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导航

对中学生教育评价观

来源网站:免费论文网2017-01-27 14:04:05
经典文章

篇一:用新的眼光评价和看待当代中学生

用新的眼光评价和看待当代中学生

1、用传统观念评价中学生的困境

我们国家正处于急剧转型的时期,这种社会大变革对教育的影响,丝毫不亚于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影响。在这种变化的大环境中,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当代中学生?他们的道德面貌、人格发展有什么时代特点?这些特点中,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这是教育工作者和教师们非常感兴趣、又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问题。教育部九五重点课题“经济转型时期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在全国50所中小学中进行,课题组对教师的访谈结果发现,多数教师对现在的学生不乐观,他们说出的评价学生的话,大约70%是批评性、否定性的。能说出学生品德方面优点的教师很少,认为现在的学生总体比过去强的教师更少。甚至在一所学校三个多小时的访谈中,教师们都在指责、抱怨、发牢骚,似乎现在的孩子一无是处,乏善可陈。许多教师认为,现在的学生主流意识越来越淡漠,思想越来越发散,越来越多元化,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难度越来越大。

很多教师将现在的中学生同五六十年代的中学生作纵向比较,结论是现在的中学生缺乏远大理想,缺乏吃苦精神,缺乏甚至根本没有信仰。过去说为祖国学习,为人民服务,而现在,由于社会经济的转轨,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把学习与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高中毕业选择专业时考虑最多的就是希望将来能有好职业、好收入。学生填报志愿好像一个晴雨表,报考最多的,必然是那些最热门、最有发展前途、最容易挣钱的专业,而那些冷门专业,虽然国家需要,却很少人问津。

现在的校园很少看到过去那种“同窗之交淡如水”的君子之风,中学生之间直接建立在金钱上的交往大大增多,借钱不还,借东西不还,这样的经济纠纷很多,过生日送礼、开派对、请客吃饭之风日盛。越有钱越吃得开,露富不露穷,笑贫不笑富。教师们对这种中小学生的高消费、追求名牌、享乐主义风气盛行,反映非常强烈。

集体主义淡漠,个人主义、自我中心是当前中学生的又一个明显特征。过去提倡“一帮一”“一对红”,现在学习好成了“个人专利”,帮助别人好像和个人竞争势不两立,帮了别人,势必威胁了自己,谁还肯为提高别人的学习成绩花时间、精力?

现在的中学生缺乏奋斗、吃苦精神,承受挫折能力差,缺乏自信心。在普通中学,大约半数学生对学习缺乏信心,当他们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遇到困难时,适应能力差,不能进行良好的自我调节。考试失败时,学习上遇到难题时,生活中遇到不顺利的情况时,常常失去信心,破罐子破摔。 任性、娇气,害怕吃苦,劳动观念淡漠。我在所教两个班做了一个调查,绝大部分同学觉得自己遇到挫折就不知所措,充满疑惑:“对我自己,看起来什么都不在意,但我十分怕面对困难,在同学面前强颜欢笑,这是我的缺点。怎样才能放开一切,坦然面对困难,挫折?”“人生总是在不断的遇到困难,怎样才能让自己保留一颗平静的心?多次自己鼓励自己闯过困难,感到疲倦,怎样才能让自己恢复一颗充满活力的年轻的心?”

传统教育情况更是令人耽心。一个令人深思的例子是学校组织学生看电影《刘胡兰》,当刘胡兰大义凛然走向敌人的铡刀时,老师们不禁激动地流下了热泪,但令他们吃惊的是,周围的学生们不但没有任何悲伤,反而鼓起掌,甚至有人笑起来。这究竟是恶作剧,还是道德感、同情心、怜悯心淡漠,抑或对时代和故事情节难以理解?实在令人费解。如果说他们不爱国,说他们没有中华民族心,又怎么解释他们为中国足球队世界杯外围赛没出线而痛苦流涕?如何解释他们对中美撞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美国对台军售、菲律宾对黄岩岛挑衅、北约在南行动等的关注?

