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导航

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

来源网站:免费论文网2017-01-27 14:06:04
经典文章

篇一:四川省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15年1月9日

四川省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省政府性债务管理,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预算法》、《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

45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

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我省省级、市(州)级、县(市、区)级政府性债务的举借、使用、

偿还、监督等相关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政府性债务包括政府债务和或有债务。

(一)政府债务指各级政府为公益性事业发展举借,需地方政府承担偿还责

任的债务。具体包括:经国务院批准纳入政府债务管理的存量债务;通过发行地

方政府债券形成的债务;符合国家规定的在建项目后续融资形成,需地方政府承

担偿还责任的债务。

(二)或有债务指存量债务中政府负有担保责任和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

债务,以及国务院批准锁定存量后新发生的政府依法担保债务。

第四条 政府性债务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量力而行、风险可控。政府债务规模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财政

承受能力相适应,对政府债务规模实行限额管理。坚决防止发生区域性和系统性

风险,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

(二)分级负责、归口管理。政府性债务实行分级管理,全省各级人民政府是政府性债务的管理责任主体。财政部门是政府性债务的归口管理部门,其他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开展工作。

(三)程序规范、强化约束。建立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严格履行债务举借程序。实施政府债务预算管理,严格限定债务资金用途。健全债务风险预警、应急处置、考核问责机制。

(四)明确责任、依法偿债。坚持“谁举债、谁偿还”,落实偿债责任,明确偿债来源,按时还本付息,不得单方面改变债权债务关系,不得转嫁债务或逃废债务。省级不承担市、县级政府债务的偿还责任。

第五条 建立全省政府性债务管理协调机制。

(一)全省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政府性债务管理工作,推进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建设,审定债务举借方案,研究制定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实施债务管理考核。

(二)财政部门负责制定完善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组织开展政府债务规模控制、预算管理、债券发行、风险预警、统计分析、信息公开等相关工作。

(三)发展改革部门负责政府投资计划管理和项目审批,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控制债务高风险地区新开工项目。

(四)金融监管部门负责对金融机构向政府及其部门(单位)的融资行为实施监管,制止金融机构违法违规提供融资。发现违法违规融资行为,应及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金融监管部门。

(五)审计部门负责实施政府性债务的审计监督,促进完善债务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六)部门(单位)负责本部门(单位)债务管理工作。

第二章 债务举借

第六条 全省政府债务由省政府统一举借。市(州)、县(市、区)(以下

简称“市、县”)政府确需举借债务由省政府代为举借,通过转贷方式安排市、县。

第七条 政府债务只能通过政府及其部门举借,不得通过企事业单位举借。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融资平台公司不得新增政府债务。

第八条 举借政府债务应当确定偿债资金来源,制定债务偿还计划。

第九条 举借政府债务采取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方式。没有收益的公益性事业发展举借一般债务,通过发行一般债券融资;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发展举借专项债务,通过发行专项债券融资。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不得通过其他任何方式举借政府债务。

第十条 全省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由财政厅按照财政部相关规定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 政府债务规模实行限额管理,债务限额主要根据政府债务风险和财力状况确定。

(一)债务高风险地区应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原则上不得新增债务余额,应当采取措施逐步降低风险。债务规模下降到限额之前,按照“增减挂钩”原则,经规定程序审核后准予在当年偿还债务额度内适度举借债务。

(二)债务风险相对较低地区,应当合理控制政府债务规模和增长速度。一般债务规模增长应与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增长相协调;专项债务规模增长应与对应的政府性基金和专项收入增长相协调。

第十二条 分级核定政府债务限额和举债规模。

(一)省政府在国务院批准限额内合理确定全省举债规模,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根据省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债务规模,统筹全省政府债务举借,核定省级和市、县债务规模。

(二)市、县政府在省政府核定限额内合理确定本地区举债规模,按规定报本级人大常委会批准。

第十三条 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举借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属于政府债务的纳入规模限额管理。

