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东莞市环评意见

时间:2017-03-11 06:46:54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东莞地铁环评报告

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网络规划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环评证:甲字第3210号 二○一一年五月 成都

1 总 论

1.1 规划名称及项目背景

规划名称:《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调整)》、《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6)》

东莞市于2004年编制完成了《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2008编制完成了《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于2009年7月通过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批。为结合珠三角城际轨道线网及各镇区发展需要,对原有的2号线虎门至长安段、3号线常平以东段等线路进行了局部调整,远期规划形成4条市域骨干线路,总长219.2km,共设置车站总76座,其中城市轨道间换乘枢纽车站4座,途经22个镇区。

图1-1 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图

1.2 规划范围与年限

规划范围即东莞市域范围,包括32个镇街,面积为2465平方公里。 近期建设规划拟定年限为2020年。

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时序方案

1.3 规划主要内容

(1)1号线(一期)工程

1号线工程起点望洪站位于洪梅镇、望牛墩镇交界处西部干道与望洪路路口北侧,本站与穗莞深城际线及佛莞惠城际线形成综合换乘枢纽。出望洪站后,线路往东高架跨过赤滘口河沿西部干道进入道滘镇,后跨过广深高速后沿万江路进入万江街道,在新人民医院站前线路由高架转入地下。出汽车总站后,线路拐向东南下穿东江,沿鸿福西路进入南城街道,在鸿福路站与2线换乘。而后线路沿鸿福东路进入东城街道,过新源路站后线路向南拐入莞长路(107国道),在东城南站与莞惠城际线换乘。过水濂山路站后进入大岭山镇,经建设路进入松山湖片区,并在此设松山湖站与R3线换乘,线路下穿莞深高速后,沿松佛路进入大朗镇,在湿地公园站后线路经富民中路拐入黄江镇,在莞深高速公路黄江收费站南侧设黄江中心站,也是本次设计的终点站,本站与R4线换乘。

1号线(一期)全长58.285公里,共设21座车站,其中地下站12座,高架及地面站9座,5个为换乘站。

(2)3号线一、二期工程

3号线一、二期工程起点长安新区南站位规划长安新区临海商务区南端。出长安新区南站后,线路沿长安新区中轴线向北敷设,在湖滨体育公园东侧交椅湾大道南侧设长安新区站,本站与2号线南延线形式十字换乘,后线路沿靖海中路进入长安镇,顺次沿靖海中路、正大路、省道358、长青南路、德政中路、莞长路敷设,其中在振安路路口金沙广场旁设长安金沙站,本站与穗莞深城际线换乘。后线路向北转入莞长路(G107),进入大岭山镇,沿着新城路进入松山湖片区,并在此设松山湖站与R1线换乘,线路下穿莞深高速后,在迎宾路路口设松山湖北站与莞惠城际线换乘,后线路沿东坑与大朗交界处进入常平镇,在广深铁路东莞站前设东莞南站,京九铁路东莞东站前设东莞东站,后线路向北沿环常北路进入桥头镇,沿东平大道进入企石镇,在博厦村附近设企石博厦站,为本线的终点站。

图1-33号线平纵断面示意图

篇二:东莞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

《东莞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九月一日

东莞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

一、现状、机遇和挑战

(一)“十一五”环保和生态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

“十一五”期间,我市以经济社会双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两大战略统领全市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高度重视环保规划的实施,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抓手,坚持“为当代建设一个经济强市,给后代留下一个生态东莞”的理念,大力推进污染减排,全面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全力提升和改善环境质量,在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至2010年底,全市基本完成了“十一五”环保规划的各项指标任务,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总体稳中趋好,为“十二五”环保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验收。“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作为统揽环保各项工作的总抓手,投入376亿元全力推进实施“碧水、蓝天、绿地、宜居和绿色GDP”五大工程,全面开展重点污染企业、造纸行业、畜禽养殖业、东莞运河、油气回收、机动车尾气、清洁空气行动等一系列环境综合整治,始终以高压态势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促进城市环境的改善,实现污染防治管理全面加强、环境设施城乡覆盖、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等显著成效,并通过了环保部“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考核验收。