站在成年人的立场来评价当代青少年,他们确实是充满矛盾的一代,从整体上看,在他们身上,可以发现许多相互矛盾的地方,如果继续用固有的观念去看待他们,我们很容易陷入困境。时代在前进,难道中学生们没有随着前进?

2、时代的发展需要新的学生观

过去中学生生活在计划经济时代,物质的相对贫乏使他们更懂得艰苦朴素、吃苦耐劳;政治气氛的浓厚使他们从小就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仰,集体主义、革命传统深深地扎根于他们的心里。然而谁能说他们的信仰就没有盲从性?

现在的中学生生活在变革的时代,生长在市场经济的时代,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多变的时代赋予他们极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品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兴趣广泛,知识面广,善于交际,求真务实,这些优点都是过去的中学生所不具备的。

时代的差异导致了现在的学生和过去的学生之间的差异。其实过去的学生和现在的学生各有所长,他们的优缺点是他们生活的时代所赋予的,他们的群体面貌有着各自时代的鲜明特征,如果把过去的观念强加于现在的学生,用传统的标准来评价现在的学生,或者用过去的方法来教育现在的学生,那显然是不公平的,也自然难以奏效。

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和教师大都是过去教育观念下成长起来的,过去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在他们身上影响至深,当面对新的时代观念的学生,过去惯用的教育方法失灵了,抱怨和牢骚多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问问自己,是不是我们的观念需要更新?是不是我们的方法需要改进?当我们对学生的某些做法感到难以理解的时候,为什么不深入其中,探索更深层次的原因?

今天,个人利益被充分肯定和承认,它已被纳入到道德的内涵,竞争意识、平等意识同样被现代人所关注。对青少年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变化的,如果我们不能用变化着的标准来看待青少年,仍只凭旧眼光下结论,肯定会出现偏颇。因此,对当今青少年的评价必须以时代的发展为坐标。我们的老师总是喜欢把学生放回到过去的年代来做比较,这种隔离时代背景和社会变迁的做法本身就暴露出我们思想教育的僵化、陈旧与落后。因此,无论得出怎样的结论,都难以为学生所接受。现在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成为时代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要求学生一味“听话”,“亦步亦趋”,“循规蹈矩”,当“接收的容器”吗?

“总有人在说我们的青年如何以自我为中心,如何冷漠,他们错了。很多年轻人在以不同于前辈的方式改造社会。”法国《星期四事件》周刊中一篇评价法国当今青年的文章这样说。那么,我们在评价当今的青少年时,是否看到了他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寻找的方式,是否允许他们采用一些不同于前辈的方式。

3、新的视角看当代中学生的时代特征

泰戈尔有一句名言说得好,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却反而说世界欺骗了我们。同样,我们把学生看错了,却总在埋怨学生越来越不如人意。泰戈尔以一个伟大的灵魂包容了世界,我们为什么不能以宽大的胸怀接纳学生,用心灵与他们对话,关注他们的每一步成长。

在一个多元的、变化的社会中,社会成员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观念,以适应变化着的环境。而在所有的社会成员中,青少年恰是最敏感的群体。他们最少保守的东西,他们能最快地领悟到什么样的行为适应现代社会。现在的青少年,他们的生存观,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他们的经济头脑,他们的消费观念,他们的法制观念,他们对腐败现象的批判态度以及他们对平等权利的追求,无不以最快的节拍与周围变化着的环境相协调。在他们身上,很少有我们成年人身上的那些固着、僵化的历史沉积。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完全可以推断,现在青少年的观念,也许才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

当代青少年对社会上出现的各种事物、事件和现象,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这种独立判断精神是过去的学生不可能具备的。一个身体弱小的中学生被一个强壮的同学打了,他就把那同学的饭盒扔到地上,饭全撒了。老师主要批评了扔饭盒者,而他不服气,说:“这样的事儿您不要管,让我们自己解决。”当代青少年正在以探索的态度,建立一种自己的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的道德体系,尽管这种探索是无意识的,不系统的。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等价交换,自由竞争,其道德体系相应地就是主张平等、互惠、公平、公正。现在,我们的小学生就有把自己玩腻了的玩具转卖给班上同学,还有的学生在街上买了食品、贺卡之类,拿到班上加价转卖。这些行为,老师常常当作反面例子。我们的教育最终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这样做的孩子,未必就思想品德低下,将来也未必就不能适应社会。

