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导航

内部控制基础审计

来源网站:免费论文网2017-01-31 12:11:37
经典文章

篇一: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实施细则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公司内部审计部审查与评价被审单位内部控制,促进公司各事业部、职能部门不断加强管理,实现经营和管理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公司审计基本制度》等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内部控制体系是指公司为了保证资产的安全性、经营活动的效益性,保证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而自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主要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风险管理、控制程序和监督等五个要素。它贯穿于公司经营活动的全部过程。 第三条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控制环境审查主要内容:

(一)被审计单位的诚信原则;

(二)被审计单位员工能力、各层管理人员的知识与技能、重要岗位人员的权责匹配程度以及人力资源政策及实务;

(三) (三)员工业绩考核与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员工聘用程序及培训制度的有效性;

(四)被审计单位的组织结构、职责划分的合理性以及管理权限的集中程度、管理行为守则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五)被审计单位员工对企业文化内容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二、会计系统审查的主要内容:

(一)筹资控制:筹资活动控制是否有效,控制体系是否能保障降低筹资成本和筹资风险;

(二)货币资金控制:不相容职务是否相分离、对货币资金的收、管、支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是否做出了较为严格的规范、授权制度及其有效性以及会计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三)实物资产控制:实物的取得、保管、领用、发出、盘点处理等关键控制点是否有效控制、会计记录与实物保管是否相互分离和制约、非实物保管人员无权领发货物等一系列控制方法是否健全有效,是否存在因控制实效发生各种实物资产被盗、毁损和流失;

(四)对外投资控制:是否履行公司制度规定的权限及程序,对外投资的决策制约机制和程序是否健全有效,是否严格控制了投资风险;

(五)工程项目控制:项目招投标、承发包等关键环节是否按规定程序、权限做到有效控制,对必要的项目是否推行会计委派制,项目投资控制的有效性程度;

(六)采购与付款控制:采购过程中因不正当行为导致单位资金流失或采购物资质次价高等问题控制的有效性,对采购决策权有无制约机制,实施采购各环节的相互制约和监督机制是否得到保障;

(七)成本费用控制:成本费用控制系统是否健全,生产成本控制、考核、奖惩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程度;

(八)是否在资金预算、项目建设等方面存在严重的管理失控现象;

(九)销售与收款控制:定价原则、收款方式等销售政策、制约机制以及减少应收账款、坏账损失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十)担保控制:是否履行公司制度规定的权限及程序,对外担保业务、减少担保损失控制制约机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十一)会计信息系统设计是否规范、合理、安全,是否存在会计信息系统流程失控而致资金大量流失或被挪用等现象。

三、风险评估分析:抗风险的能力、风险管理方法的有效性,是否存在片面追求财务杠杆的运用,忽视了经营风险,或对市场分析不充分,影响了经营战略的及时调整等。 四、控制程序审查的主要内容:

(一)控制程序设计是否符合相互牵制、协调配合、岗位匹配、成本效益、整体结构的设计原则,是否依据内部控制法规,切合企业管理实际;

(二)内部控制制度是否遵循了适时性原则,是否随外部环境变化、业务职能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

(三)管理信息系统控制流程是否合理有效,信息处理是否及时和适当,信息系统是否安全可靠,是否存在失控现象。

第四条 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主要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审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全面系统性、有效性,是否能保证公司资产的安全完整,起到防范、控制舞弊行为,是否能保证经济信息真实、合法、完整、准确,起到为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确保既定经济方针和经营目标的实现而有效控制的自我约束机制作用。

二、审查、评价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否遵循了以下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

(二)可行性原则;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符合自身发展需要;

(三)目标性原则。是否依据本单位的总目标及有关具体目标而定;

(四)授权、分权原则。是否依据授权、分工和责权一致的原则,建立了岗位责任制,明确分工负责,体现责、权、利的有机结合;

(五)职务分管控制原则;

(六)业务程序标准化原则。是否体现了生产经营管理控制关键点的有效控制和标准化、程序化;