第十四条 政府新发生或有债务,应当严格限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担保范围内,并根据担保合同承担相关责任。政府部门(单位)担保事项应事先由本级财政部门审核后报经同级政府同意。

第十五条 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投资运营。政府对投资者或特别目的公司按约定规则依法承担特许经营权、合理定价、财政补贴等相关责任,不承担投资者或特别目的公司的偿债责任。

第十六条 金融机构等债权人应当加强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不得违法违规向地方政府提供融资,不得要求地方政府违法违规提供担保,违法违规提供融资应自行承担损失。金融机构购买地方政府债券应当符合监管规定。

第三章 预算管理

第十七条 政府债务收支分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一般债务收支纳入一般公共预算;专项债务收支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政府债务预算收入包括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等;政府债务预算支出包括项目支出、还本支出、付息支出、转贷支出等。

第十八条 政府债务收支实行分级预算管理。省、市、县三级政府将债务收支纳入本级预算管理。

第十九条 政府债务收支预算实行分层编制。按照管理隶属关系分别核定单位债务收支、部门债务收支和政府债务收支,分层编入单位预算、部门预算和政府预算。

第二十条 年度终了,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将政府债务收支编入政府财政决算草案,按照规定程序由本级政府审定后,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

第二十一条 或有债务纳入预算监管范围,以预算报表备注或附表方式向本级人大或其常委会报告。对依法应由政府承担偿债责任的或有债务,偿债资金纳入预算管理。

第二十二条 经国务院批准纳入政府债务管理的存量债务分类纳入预算管理,原有债权债务关系不变,不得转嫁偿债责任。

第二十三条 根据债务规模和风险状况,分级建立政府偿债准备金。偿债准备金通过本级预算安排,主要用于到期政府债务偿还、或有债务垫付以及债务人最终无法偿还的债务清偿。财政厅对市、县偿债准备金设立和筹集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偿债准备金的设立和计提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 资金使用

第二十四条 政府债务资金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和适度归还存量债务,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公益性资本支出主要包括:市政设施、垃圾处理、公共交通、公共卫生、文化体育、教育科研、环境整治、水利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

第二十五条 政府债务资金全额纳入国库,实行专账管理。对中央出台的重大政策措施形成的政府债务,应当予以单独核算。

第二十六条 严格执行政府债务支出预算,及时足额拨付债务资金。债务资金必须专款专用,未经财政部门批准不得改变资金用途。债务单位应当定期向本级财政部门报送政府债务项目财务报告和资金使用情况。

第二十七条 使用政府债务资金的公益性项目应按照项目管理要求,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相关规定。

第二十八条 强化政府债务资金使用绩效。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强化政府债务资金使用的跟踪监督和绩效评价。

第五章 债务偿还

第二十九条 分类落实偿债资金。

(一)政府债务偿还。对没有收益的公益性事业发展项目举借的一般债务,主要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支出偿还;对有一定收益、计划偿债来源依靠项目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能够实现风险内部化的专项债务,通过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偿还。

(二)或有债务偿还。按照协议约定,由债务人落实偿债资金;按规定认定确需政府负责偿还的债务,依法履行法定程序后,偿债资金比照前款规定纳入预

篇二:四川省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

四川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四川省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的通知

川府发〔2015〕3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四川省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已经省政府第7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15年1月9日

四川省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省政府性债务管理,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我省省级、市(州)级、县(市、区)级政府性债务的举借、使用、偿还、监督等相关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政府性债务包括政府债务和或有债务。

(一)政府债务指各级政府为公益性事业发展举借,需地方政府承担偿还责任的债务。具体包括:经国务院批准纳入政府债务管理的存量债务;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形成的债务;符合国家规定的在建项目后续融资形成,需地方政府承担偿还责任的债务。

(二)或有债务指存量债务中政府负有担保责任和可能承担一定救助

责任的债务,以及国务院批准锁定存量后新发生的政府依法担保债务。

第四条 政府性债务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量力而行、风险可控。政府债务规模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对政府债务规模实行限额管理。坚决防止发生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