全市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截至2010年底,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市区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东江东莞段水质保持在Ⅱ类标准,东莞运河水质由劣Ⅴ类改善为Ⅵ-Ⅴ类,全程控制了黑臭现象,达到景观用水功能目标;全市海洋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未发生严重海洋灾害和重大海上溢油事故;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7天,对比2005年,酸雨频率下降13.5%,降水pH均值由4.07提升为5.11,摘掉了重酸雨区的帽子,大气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的年平均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全市声环境质量和辐射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均符合国家声环境和辐射环境质量的相关标准;固体废物管理得到加强,城市污泥和医疗垃圾初步得到有效处理。

特征污染物总量控制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我市坚持把污染减排作为环境保护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监管减排;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工业零星废水处理工程、电厂脱硫工程、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医疗废物处理工程、污泥资源化处理工程、环保专业基地等环保设施的建设,提升了环境治理的能力。“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总处理规模达204.5万吨/日的34项污水处理工程已完成33项,基本完成配套截污主干管网工程的建设,同时启动次支管网的建设;建成运营大岭山、塘厦、茶山3个零星废水处理工程,签约并纳入集中处理企业631家;配套建设了沙角电厂群和东莞市玖龙纸厂、理文纸厂和三联热电厂等燃煤大户的各类脱硫设施,达到年削减9万吨二氧化硫的能力;新增横沥1500吨/日、厚街900吨/日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并启动了市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改造工程,全市正运营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2800吨/日,占全市垃圾日产生量的30.68%;建成规模为20吨/日的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全市1026家医

疗机构的医疗废物实行集中收运处置;建成樟村水质净化厂污泥初级处置项目和黄江污泥处理厂一期工程(1000吨/日);规划建设的7个环保专业基地均通过环评审批,其中麻涌基地已初步建成。到2010年,我市实现“十一五”期间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3.3%,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年排放总量控制在10.47万吨和9.12万吨,比2005年分别削减22.4%和54.4%,呈现出经济总量上升、排污总量下降的良好发展态势,顺利完成减排考核任务。

城乡生态环境得到新提升。“十一五”期间,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四清理”和“五整治”行动,以农村环境建设为切入点和着力点,积极推进农村的环境整治工作,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环境,营造城乡一体化的优美环境;制定了《东莞市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和《东莞市生态控制线规划》,划定1103平方公里市域生态绿线,严格控制范围内的项目建设,建成市级自然保护区5个,森林公园17个,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6.7%,自然保护区陆域(含森林公园)面积占全市陆地面积比例达14.3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提高到16.5平方米,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和国际花园城市称号;全力推动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幼儿园、国家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的创建,引导镇、村、企事业单位的环保建设。截至2010年底,有103家企业被评为市级环境友好企业,有2家国家环境友好企业,建成各类绿色社区60个,绿色学校370所,共成功创建国家生态镇、省生态示范镇6个。

环境保护监管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全市环保队伍快速成长,人员编制扩大1.75倍,环保分局升格为正科级,组建村级环保协管员队伍;组建环境监察分局和六支环境监察大队,加强环境监察机构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加强执法装备、执法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成立了环保宣传教育中心、环境信息中心、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所等,健全了环保机构。新迁建监测业务用房、8个大气监测子站、4个水质自动监测站,通过了国家二级站(东部)标准化验收,监测认证项目由113项扩到279项。基本建成了“8+1”大气自动监测网、“8+1”噪声自动监测网、“4+1”水质自动监测网和环境监测监控中心,覆盖大气、水、噪声的先进自动监测网络基本成型。编制实施了《东莞市环境保护规划》(2006-2020)、《东莞市生态保护规划》等七项规划,组织开展了多项专题调研和科学研究。编制完成《东莞市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5年)。持续开展各项环保专项行动,五年累计组织出动执法人员229861人次,检查企业86921家次,查处环境违法行为2996宗,搭建监督平台,把群众信访举报作为环境执法的有效补充,全面加强环境信访举报监督作用。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广泛开展环境宣传、环境教育、绿色创建等方面工作,社会环境保护氛围初步形成。

