程、观察事物的特点等进行详细记录。在此基础上,同学们根据观察内容自行结成观察小组,将观察内容整理成册,如动物类、植物类、河流山川类、天文气象类等。每一个小册子都包括目录、照片、标本、文字说明、观察感言等内容,有的还有观察日记、观察报告,图文并茂,丰富多彩。通过开展自然观察活动,同学们眼中的大自然更加色彩斑斓,奥妙无穷,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探索研究大自然的兴趣,为什么小草在春天里发芽?为什么花儿是五颜六色的?为什么天空中会出现彩虹?等等,所有的问题都在孩子们的探索和研究中各个击破。观察能力,动手动脑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走进奇石化石,培养搜集、整理能力

奇石化石是我们临朐的特产,全国闻名。我们有效利用当地丰厚的教育资源,开展了以“奇石化石”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此活动一开始就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他们有的从书上找,有的上网查,有的到县奇石市场、山旺化石博物馆参观访问,认识了临朐奇石化石大家族的八十多个品种。每个班都设立了奇石化石展览角,集中展示同学们搜集到的奇石化石图片、

资料、实物等。在此基础上,学校奇石化石兴趣小组每学期都举办一次奇石化石展览,让庞大、神秘的家乡奇石化石走进每一位学生的心中。不仅如此,学校还引导学生拿起手中的画笔,把美丽的奇石化石画下来。同学们共创作奇石化石绘画6000多幅,每一幅图画都惟妙惟肖,色彩斑斓。学校为此专门在综合楼二楼内设置了“奇石化石绘画长廊”,集中展示同学们的优秀作品。60多幅作品在全国、省、市获奖或在报刊发表,提高了临朐奇石的知名度。以奇石化石为主题的“讲故事”大赛,让一个个美妙的故事附着着一块块精美的奇石飞翔。平日里,同学们不仅把这些故事相互讲述,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想象,还妙笔生花,写成一篇篇习作,登在黑板报上,张贴在橱窗里,通过学校“龙声”广播站播出,还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扩大了临朐奇石的影响。同学们创作此类习作1200多篇,被报刊采用或获奖16篇。为了引导学生了解奇石化石的形成过程,学校组织奇石化石兴趣小组的成员到奇石化石产地进行实地考察或访问活动。到目前,以实地考察了12个奇石化石产地,访问了58位专家和村民,了解了16种奇石化石的形成过程。实地考察有时要走四五里山路,有时要忍受严寒酷暑,虽然艰辛,但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和毅力。奇石化石形成的漫长历史过程同时带给了孩子们很多的思考。三年级一班的张曦同学在习作里写道:“每一块奇石化石都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形成的,有的需要几百万年甚至几千万年,这个过程中,她们要忍受地壳运动的阵痛,要耐得住冰冷、黑暗的考验。”在学习中,我也要学习奇石的这种精神,增强自己的毅力。实践活动结束后,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完成了一份《临朐县奇石资源和奇石产业现状调查报告》。在形成《报告》的过程中,同学们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合作,学会了探讨,培养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搜集、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通过在学科教学中搭建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联系平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活动空间,使知识教学得到有益补充,增强了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课堂教学与校外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在了一起。

(三)深入家庭生活,体会辛苦,珍惜幸福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生活知识包罗万象,它可使幼童成长为学生,可把学生熏陶为学者,可让学者历练为智人,可将智人钝化为哲父!生活课堂,使每一位在其怀里成长的孩子都享有积极的受教育的机会。我校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长的宠爱中和社会影响下形成了一些不好的思想和习惯,社会责任感不够强。为此,我们开设了家庭实践活动体验课。倡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爸爸妈妈的小助手”,在家庭中帮助妈妈择菜、扫地、刷碗、洗小衣物等,并且要求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劳动过程。三年级二班的李英男这样记录到:今天我和同学在家玩了一下午,把客厅里弄得乱七八糟,地面也黑乎乎的。怕妈妈回家嫌我,我决心亲自动手整理一下,把地面拖干净。说实话,拖地这活,我从来没有干过,只是见妈妈拿着拖把,拖拖这里,拖拖那里,一会儿就把地拖好了,我却不知从何处下手。唉!心动不如行动,不就是用拖把拖地嘛。我走进洗刷间,拿起拖把在水盆里冲了一下,就在客厅里拖了起来,客厅还没拖一半,胳膊就开始发酸了,怎么这小小的拖把也比刚才沉了许多。我把拖把靠在低柜边,摇了摇胳膊继续拖,好歹拖完了客厅,一屁股坐在了沙发上,摸摸额头上都已经湿乎乎的了。我依着沙发歇了一会儿,心想:妈妈回来后肯定会大吃一惊的。我高兴地站了起来,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却大吃一凉:地面上留下了一个个脚印。原来我的拖鞋不干净,我向前拖时,正好踩在了干净的地面上。唉!真是的,我怎么这么笨,又要重干了。我先去冲好拖把,再把脚底下冲洗干净,倒退着把客厅又拖了一遍,本来酸酸的胳膊更酸了,真没想到拖地还这么累,还有这么多的学问,真是不干不知道,干了才得窍。虽然自己累得腰疼胳膊酸,但看着自己拖得铮光发亮的地面,心里还是乐滋滋的。想想以前自己回家不换鞋,吃饭撒得地下到处是,不注意卫生,让妈妈每天都要清理卫生,多累呀!通过这次劳动体验,我真正体会到了做什么事也不容易,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从学生的日记中我们看到,这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体会到了爸妈操持家