(二)分级负责、归口管理。政府性债务实行分级管理,全省各级人民政府是政府性债务的管理责任主体。财政部门是政府性债务的归口管理部门,其他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开展工作。

(三)程序规范、强化约束。建立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严格履行债务举借程序。实施政府债务预算管理,严格限定债务资金用途。健全债务风险预警、应急处置、考核问责机制。

(四)明确责任、依法偿债。坚持“谁举债、谁偿还”,落实偿债责任,明确偿债来源,按时还本付息,不得单方面改变债权债务关系,不得转嫁债务或逃废债务。省级不承担市、县级政府债务的偿还责任。

第五条 建立全省政府性债务管理协调机制。

(一)全省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政府性债务管理工作,推进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建设,审定债务举借方案,研究制定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实施债务管理考核。

(二)财政部门负责制定完善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组织开展政府债务规模控制、预算管理、债券发行、风险预警、统计分析、信息公开等相关工作。

(三)发展改革部门负责政府投资计划管理和项目审批,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控制债务高风险地区新开工项目。

(四)金融监管部门负责对金融机构向政府及其部门(单位)的融资行为实施监管,制止金融机构违法违规提供融资。发现违法违规融资行为,应及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金融监管部门。

(五)审计部门负责实施政府性债务的审计监督,促进完善债务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六)部门(单位)负责本部门(单位)债务管理工作。

第二章 债务举借

第六条 全省政府债务由省政府统一举借。市(州)、县(市、区)(以下简称“市、县”)政府确需举借债务由省政府代为举借,通过转贷方式安排市、县。

第七条 政府债务只能通过政府及其部门举借,不得通过企事业单位举借。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融资平台公司不得新增政府债务。

第八条 举借政府债务应当确定偿债资金来源,制定债务偿还计划。

第九条 举借政府债务采取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方式。没有收益的公益性事业发展举借一般债务,通过发行一般债券融资;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发展举借专项债务,通过发行专项债券融资。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不得通过其他任何方式举借政府债务。

第十条 全省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由财政厅按照财政部相关规定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 政府债务规模实行限额管理,债务限额主要根据政府债务风险和财力状况确定。

(一)债务高风险地区应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原则上不得新增债务余额,应当采取措施逐步降低风险。债务规模下降到限额之前,按照“增减挂钩”原则,经规定程序审核后准予在当年偿还债务额度内适度举借债务。

(二)债务风险相对较低地区,应当合理控制政府债务规模和增长速度。一般债务规模增长应与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增长相协调;专项债务规模增长应与对应的政府性基金和专项收入增长相协调。

第十二条 分级核定政府债务限额和举债规模。

(一)省政府在国务院批准限额内合理确定全省举债规模,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根据省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债务规模,统筹全省政府债务举借,核定省级和市、县债务规模。

(二)市、县政府在省政府核定限额内合理确定本地区举债规模,按规定报本级人大常委会批准。

第十三条 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举借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属于政府债务的纳入规模限额管理。

第十四条 政府新发生或有债务,应当严格限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担保范围内,并根据担保合同承担相关责任。政府部门(单位)担保事项应事先由本级财政部门审核后报经同级政府同意。

第十五条 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鼓励社会资本通过

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投资运营。政府对投资者或特别目的公司按约定规则依法承担特许经营权、合理定价、财政补贴等相关责任,不承担投资者或特别目的公司的偿债责任。

第十六条 金融机构等债权人应当加强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不得违法违规向地方政府提供融资,不得要求地方政府违法违规提供担保,违法违规提供融资应自行承担损失。金融机构购买地方政府债券应当符合监管规定。

第三章 预算管理

第十七条 政府债务收支分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一般债务收支纳入一般公共预算;专项债务收支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政府债务预算收入包括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等;政府债务预算支出包括项目支出、还本支出、付息支出、转贷支出等。