(二)“十二五”面临的机遇

“十二五”期间,是我市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重要时期,更是我市“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巩固创模成果,从根本上扭转环境恶化趋势、全面改善环境状况,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关键时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环境保护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为应对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危机,逼出一场全球“绿色革命”,环境保护已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委市政府把“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作为“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的实施为环境保护事业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与活力,给破解区域环境难题、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和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高度融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环境保护的经济基础坚实。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多年居全国前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6344元,“十二五”时期我市将进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为我市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公众环境意识显著提高,环境保护的群众基础日益牢固。过往几年创建国际花园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深入推进,使我市公众的环保意识显著提高。在自觉保护环境、减少浪费资源、破坏环境行为的同时,公众开始主动充当社会监督的角色,整个社会将迈入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时代,为全面深入推动环保工作带来新的机遇。

环保产业快速发展,为环境保护提供科技支撑。“十二五”期间,将实施《东莞市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2009-2025年),进一步推动高效节能环保装备、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开发水平,不断完善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环保科技支撑能力,为解决复杂环境问题带来新的机遇。

(三)问题与挑战

“十一五”期间,我市在经济高速发展、流动人口急剧膨胀的背景下,我市基本遏制了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部分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由于环境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加上历史欠账较多,我市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经济增长方式依然粗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我市工业聚集了全球价值链上低层次的生产技术与机器设备,形成了劳动力密集型和加工贸易型的产业格局,粗放式地利用廉价人力资源、环境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承载不堪重负。“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双转型”取得初步成效,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增长方式依然以粗放增长为主。2010年,我市三大产业比例为

0.3:51.5:48.2,制造业仍然是我市的重要经济引擎,工业结构污染问题突出,节能减排依然严峻。探索建立减排倒逼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机制,加强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是“十二五”期间环保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

水环境质量局部有所改善,形势依然严峻。“十一五”期间,随着环境基础设施逐步建设并投入使用,东莞运河、石马河等内河涌的水质得到改善,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增长,水体污染中生活污染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市内河涌污染类型仍以有机类、氮磷类为主,呈现出典型的复合污染问题,另外,由于区域间相互影响,跨区水污染问题突出。主要饮用水源东江东莞段有些水质指标,如氨氮、总磷等,某些水期、某些断面的监测值已经接近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限值,存在恶化的趋势,情况不容忽视。东莞运河水质近两年虽有明显改善,但仍受到中度污染。市内其他内河涌水体发黑发臭的现象并不少见,加快推进内河涌的全面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已刻不容缓。此外,由于我市目前尚未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常规监测,地下水资源及水质状况不明,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环境管理,是保障饮用水资源安全的重要一环。

煤烟型污染基本控制,复合型大气污染特征显著。当前,城市总体空气质量尚好,SO2、NO2、PM10等各项常规空气污染物年平均浓度均符合国家二级标准要求,煤烟型空气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基本控制。但大规模城市建设开发过程中缺乏足够的保护措施,土地裸露率增加,扬尘增加,空气中颗粒物含量居高不下,以氮氧化物浓度超标为特征的机动车尾气型空气污染日益凸现,空气中可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日趋突出,城市光化学污染和细粒子污染严重,已经发展到以生产性污染和消费性污染为主的区域大气复合型污染,灰霾天气时有发生。

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率低,资源化水平不高。工业固体废物与生活垃圾混合收集处置现象严重,废旧电器缺乏专业处理设施,无序收集和简单拆解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综合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部分地区仍以简易填埋为主。危险废物、严控废物等固体废物的污染风险趋势加重,处理处置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处理规模仍需扩大。

资源瓶颈日益突出,生态环境压力巨大。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全市对土地、水资源、能源的需求量急剧扩张,资源瓶颈日益突出,尤其是人口的膨胀和用水需求的增长,我市人均水资源逼近严重的缺水线,城市供水安全面临巨大挑战。特殊的行政体制导致了资源分配与保护的区域利益矛盾,协调机制亟需制订。区域生态体系破碎化比较严重,土地开发的强度高,开发方式呈现外延式、粗放型的特征,以林地、耕地为主的生物生产用地流失严重,物种多样性降低,对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另外,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农产品安全问题突出,局部海洋生态系统有所破坏。