现在的青少年,对人格自由发展充满渴望,充满热情,他们非常希望大人能理解他们,给他们一点自由,让他们自己决定自己。社会每个成员潜力的最大调动,就不知不觉地发生在每个人对自由的这种追求上。遗憾的是,我们许多家长和老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还是以过去那种“大人管小孩”的方式对待他们,或者“恨铁不成钢”,过多干预他们的行动。这样做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并不利于青少年潜力的挖掘和发挥,而且很容易造成对立和矛盾。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传播技术日新月异,成年人很容易扮演那个落伍的角色。而青少年就不同了,他们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比我们强得多,各种信息在他们中间传播的速度也比我们那时候快得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在的青少年好奇心、求知欲、探索性、求新、求异的特性非常突出。他们的创新性远远超过过去一切时代的孩子。

我们过去的理想总是很远大,但确实也空洞。现在的青少年理想抱负脚踏实地,切合实际,通过发展自己来发展社会、振兴国家和民族。所以他们特别注重个人能力的锻炼。比如,现代社会特别需要的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表达和自我表现能力。腼腆、羞涩在他们眼中已经成为缺点,他们认为,胆小、退缩的人,不容易被社会认同,所以崇尚大胆,注重表现,这和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着直接的关系。这种观念和能力不是更能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吗?有一次一个班邀请我参加他们的营火晚会,学生们能说能唱能跳,思想非常活跃,思考的问题非常广泛,令我对他们刮目相看,我想不到这就是平时规规矩矩坐在教室里沉浸在题海之中的学生。看到这些学生在营火映照下生龙活虎的身影,我心里就在想,需要反思的也许正该是我们的学校、社会、家长和老师自己。我们的教育方式能够适应这个激烈竞争时代的需要吗?能够适应这些充满激情和个性的中学生吗?在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老师、家长应该凭借什么建立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教师的威信来自思想的前沿性,语言的哲理性,认识问题的深刻性,对学生作出总体估价的积极向善性,对学生缺点的宽容性、来自蕴藏于我们自己人格深处、体现着真善美的、充满魅力的人性。”的确,一个思想保守、僵化,说话婆婆妈妈,看问题肤浅,看学生总是看他们缺点和消极面,总是以苛刻、挑剔的态度对待他们,每天批评不休,这样的老师肯定适应不了当前思想积极活跃的青少年一代,这样的教育者肯定是失败的。那么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新的教育模式呢?

4、建立对话式、交互式、融合式的教育模式

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信息倍速积累,市场商品不断创新,一个又一个的流行色,一次又一次的季节风,使我们眼花缭乱,目瞪口呆;风靡一时的知识折旧论,令我们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知识、信息、能力、技术、技能、网络……一系列新名词、新概念和赋予新内涵的老名词、老概念,都令我们不得不一遍又一遍修改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世界是如此之大,如此之辽阔,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国加入WTO,国际竞争不再遥远,完全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就在我们身边。面对这个急速发展的世界,成年人也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告诉孩子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孩子不懂的,成人也不懂,成人懂的,孩子可能也明了。甚至孩子已经明白,成人尚不知道。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一次中美教育论坛上,一位中国老师谈到许多老师现在都面临一种痛苦尴尬的体会:发现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道得比自己多得多,老师非但没有东西可以教给学生,反而感到自己不如学生。有一次听到几个学生在一起讨论CEO,SOHO,当时我非常惭愧,我居然不知道这两个新概念是指什么。在中国,父母和老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孩子的知识之源,父母和老师的权威更多来自这样一种感觉:我比孩子(学生)知道的多。忽然发现孩子知道的比我的多了,孩子不再依赖我们获得知识,不再信任我们比他们懂的多时,我们的心里就感到一种巨大反差的失落和无比的尴尬。与会的美国同行却认为:“如果在计算机方面我有不懂不会的,我会问我的学生,这没有什么可以感到尴尬的,因为我们是共同学习者。”美国同行的观念让我们耳目一新。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与孩子共同面对一个未知的世界,他们和我们应该成为平等的探索者,应该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在信息时代,儿童在某些方面的发展优势已崭露头角,特别是在计算机领域。有学者说:“一个新媒体出现了,当我们还不太了解的时候,孩子走在了我们的前面。这种情形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深刻的变化。它将改变我们的教育观念,改变儿童的学习方法,改变家庭文化及人际关系等。最需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在孩子面前,我们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权威了。我们需要学习,需要同他们一起成长。”一个中学生说:“我们敢于在课堂上指出老师的错误,敢和老师分庭抗礼,我们不再把老师的话都当做金科玉律。我们不喜欢老师居高临下的作风,渴望朋友似的促膝交谈,得到应有的理解与尊重。”