第十八条 政府债务收支实行分级预算管理。省、市、县三级政府将债务收支纳入本级预算管理。

第十九条 政府债务收支预算实行分层编制。按照管理隶属关系分别核定单位债务收支、部门债务收支和政府债务收支,分层编入单位预算、部门预算和政府预算。

第二十条 年度终了,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将政府债务收支编入政府财政决算草案,按照规定程序由本级政府审定后,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

第二十一条 或有债务纳入预算监管范围,以预算报表备注或附表方式向本级人大或其常委会报告。对依法应由政府承担偿债责任的或有债务,偿债资金纳入预算管理。

第二十二条 经国务院批准纳入政府债务管理的存量债务分类纳入预算管理,原有债权债务关系不变,不得转嫁偿债责任。

第二十三条 根据债务规模和风险状况,分级建立政府偿债准备金。偿债准备金通过本级预算安排,主要用于到期政府债务偿还、或有债务垫付以及债务人最终无法偿还的债务清偿。财政厅对市、县偿债准备金设立和筹集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偿债准备金的设立和计提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 资金使用

第二十四条 政府债务资金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和适度归还存量债务,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公益性资本支出主要包括:市政设施、垃圾处理、公共交通、公共卫生、文化体育、教育科研、环境整治、水利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

第二十五条 政府债务资金全额纳入国库,实行专账管理。对中央出台的重大政策措施形成的政府债务,应当予以单独核算。

第二十六条 严格执行政府债务支出预算,及时足额拨付债务资金。债务资金必须专款专用,未经财政部门批准不得改变资金用途。债务单位应当定期向本级财政部门报送政府债务项目财务报告和资金使用情况。第二十七条 使用政府债务资金的公益性项目应按照项目管理要求,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相关规定。

第二十八条 强化政府债务资金使用绩效。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强化政府债务资金使用的跟踪监督和绩效评价。

第五章 债务偿还

第二十九条 分类落实偿债资金。

(一)政府债务偿还。对没有收益的公益性事业发展项目举借的一般债务,主要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支出偿还;对有一定收益、计划偿债来源依靠项目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能够实现风险内部化的专项债务,通过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偿还。

(二)或有债务偿还。按照协议约定,由债务人落实偿债资金;按规定认定确需政府负责偿还的债务,依法履行法定程序后,偿债资金比照前款规定纳入预算管理。

第三十条 政府债务偿债资金来源主要包括:

(一)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的偿债资金;

(二)经批准动用的地方政府债券资金;

(三)经批准动用的偿债准备金;

篇三:县政府债务管理办法

政府性债务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政府性债务监督管理,规范政府性债务举借、使用和偿还或提供担保的行为,完善政府性债务管理体制,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根据国家、自治区和赤峰市有关政策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政府性债务,是指由县政府、县政府授权的部门、单位和县政府设立的各类投融资机构直接举借或者通过合法担保形式形成的以及在特定条件下需要由县政府偿还的债务,包括由县政府作为借款人或担保人承担直接或连带偿还的外债、国债转贷、专项借款、国内金融机构贷款、财政欠拨及其他需由县政府偿还、兑付或管理的债务。

第三条 政府性债务管理实行统一领导。成立政府性债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政府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县政府分管财政工作的副县长担任,成员单位包括县政府办、县发改局、县监察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县金融办,作为政府性债务的议事决策机构,负责政府性债务管理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决策。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债务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财政局,具体负责政府性债务审查核实、备案登

记、减债目标制定、资金使用管理、还款监管等工作。

县政府办、县发改局、县监察局、县审计局、县金融办等相关部门应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政府性债务资金的管理、监督工作。

第二章 政府性债务的举借和担保

第四条 举借政府性债务或提供担保应当遵循适度从紧、量力而行、注重效益、明确责任、防范风险的原则。政府性债务的规模应当统筹考虑全县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我县财政状况和承受能力相适应。

第五条 需要举借政府性债务的单位,应向领导小组提出申请,由债务管理办公室审核后,定期报领导小组审议决定,必要时提请县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苏木乡镇(街道)场不得举借政府性债务,如遇特殊情况,必须经领导小组批准后,纳入县级政府性债务举借计划中。