环境监管能力相对薄弱,难以适应新的形势。环境管理能力滞后于经济建设,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协调区域经济与环境保护的机制、政策和手段体系,有利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仍不完善,环保技术、资金保障仍然相对不足。数量众多的乡镇和外资企业自下而上的工业化导向与传统的环境监管模式矛盾突出,镇街环境监管力度不高,管理体制需要理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时有存在。辐射监管能力薄弱,缺乏环境辐射管理人员、辐射监测的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尚未建立天然辐射本底值的数据库,对我市辐射环境的情况欠缺详尽的资料,影响辐射监管工作的开展。同时,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信息公开化程度不足,公众环境意识相对薄弱,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有限。

环境问题区域化趋势明显,应对区域环境问题面临挑战。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区域环境污染加大,我市地处珠江、东江、石马河三条跨界水域下游,上游地区的污染对我市水环境的影响加重,同时由于大气污染物扩散,也将加重我市大气污染负荷,客观上增加了我市环境保护的难度。

二、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要求和“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总体目标,积极实施“环境优先、绿色发展”战略,以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质量、优化经济发展和保障环境安全为基本出发点,以巩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成果和建设生态绿城为抓手,以环境管理体制创新为动力,以污染减排倒逼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建立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融合与协调发展,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打造宜居生态城市、建设幸福家园。

(二)基本原则

实行从严从紧的环境保护政策;对重要的生态系统实行休养生息的战略部署;在重点区域实行环境优先的战略方针。

1. 民生为重,绿色发展。坚持以民为本,将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群众环境权益、满足群众日益提高的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作为环境保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先解决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空气、水体、噪声、土壤污染等突出的环境问题,改善人居环境,增进人民福祉。立足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加强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引导和调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2. 环境优先,防治结合。以环境保护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模式,实施生态分区控制,从源头上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坚持源头、生产全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相结合,常规污染控制与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相结合的污染综合防治体系,同时要运用法律、政策、行政、经济、工程技术等手段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治理,防治结合,保障环境安全。

3. 分区控制、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差异,因地制宜,明确划定严格控制区、有限开发区和集约利用区,着重改善重点区域的环境质量。在经济比较发达、环境容量资源已得到比较大的开发利用、环境压力比较大的和自然条件脆弱,难以承载大规模经济开发活动的区域实行环境优先方针,采取从严从紧的环境保护政策,对重要的生态系统实行休养生息。

4. 创新机制,先行先试。敢于破除旧体制机制的束缚,以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为目标,建立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健全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政策法规标准制度体系、完备的环境管理体系,完善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环境管理机制,推动环境管理体制创新,提高环境管理能力,走出一条具有东莞特色的环境保护新道路。

(三)主要目标

到201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趋势得到遏制,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环境预警应急能力进一步提升,健康安全的城市景观格局基本形成,为创建生态市奠定坚实基础。

“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目标指标体系见附表1。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减排措施要实现由工程减排逐步向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监管减排齐头并进方向转变。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和省下达指标内。

水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改善。到2015年,东江水质保持良好,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维持在100%,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近岸海域环境功能水质达标率维持100%,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达二级的天数占全年比例达到95%以上,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在90%以上。

区域环境噪声质量保持稳定。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不超过56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不超过70分贝。

篇三:东莞环境治理调查报告

今日关注:东莞市出台措施全面深化水污染治理

时间:2013-11-20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东莞出台措施全面深化水污染治理 两年后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 在东莞,散发着恶臭的内河涌和劣质水库水质一直备受诟病。昨日,记者从东莞市环保局获悉,为改变这一现状,在未来数年,东莞将出台多项措施,全面深化水污染治理。预计到2015年底,全市将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

多个水库水质在劣Ⅳ类以下 根据2012年度东莞市环境状况公报,2012年,全市废污水年排放总量达10.07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69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7.38亿吨。全市工业废气年排放量2928.84亿标立方米,其中: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为15095.12吨。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年产生量534.30万吨,处理量122.16万吨,综合利用量415.85万吨,处理率为22.86%,综合利用率为77.83%。