许多老师觉得当代中学生难以理解,教育越来越困难了。这不是因为学生们消极面多,而是我们首先戴上有色眼镜看待他们,成人化、形式化、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不适应这个时代中学生的特点。比如,老师对自己的定义是什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源泉,抑或只是一个学习的引导者?老师教给学生的是什么,是知识吗?是创造性吗?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是师授生学,还是共同学习?网络和信息化技术,对于

教育的意义是什么,是一个新的,比原来丰富的获取信息知识的途径和手段,还是一种全新教育观念的体现?面对充满时代朝气和思想新潮的中学生,教师应该正视现实,更新观念,了解学生的内心,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分析和研究当今社会现象,时刻保持理性的头脑,用进步的思想和渊博的知识,影响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如果我们如愿以偿搭上了信息化高速公路,而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却依然如故,我们能够适应时代和这个时代中学生的需要吗?当代中学生非常渴望老师同他们平等交流,共同探讨对世界的看法。因此,尊重他们,了解他们,欣赏他们,努力做他们的好伙伴,寻求建立对话式、交互式、融合式的教育模式,应该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和教师最恰当的选择。

当我读到美国的中学老师常常与学生进行长谈的文章时,我非常遗憾的是,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同几个学生进行过平等的较长时间的交谈。我们对中学生心里究竟想些什么,了解吗?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用书面的形式同学生进行对话,请学生提出他们思考想得到解答的问题,学生们提出了许多关于人际交往、学习、成绩、社会、时事等多方面的问题。读着学生们真诚的语言,我深深地感受到:只有置身学生中间,你才能体会到他们有多么广阔、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多么渴望与老师、与更多的人、与更宽的世界交流。我对他们说:“当我小心翼翼地翻着这一行行凝结着真心的文字,生怕不小心碰碎了它,就如我小心地和你们一道走过生命中这个最动人的季节。这些文字实在是一笔财富——这是你们不轻易向人绽放的信任啊!和同学们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真诚。我看到了同学们面对自己整日沉迷于题海之中,对复杂的社会的无知的深深的担忧和了解的渴求。”我把他们的问题和我的回答整理成文,印发给他们阅读。在课堂上,我采取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再进一步提出问题,再讨论、再交流,再提问的方式,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讨论的参与者。这种方式虽然准备很难,很费力,但学生的思维却被极大的调动起来,他们不断提出更新的问题,老师不可能什么都会,什么都懂,重要的是老师尊重学生,不会可以一起去查资料、请教他人。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他们从学习中获得的不仅是知识,同时获得了提出、研究、分析问题的继续学习的能力。这才是素质教育真正的内涵和魅力。 教育本应是一种温馨,是一种生命与灵魂之间的交流。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教育方法,新的教育模式,我们急切需要建立一种对话式、交互式、融合式的教育模式,让今天的学生与我们的老师、家长之间有更多的心与心的交流和理解,让学生和老师站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学习,共同营造新时代教育的新天地与新辉煌。

注:本文发表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2年第3期。2004年12月,本文获得重庆市第三届基础教育优秀教育著述优秀奖。