第六条 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提供担保,未经领导小组批准,一律不得举借政府性债务。

第七条 申请举借政府性债务的单位,应向债务管理办公室提供以下资料:

(一)举借政府性债务申请书。申请书应载明举债事由、项目名称、内容、债务数额、期限、利率、偿还债务资金来

源、对财政预算的影响、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的能力等事项;

(二)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财务报表;

(四)按要求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第八条 对符合下列要求的,领导小组可以批准举借政府性债务或提供担保:

(一)建设急需的基础设施但财政资金不足的;

(二)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保、扶贫、体育等公益事业;

(三)自然灾害救助;

(四)县政府认为应当举借或提供担保,并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领导小组不予批准举借政府性债务或提供担保:

(一)偿还债务资金来源和责任没有落实的;

(二)举借或提供担保的政府性债务用于国家、自治区和市明令禁止项目的;

(三)超过县财政承受能力,容易引发债务风险的;

(四)县政府认定不可举借或提供担保的。

第三章 政府性债务资金的使用

第十条 使用政府性债务资金的单位应严格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政府性债务资金,不得挪作他用。确需变更用途的,

应按照原程序重新报批。

第十一条 举借政府性债务的单位在签订有关债务合同后30日内,应持合同副本到债务管理办公室备案。

第十二条 举借政府性债务资金所实施的项目,严格实行法人责任制、投资评审制、政府采购制、工程监理制、工程建设合同制、竣工验收制、竣工决算制。

第十三条 使用政府性债务资金的单位应加强政府性债务资金管理,严格按照项目进度和预算使用资金,不得扩大支出范围、规模。严禁政府性债务资金用于经常性支出、建设楼堂馆所、购置交通工具以及搞政绩工程。

第十四条 使用政府性债务资金的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对政府性债务资金进行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接受财政和审计部门的监督,并按规定向债务管理办公室定期报送项目财务报告和政府债务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及时反映政府性债务资金收支执行情况。债务管理办公室应定期整理汇总政府性债务举借、担保、使用、偿还等情况,并及时上报领导小组,并抄送县审计局、县监察局。

第四章 政府性债务资金的偿还

第十五条 政府性债务的偿还,坚持“谁受益、谁偿还,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使用政府性债务资金的单位为最终债务人。最终债务人的法定代表人为偿债责任人,对偿还政府性债务承担领导责任。

第十六条 最终债务人应按不低于年初应承担政府性债务余额5%的数额建立偿债准备金,专户核算,专门用于偿还到期政府性债务本金和利息等,不得挤占挪用。下列资金可以作为最终债务人偿债准备金的来源:

(一)政府性债务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的收益;

(二)最终债务人的自有资金和资产出让收入;

(三)经批准的处置国有资产收入;

(四)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偿债资金;

(五)最终债务人的其他收入。

第十七条 对乡级政府以前年度形成的政府性债务,按照国务院“制止新债,摸清底数,明确责任,逐步化解”的原则,各苏木乡镇(街道)场应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予以化解;对其他以前年度形成的政府性债务,债务单位要集中力量和时间认真进行清理,分别情况进行锁定,根据轻重缓急,制定切实可行的分年偿还计划,压缩经常性支出,积极化解债务;对新发生的政府性债务,债务单位必须按照借款合同约定如期偿还。

第十八条 对未及时足额偿还到期政府性债务,造成财政兜底的债务单位,县财政局将根据其签订的借款合同、担保合同及承诺,扣减应拨付的工作经费或其他资金,代其偿还到期的政府性债务,或依照法定程序采取其他方式追偿到期债务。

第十九条 经县政府批准,需用财政预算资金偿还债务

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出自:免费论文网
链接地址:http://m.lwlwlw.com/show/15914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免费论文网

© 免费论文网 m.lwlwlw.com 版权所有 广告合作:ainglaoda@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