庭的不易,也尝到到了成功的快乐。家庭生活实践既培养了孩子的劳动能力,又增强了他们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四)了解社会现象,探讨做法,反思责任

为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我们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社会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的活动注重从小事入手,如每周清理一次楼梯(扫一次大街)、每学期做一次社会调查,写出报告等。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同学们不仅在学校里做一个好学生,还要在家里做一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少年。比如,我们学校前有一个小超市,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商店无假货”的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合格商品的包装标识,要求三无产品下货架,并提出有效的治理对策。我校的小记者们还开展了《节约一张纸,造就一片林》《拒绝乱丢垃圾,共建绿色家园》《节约一滴水,造福全人类》三项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小记者们利用五一、十一和暑假期间,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访问,通过现场查看、问卷调查,走访环保局、卫生局、防疫站、林业局等部门的专家,上网查询、查阅书报找寻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探讨了一些环保的好做法,提出了很好的倡议。这三项活动均在潍坊市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通过这种社会性的调查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 ,了解社会的现状,认识周围的生活环境,让学生体会参与社会服务的意义,熟悉各种社会资源,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锻炼自己勇于参与、大胆实践的品质。

(五)深入开展节假日实践活动,丰富业余生活

现在,学生在校时间短了,节假日多了,如何利用好这些节假日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把这些时间真正利用好,我们每个节假日都组织学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如2007年暑假,我们在四至六年级开展了以“关注社会和谐,体验家乡变化”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传统,如外出打工人员情况调查,贫困户形成原因调查,新农村建设调查,假期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分析调查,节水节电调查等。2009年寒假,我们开展了“开开心心过大年”实践活动,通过“祝福长辈”、“帮父母做事”、“撰写随笔或日记”等形式,真诚地向长辈送上最真挚的新年祝福,用一颗感恩的心去体验父母的辛劳和付出,用笔记下自己的心情,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记述身边真实的感动故事。 今学期一开始,四年级的学生就学校管理问题进行了一次调查,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参与管理的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他们分组对学校的卫生保持、安全隐患、组织活动、写字姿势、厕所管理及学生们乱买零食现象进行了详细调查取证,经过整理归纳搜集的资料,提出了切合学校实际的一些可行建议和新观点。如调查学校组织活动情况的小组,分头采访了校长及有关任课教师,再碰头研究各科知识的重要性,建议大家学好各门课程,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号召大家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并从他们开始,带动了全班。还给学校送去建议:每周增设1小时的创新活动课时,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安全第一,警钟长鸣;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再现我校精神风貌等见解也让人对他们刮目相看。这些活动与研究,让孩子们真正学会了自我管理和管理其他。

对这些节假日实践活动,我们在开学后充分利用班会、队会、演讲等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座谈交流,评选出一批优秀实践、调查成果在全校展示,进一步深化了活动效果,促进了学生假日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学生走出了课本,走出了教室,走出了传统授受方式,它取走了罩在学生学习上的“玻璃罩”使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跳得更高,飞得更远。在一次次的探究、调研、试验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发展,社会责任感增强。我们的学校也因此而提升了办学的品味,在学生健康成长,收获喜悦的同时,学校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几年来,学生每年都自办手抄报100多期、剪报150余本、古诗配画600多幅,创作童心格言1万多条,编写数学故事2000多个,写数学日记


育人经验案例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0617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