篇二:中学生素质教育的评价思考

作者简介:王海彦,37岁,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毕业,大学本科,中学高级教师,内蒙古毕拉河林业局中学副校长,内蒙古森工集团骨干教师,英语学科带头人,多年来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承担英语教学工作。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员,《语文报》特约编辑,《学习报》特约编辑,《语文周报》特约编辑、大兴安岭林区外语教学研究会理事,多年来受林业局及以上表彰17次,有十多篇论文在自治区级及以上书、报刊上发表或论文评选中获奖。 1999年6月15日至6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主持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界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十年来,素质教育在探索中不断发展,但是,有许多必须解决的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有三个基本问题还存在着:即什么样的教学是好的教学?什么样老师是好的老师?什么样的学生是好的学生?这三个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对学生的评价有关。 教学评价机制,是对教育教学过程及其结果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进行评价的各种标准的总和。其本质上是一个教育价值观问题,即学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才是有价值的?具备哪些因素的学生才是素质较高的?由于一定的价值对人们的行为有导向作用,因此,构建科学、公正、合理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关系到教师行为,学生行为乃至整个教育行为的方向和趋势,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前瞻意义,然而我们在看待和评价学生的态度和方法上存在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 现行的考试制度改革还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以高考的核心的考试制度改革尽管做出了巨大尝试,注入了素质教育的因素,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考查。然而学习和考试毕竟不能划等号。学习更加关照学习者的素质,而考试更加关照考试的功利目的,也许人们可通过考试来促进学习,但人们往往把考试当作达到某种功利的工具,如为了考进重点学校或是为了考进名牌大学亦或是为了谋取一个好的职位,等等。这就是说考试被工具化了。人们关心考试甚过关心学习,为考试而学习再地无法阻挡。尽管大学拼命扩招,也招收了各种特长生,都无法根治“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学什么、考多少学少、没考的不知道、考完了全忘掉”的顽症。 工具性的考试使学习失去了本该应有的童贞和乐趣,成为缚住孩子们双手的绳索,套在我孩子身上的枷锁,架在孩子颈项上的冷剑。一个孩子以上学那天就注定了要与沉重的书包、无休止的考试、残酷的淘汰联系在一起,人设的知识陷阱,教条式传授,僵化地灌输,死记硬背等等就一直伴随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孩子们越来越多地失去成长的自由和乐趣,随之而来的是对学习的恐怖。目前,我国自费出国留学的超低龄化趋向,一方面体现了公众教育消费能力的增强,更重要的则是对我国教育机制弊端和痛疾的逃避。 工具性的考试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满足一定时期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结构的需求,伴随着教育的社会化,教育应当与社会发展更加密切,更加协调,更为洽合。未来社会渴求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不断涌现。当某种评价方式变异为一个纯粹选拔与淘汰的无情的机械工具时,其价值功能已经丧失殆尽,带来的是它反社会化。孩子的创造性、批判性被这个工具所扼杀!孩子的理性、智慧和思想被这个工具所扭曲!为什么有本事考进名牌大学的刘海洋竟干出把硫酸泼向黑熊的蠢事,而那个没有本事考进重点学校的学生能写出让大作家们大跌眼镜的《三重门》。所幸的是考试改革的步伐没有停顿,但愿这样的错误不再发生。 我们看待和评价当代中学生们受传统观念束缚,遭遇困惑在所难免。 很多教师将现在的中学生同五六年代的中学生作纵向比较,结论是现在的中学生缺乏远大理想,缺乏吃苦精神、缺乏甚至根本没有信仰。过去说为祖国学习、为人民服务,而现在由于社会经济的转轨,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把学习与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高中毕业生选择专业时考虑最多的就是希望将来有好职业,好收入,学生填报志愿好像一个晴雨表,报考最多的,必然是那些最热门、最有发展前途、最容易挣钱的专业,而那些冷门专业,虽然国家要,却很少有人

问津。 现在的校园很难看到过去那种“同窗之交淡如水”的君子之风,学生之间建立在金钱上的交往大大增多,借钱不还、借东西不还等经济纠纷很多,过生日送礼,请客吃饭之风日益盛行。越有钱越吃得开,露富不露穷,笑贫不笑富。教师们对学生这种高消费,追求名牌,享乐主义风气盛行,反映非常强烈。集体主义淡漠,个人主义、自我中心是当前中学生的又一明显特征。