(七)检查核对原则。是否明确规定对已完成的各种记录进行事后检查、核对,反馈各种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八)效益性原则。 三、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内控制度是否合法、有无违反国家、上级有关行规定的条款;

(二)内控制度是否健全,能否保证整个业务处理系统控制目标的实现;

(三)制度与制度之间的衔接是否紧密协调;

(四)内控制度是否有效执行;

(五)各种内控制度的履行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结合公司实际及时自查修订完善。

第五条 内部控制审计的步骤和方法。

一、了解并记录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一)询问相关人员;

(二)查阅文件。收集和查阅被审计单位的各项内控制度、经济活动有关资料、机构设置、生产经营基本状况等文件资料,检查内控制度是否完善、合理,并按规定的工作程序将了解到的内部控制情况加以记录;

(三)调查问卷:按照需要调查项目的内容,列出提纲,编制内部控制审计调查表,向有关人员进行询问,按规定程序形成书面记录,或将调查表发给被审计单位有关部门、人员,由他们填写后审查核实;

(四)观察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运行情况;

(五)流程图:在深入调查测试的基础上,审计人员用图解的形式,按被审计单位业务流程反映和描述内部控制,为下一步评价提供直观的资料;

(六)文字叙述。

二、对内部控制进行测试及评价。一般应采用以下具体方法:

(一)符合性测试法,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和有效程度进行测试,查明各项控制措施是否存在于各项经济活动中,是否真正发挥了作用,有无失控和不完善之处。主要包括:

1、证据检查法:通过对会计凭证、报告等能反映控制措施的文件进行检查,看规定的控制

措施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2、验证法:部分或全部重复由被审计单位的业务人员所采用的同样的工作程序,以确认这一程序能否发挥控制作用,所有控制措施能否得到切实遵循。

3、实地观察:到工作现场观察某些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以检查有关内部控制措施是否得到执行。

4、分析性程序:通过研究、比较所获资料间的关联性,如被审计单位资料与

5、同业趋势比较分析、以前年度与预计结果比较分析,利用分析性覆核程序所取得的证据,作为审计结论或审计意见的基础资料。

(二)实质性测试法:运用核对、复核、盘点实物、账户分析等方法检查业务活动是否合规合法,会计记录是否正确、真实可靠。

第六条 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审查和评价内部控制的目的、范围、依据、主要实施程序的描述;

二、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评价;

三、审计意见书,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书除了常规的审计意见外,必须具有以下结论:“内部控制有效”或“内部控制基本有效”或“内部控制有缺陷”或“内部控制有重大缺陷”或“内部控制完全失效”。

四、对被审计单位改善内部控制的建议。

第七条 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

一、按照公司实际需要和规定的工作程序,提出内部控制专项审计计划并按规定报经审计委员会批准。

二、按照规定完成准备、实施、终结审计工作。

第八条 根据实际需要,审计部可对不同范围的内部控制业务实施内部审计监督、评价。既可对被审计单位的整体内部控制要素实施审计评价,也可对部分内部控制要素或控制载体实施审查评价。

第九条 本实施细则未尽事宜,按国家、上级和其他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 本实施细则由公司审计部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 本实施细则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篇二:内部控制审计程序

目录

前言

1.1 内部审计程序的编制基础 1.2 内部审计程序的内容简介 1.3 内部审计程序的使用说明 2 正文

2.1 收入

2.1.1 业务流程概要

2.1.2 销售政策和销售定价的订立和审批

2.1.3 客户信用政策的订立,审批,复核及修改 2.1.4 销售合同的订立和审批的控制 2.1.5 订单处理及开票的控制 2.1.6 产成品发运

2.1.7 销售入账和应收账款 2.1.8 销售退回

2.1.9 售后服务和客户关系

2.1.10 客户档案的建立、更新和复核

2.2 采购及费用 2.2.1 业务流程概要

2.2.2 供货商/承包商的选择和档案管理 2.2.3 采购定价

2.2.4 采购计划的订立,审批及修改 2.2.5 采购合同的订立,审批及修改 2.2.6 购货程序

2.2.7 应付账款和购货付款 2.2.8 购货的入库和退回

2.2.9 费用的处理(费用的审批,报销和截止)