其中,多个作为市内备用水源的水库水质情况令人担忧。根据环保部门监测,2012年,横岗、水濂山、莲花山等3座水库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Ⅳ类标准;同沙、五点梅和松山湖等3座水库水质达国家地表水Ⅴ类标准;芦花坑、马尾和白坑等3座水库水质劣于国家地表水Ⅴ类标准。据市环保局解释称,东莞水库污染主要原因是受到点源和面源的污染影响。 以位于松山湖的松木山水库为例,最近两年,该水库先后两次发生因污染导致大面积死鱼出现的事件。市环保局解释称,松山湖水库属于典型的点源污染,主要包括生活污染源和工业污染源。 虽然周边镇区已开展环湖截污管网建设,但由于截污工程建设至今进展缓慢,眼下每天仍有大量污水直接排入松山湖,导致水库水质在特定时段起伏较大,加重水质恶化程度。此外,各种污染物在水源地集雨面上日积月累,待到雨季来临,雨水淋溶和径流输送使积存于集雨范围内上的各种污染物随洪水从四面八方汇入水库,对水库水质造成一定威胁。 取缔水库集雨区非法开发活动

为改变上述现状,今年以来,东莞先后出台实施《东莞市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3—2020年)实施方案》及《东莞市提高污水处理效能实施方案》,将全面深化包括水库水质在内的水污染治理。 据市环保局介绍,与以往相比,东莞今后将把主体功能和环境功能落实到流域、控制区或控制单元,并在2014年底前取缔重要水库集雨区范围内不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的各种开发活动。对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未取得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达不到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环评文件;未实现总量控制目标、水质达不到功能区目标要求、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地区实施区域限批。

今年底前,全市将基本完成不符合原地保留条件的电镀企业搬迁进入基地或关闭。预计到2015年底,全市万元GDP用水量降至33吨以下,到2020年底,降至27.2吨以下。 在深化水环境综合治理上,石马河、茅洲河、东引运河、寒溪河等重污染流域治理将全面实行“河长”责任制,按照“一河一策”的原则,推进各镇街每年整治一条以上污染较重河涌。到2015年底,全市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石马河水质基本达到IV类。届时,全市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将达85%以上,污水再生利用规模要达26万吨/日;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将达90%以上;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也将达到95%以上。

东莞水污染治理成效显著

记者:东莞治水十年来,建设污水厂投入数百亿元,十年来取得了哪些治污成就?

袁宝成:近年来,东莞把治水放在更突出位置,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在水污染治理、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力地净化美化了水环境,推动了生态文明向前发展。

具体的工作有:第一,投入了150多亿元,建立起覆盖城乡的污水处理工程系统。主要包括投入超过120亿元,建成污水处理厂38座,建成截污主干管网总长860多公里,污水处理能力达到515.5万吨/日,大大提高了污水处理水平,目前城镇污水处理率接近90%。建设了7个环保产业基地,专门用来承接市内高污染企业转移。

第二,关闭、淘汰了3000多家污水排放企业。包括关闭了传统制砖、采石、水泥、小火电、漂染、洗水、印花、造纸、制革等企业641家,实现传统制砖、采石、水泥、小火电等四大行业的整体退出;提高环保准入门槛,4年累计拒批不合标准企业2577家,有效减少了工业污水排放。

第三,开展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切实减轻对水环境的污染。全面推进运河、石马河、茅洲河、寒溪河及内河涌的综合整治,尤其是今年实施了“河长制”,要求各镇街每年完成一条以上内河涌整治,尽快实现不黑不臭。

另外,先后在全市范围开展了“四清理”(清理违法搭建、违法用地、养殖业污染和无证照经营)和农村环境“五整治”(整治生态环境、整治环境卫生、整治旧村、整治农贸市场和整治脏乱差),进一步减轻对水环境的直接或间接污染,大大优化了城乡环境。