篇三:中学生评语精选

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的评语

1、你为人诚实,思想纯朴,心地善良,处事稳重,与同学之间关系融洽,待人接物春风扑面。平时你总是默默无闻地做事,是一个懂事、有爱心的好学生; 运动会上不仅你发挥了自己在体育方面的特长,而且为班级争得了荣誉。你有较好的学习习惯,但要注意学习方法,多思善问,树立信心。在学习中,尤其要勤动脑筋,注意平时的训练,日积月累;对学过的知识要及时消化,要有恒心和毅力,多向成绩优秀的同学请教,吸取他们学习的精华。只要努力,老师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看到你可喜的进步。

2、你总是默默无语,埋头奋斗;你虽然沉稳内向但话到投机也能侃侃而谈;你踏实、有上进心,集体观念强,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办事认真细致;在学习上你能够按部就班地完成每一个环节,但只有时间的保证是不够的,要深入钻研,追根求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你在学习上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3、你特长突出,很有灵性,你看似沉静其实性格开朗,你交往广泛,乐于助人;你对感兴趣的事情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而且完成得很出色;你的上进心很强,愿意付出。我想在学习上你现在亟待解决的是调整学习方法,从基础抓起,多思善问,善问者跨越高山,不问者迷路平原,定出切合实际的目标,脚踏实地。不管路途多么遥远,只要能够坚持到底,最后你一定会有可喜的收获的。

4、你是一个诚实质朴,善良懂事,值得信任的学生。只是老师和同学很少见到你和别人一样灿烂的笑容。你是不是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认为自己差,失去信心?其实你很优秀!你善解人意,热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你也很勤奋,学习总是一丝不苟,认真对待,只是你的学习成绩暂时不够理想。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相信,只要你坚持你现在的学习态度,改变一下学习方法,学习成绩肯定会进步的!

5、你是一位文娱爱好者,兴趣广泛,弹得一手好琴,历史剧表演中有出色表现,动作协调,广播操动作优美,被体育老师选中,成为校领操员。你待人热情,懂礼貌,是位深受大家喜爱的女孩子,学习上有上进心,但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不知该如何去做。期末复习期间,有作业未交的现象。学习的要诀是勤奋多问,认真听讲,按时交作业,请认真按上述方法去做,老师相信,你的成绩会有很大的提高的。

6、你是一位聪明的学生。可你有时显得不那么的聪明。自习课上,你常常走神,无精打采。其实,你只要严格要求自己,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复习,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成绩会很快跟上来的。你并不是笨,只是你还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老师希望你能严格要求自己,上课时集中注意力,改变懒散现象,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7、你是善良、朴实、懂事的学生,你做事一贯认真,经常为班级排忧解难,你爱集体就像爱自己的生命,我为你感到无比的自豪。劳动中,你积极肯干,不怕苦、不怕累。有段日子,你对待学习有所松懈,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果有什么困难,老师很愿意帮助你,因为你一直是一位很努力的好学生。希望今后改进学习方法,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将各科成绩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档次,争取更大的进步。

引导学生克服缺点、改掉毛病的评语

1、你是一个活泼有个性的学生,对问题往往有较深刻独特的理解。你兴趣广泛,在班级踢毽子比赛中你夺得第一,令大家刮目相看。其实你还有很大的潜力没有发挥出来,平时你时常显得满不在乎、漫不经心,这样只会阻碍你的进步。老师相信你只要专心于学业,“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一定会有令人瞩目的成绩!

2、首先老师向你表示祝贺,祝贺你很快克服缺点。人不怕犯错误,怕的是知错不改。现在站在老师面前的你,是一个诚实、勇敢的好学生。金子是有价的,无价的是拥有一颗诚实的心。做人贵在坚持,眼泪说明你的悔恨,行动才能证明你的决心。希望你能持之以恒,勇敢地投入新生活,使自己成为更加完美的人!

对中学生教育评价观》出自:免费论文网
链接地址:http://m.lwlwlw.com/show/15907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免费论文网

© 免费论文网 m.lwlwlw.com 版权所有 广告合作:ainglaoda@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