2.3 存货的管理 2.3.1 业务流程概要 2.3.2 原材料入库

2.3.3 在产品和原材料的出库 2.3.4 在产品和产成品的入库 2.3.5 产成品出库 2.3.6 存货的内部转移 2.3.7 货品账目和盘点 2.3.8 残次冷背存货的管理

2.3.9 存货保安(存货保险、人员、防火通风、存放外仓等)

3 3 4 5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2.4 固定资产管理 2.4.1 业务流程概要

2.4.2 固定资产的购置及入帐(供应商选择) 2.4.3 固定资产的折旧 2.4.4 固定资产的调用 2.4.5 固定资产的租入 2.4.6 固定资产的处置 2.4.7 固定资产的维护 2.4.8 固定资产档案的管理 2.4.9 固定资产盘点

2.5 人力资源管理 2.5.1 业务流程概要 2.5.2 人力资源档案管理 2.5.3 薪金、津贴及社会保险 2.5.4 时间记录及休假

2.5.5 雇佣、晋升、调派、轮岗和合同到期及中止 2.5.6 人员的培训 2.5.7 业绩考评

2.6 资金管理

2.6.1 业务流程概要 2.6.2 贷款管理 2.6.3 现金管理 2.6.4 票据管理

2.6.5 股票债券的短期投资 2.6.6 电子银行支付的控制

2.7 生产管理

2.7.1 业务流程概要 2.7.2 生产计划

2.7.3 生产流程(包括生产质量控制、计划外生产)2.7.4 次品和残料的控制 2.7.5 产品成本的核算和入账

2.8 会计及预算管理 2.8.1 业务流程概要

2.8.2 会计政策的制定和审批 2.8.3 凭证的订立及审批

2.8.4 财务报表的制作、复核与管理

2.8.5 会计档案的存档(凭证、账簿和报表等) 2.8.6 纳税申报和缴纳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前言

1.1 内部审计程序的编制基础

本内部审计程序是一个通用化的程序,覆盖了主要的审计领域,其目的是供内部审计人员在其未来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中作为参考。本审计程序仅适用于一般的针对企业内控制度的审计而非其它特殊目的的审计。

本审计程序的编制是基于以下五项基础:

? 内部审计遵照国际内审实务标准施行

内部审计人员会尽量遵照国际内部审计实务标准。此标准代表国际最佳实务的共通原则,遵行此项标准有助于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与规范。

? 被审计领域的计算机使用程度已经确定

现代企业已经在日常运作的各个领域广泛使用计算机。在不同的计算机使用程度下,即使审计的控制目标不会改变,具体的审计程序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内部审计人员应在审计工作开始前确认被审计企业使用计算机进行业务操作和管理的程度,并且确认计算机使用的程度在审计复核期内没有改变,并根据计算机使用的程度考虑使用适当的审计技术,以及是否需要另行进行专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控制审计。

? 内部审计人员将会根据需要对审计程序进行删补和修改

本审计程序应当被认为更多的是一种指南,而不能涵盖一切可能出现的情况及所有审计技术。所以,本程序所列出的控制活动是遵照COSO精神编写的示例,并不穷尽所有可选择的控制活动。它会提供相关信息,在审计过程中给出指引和建议具体的审计工具。内部审计人员应该通读该程序,并且在需要的时候,根据审计项目的要求和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对本程序做出删补和修改,结合具体的现场工作情况以保证审计目标的实现。

? 内部审计将采用以风险为基础的内部审计方法进行

本审计程序是遵照以风险为基础的内部审计方法的三个步骤设计的。第一步使用问卷或其它适当形式初步了解被审计业务流程的信息和需要关注的领域,初步评价该被审计领域的风险;第二步是基于初步调查的结果确定该业务流程中的内部控制目标和关键内部控制活动,审计人员将根据风险判断的结果选择适当的控制活动,有效地利用审计资源;最后,确定对各项内部控制活动进行测试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审计人员将以对风险的判断为依据对这些方法和技术作出选择。