具体目标分三步:一是三年初见成效。通过对东莞水乡实施“两高一低”企业全面整治与引导退出、工业污染综合管控、截污治污、清淤活源和生态修复保护工程,建立健全防洪潮工程,使得东莞水乡水环境得到基本改善;二是五年完善提高。通过全面推进水系连通工程,深入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和岸线整治,使东莞水乡河涌水质明显好转、岸线顺畅通达、水网联汇贯通,水乡水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改善;三是十年基本建成。通过水环境治理的各类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推动水乡河网区水安全、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五位一体”,全面发展,并最终基本建成水生态文明示范区。我们将通过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努力让东莞更为宜居宜业,加快幸福东莞建设,让老百姓看得见、感受得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实事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投入105398万元,实施6项大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力争全市大气质量优于2014年。引导水乡经济区不少于33家“两高一低”造纸企业退出;对全市21个大型煤炭堆场和9个干散货码头的扬尘进行整治;基本完成全市“黄标车”淘汰工作任务;完成400家餐饮服务单位的油烟污染整治;强化对430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重点排放企业的监管;淘汰整治100台高污染禁燃区外高污染燃料锅炉;完成石龙镇、厚街镇及生态园3个空气质量监测子站的建设 2015年5月份,东莞市空气质量与上年同比和上月环比均有所改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07,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8位,珠三角内排名第6位,优于佛山、肇庆、广州。与上年同期相比,综合指数下降了0 .57;与上月相比,综合指数下降了1.17。 一是严格环境准入,严控新增大气污染排放。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产业;着力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构建“功能分区-规划环评-园区环评-项目环评”的环境管理体系,全面加强环境管理顶层设计;强化排污总量控制管理,严格控制新增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建设项目;严格落实执行国家标准特别排放限值,推动重污染行业有序退出。

二是优化能源结构,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大力推广清洁能源,鼓励推广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等对环境污染小或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实现清洁能源供应和消费多元化。实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实施煤炭总量平衡和等量替代、减量替代制度,到2015年底,全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3000万吨以内。加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管理,划定全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全面加强重点区域保护。

三是治理工业污染源,实施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深化电力行业减排,深化二氧化硫减排,全市所有燃煤电厂综合脱硫率达90%以上,2014年底前沙角电厂群现役燃煤火电机组全部完成低氮燃烧改造和烟气脱硝改造。全面推动工业锅炉污染综合整治,全面完成小型高污染锅炉淘汰或改燃清洁燃料,65蒸吨/小时以上燃煤工业锅炉完成烟气脱硝工程建设。大力推行集中供热改造,2015年底基本完成麻涌新沙港区集中供热试点项目建设。同时,全面加强建材行业污染治理减排。

四是防治机动车污染,加强交通行业污染控制。严格新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强化在用车辆环保管理,加快黄标车更新淘汰,供应清洁车用成品油,大力发展绿色交通,逐步建成“车、油、路”协调发展的机动车污染防治体系。到2015年,全市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排达7600吨,实现氮氧化物排放总量负增长。

五是开展工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治理,加大生活挥发性有机物控制力度。严控区域工业新增VOCs排放,确保不增加区域内工业VOCs的总量排放。2015年底前,全面完成所有VOCs排放重点监管企业的治理任务,加强VOCs排放企业监管,确保达标排放。加大生活源VOCs排放控制,重点推进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治理。

六是遏制城市扬尘污染,控制有毒有害及其他大气污染物。稳步推进扬尘污染控制区建设,2015年底前,扬尘污染控制区达到建成区面积的90%以上,扬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加强重点行业二噁英排放控制,全面加强排放有毒废气企业的环境监管,稳步提高大气环境质量。东莞相关废弃场地土壤修复治理工作有序开展 民生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4-12-01 09:16热门评论

东莞相关废弃场地土壤修复治理工作有序开展

11月30日,记者从东莞市环保局获悉,第三批58家原地保留重点污染企业名单正在面向社会公示,市民12月5日前可向市环保局提意见。据透露,近3年来,东莞已累计关闭或搬迁重点污染企业196家,相关废弃场地土壤修复治理工作已在有序展开。

洗水行业保留企业最多

从2011年开始,东莞对电镀、漂染、洗水、印花、造纸、制革六大重点污染行业的企业实行分类管理,符合原地保留条件的企业可以提出申请,之后办理原地保留手续。没有提出申请或申请未通过的企业则需搬入环保专业基地,实行统一治污管理。

2012年年中,市环保局经过审核对外公布了第一批36家获得原地保留的重点污染企业名单。2014年10月11日,市环保局对外公示第二批拟原地保留的42家重点污染企业名单。加上此次公布的第三批58家拟原地保留重点污染企业名单,全市拟原地保留的重点污染企业总量将达136家。


东莞市环评意见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9413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