? 内部审计将会按照业务流程的分类进行

某项交易在业务流程运转时会流过一系列相关的业务领域。本审计程序人为地把业务划分为八大业务流程及其下的各个业务环节,作为审计子项,其目的是在尽可能考虑审计对象的关联性基础上把业务流程分为可以审计的较小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在审计工作中意识到各个审计对象之间的关联性和互相的影响,并对此执行必需的审计工作。

1.2 内部审计程序的内容简介

如上所述,为了最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审计资源,本审计程序遵照以风险为基础的内部审计方法的三个步骤设计的。审计程序的主要内容包括:

? 业务流程概要

用于记录被审计的业务流程的主要业务内容、审计需了解的背景信息以及该业务流程中的审计子项。所谓审计子项,是指人为划分以便于进行审计的、功能相对集中的审计对象,它是业务流程中的一个业务环节。例如 “应收帐款”的控制就是销售业务流程中的一个审计子项。本节的目的是确保内审人员清楚了解本业务流程中所包含的内容和应涵盖的审计子项。

本节中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工具是调查问卷示例。调查问卷可帮助内部审计人员了解在初步访谈中需要了解的情况以及需要关注的领域。根据使用调查问卷进行访谈的结果,内部审计人员可以进一步确定可审计子项和需要投入的资源。

? 内部控制记录表

内部控制记录表揭示了该业务流程中所有通用的主要控制目标和控制活动。控制目标可按其达成的目的分为“财务性控制目标”、“操作性控制目标”及“合规性控制目标”三种。为了达成一项控制目标,组织内可能存在许多种控制行为,而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决定能够最有效、充分达成控制目标的控制活动,并将其作为内部审计的对象,我们把该几项控制行为称为“关键性控制活动”。关键性控制活动的选择将影响审计程序的选择。

一个业务流程中的每个审计子项都会有一个内部控制记录表。

? 审计程序

审计程序提供的是对关键性控制活动建议的测试手段和复核方法,如访谈、交叉询问、观察、分析性复核、穿行测试和抽样测试等。这些程序应该被视为一种建议。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基于前两个步骤的工作进行审计程序的选择和修改。

1.3 内部审计程序的使用说明

本内部审计程序主要有两个用途:在制定年度内部审计计划过程中提供参考以及帮助内审小组在个别内部审计项目中建立审计程序。

? 用于年度内部审计计划过程中提供参考

业务流程概要中列出了企业各大业务流程的基本情况和其中应包含的审计子项,这将为审计部门负责人在制定年度审计计划时提供参考。

? 用于内部审计项目中审计程序的建立

本审计程序做为审计指南和建议,可以帮助审计小组选择和自行设计符合实际要求的审计程序,以满足对控制目标和控制活动的认定和测试。

为了选择合适的审计程序,内部审计人员应该首先对选定的业务流程进行初步的了解性访谈,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管理环境。其次,内审人员决定要审计的审计子项,并根据初步的访谈结果,进行控制目标的评估,并从许多可以达成这些控制目标的控制活动中确定关键性控制活动。如果针对某项控制目标的关键性控制活动不存在,则应当确定是否存在充分适当的补偿性控制活动。

决定了关键控制行为或适当充分的补偿性控制活动之后,就可以根据索引号找到相应的审计程序。内部审计人员应该研究该审计程序,即通读该程序并充分理解其建议的步骤和选项。然后应该比照控制目标和被审计组织的实情判断程序的哪一部分适合目前的工作需要。对于不符合需要的地方,内审人员应当考虑对审计程序进行补充和修订。

当内部审计人员决定和修订了内部审计程序之后,该程序应当被遵照地执行和贯彻项目的始终。如果在实际审计工作中产生了任何偏离审计程序的情况,内审人员应当和适当层次的内部审计负责人进行解释和沟通。

如果执行该程序的结果证明关键性控制活动未得到有效执行,则应进一步确定是否存在补偿性控制活动。如补偿性控制活动不存在,则可以认为该项控制目标未能有效达成,需进一步评估其影响、提出改进建议并与相关业务管理层进行讨论后取得其回复。

篇三: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分校(站、点):莆田分校

学生姓名:黄丽静

学 号:0935001252172

指导老师:

完稿日期: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目录

写作提纲????????????????????????????(2) 内容摘要????????????????????????????(3) 关键词?????????????????????????????(3) 正文??????????????????????????????(3)

一、绪论??????????????????????????(3)

二、本论??????????????????????????(3)

(一)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基本含义及作用????????? (3)

(二)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5)

(三)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关系的案例分析?????????? (8)

四、结论?????????????????????????? (9) 参考文献??????????????????????????(10)

写作提纲

一、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基本含义及作用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营效率保护财产安全,实现经营方针和目标的有效工具和手段。内部审计帮助设计内部控制,尔后又对其帮助设计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估,确保企业的内部控制持续有效运行。

二、本论

(一)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基本含义及作用

1、内部控制的含义

2、内部控制的作用

3、内部审计的含义

4、内部审计的作用

(二)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1、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的前提

2、内部控制影响内部审计方法,促进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3、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进行再控制

4、二者相辅相成

(三)、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关系的案例分析

(四)结论

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有着关系密切。只有加强内部控制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良好基础,才能更好的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

黄丽静

【内容摘要】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都是企业加强内部监督与管理的手段。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不断发展和保持竞争力的需求,也是企业面对市场风险与挑战的需要。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并使之运行有效,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力度,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才能有效促进企业控制目标的实现。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特点及意义。争取处理和合理运用两者的关系对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障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 关系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营效率保护财产安全,实现经营方针和目标的有效工具和手段。内部审计帮助设计内部控制,尔后又对其帮助设计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估,确保企业的内部控制持续有效运行。

一、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基本含义及作用

(一)内部控制的含义

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者为维护企业资产的完整性,确保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以及对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的计划、调整和评价而制定的制度、组织方法和手续的总称。

在以“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内部控制结构的考虑”为题的《审计准则广告第55号》指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取得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并且该文告阐明了内部控制结构的内容,具体为:控制环境、会计制度、控制程序。

(二)内部控制的作用 内部控制系统有助于企业达到自身规定的经营目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内部控制在经济管理和监督中主要有以下作用:

1、提高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企业决策层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有效地管理经营企业,就必须及时掌握各种信息,以确保决策的正确性,并可以通过控制手段尽量提高所获信息

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因此,建立内部控制系统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2、保证生产和经管活动顺利进行

内部控制系统通过确定职责分工,严格各种手续、制度、工艺流程、审批程序、检查监督手段等.可以有效地控制本单位生产和经营活动顺利进行、防止出现偏差,纠正失误和弊端,保证实现单位的经营目标。

3、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

财产物资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内部控制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对货币资金的收入、支出、结余以及各项财产物资的采购、验收、保管、领用、销售等活动进行控制、防止贪污、盗窃、滥用、毁坏等不法行为,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4、保证企业既定方针的贯彻执行

企业决策层不但要制定管理经营方针、政策、制度,而且要狠抓贯沏执行。内部控制则可以通过袱定办法,审核批准,监督检查等手段促使全体职工贯彻和执行既定的方针、政策和制度,同时,可以促使企业领导和有关人员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遵守国家法规纪律的前提下认真贯彻企业的既定方针。

5、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基础

审计监督必须以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为依据,检查错误,揭露弊端,评价经济责任和经济效益,而只有具备了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证信息的准确,资料的真实.并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总之,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防止各项资源的浪费和错弊的发生,提高生产、经营和管理效率,降低企业成本费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内部审计的含义

内部审计,是在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在单位内部设置独立的审计机构和配备专职的审计人员,根据有关的法规、制度,采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各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检查和评价,提出报告并作出建议的一种监督活动。

(四)内部审计的作用

1、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从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内部经营活动涉及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部门,如采购、

内部控制基础审计》出自:免费论文网
链接地址:http://m.lwlwlw.com/show/15939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免费论文网

© 免费论文网 m.lwlwlw.com 版权所有 广告合作:ainglaoda@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