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导航

废奴运动

来源网站:免费论文网2017-01-27 13:53:30
经典文章

篇一:浅析《汤姆叔叔的小屋》及美国废奴运动

浅析《汤姆叔叔的小屋》及美国废奴运动

郭成 苏琴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摘 要:美国殖民地时期就有黑人奴隶存在, 奴隶制有很长的历史。正义的人们往往用宗教为武器抨击奴隶制, 开展了废奴运动。1852年斯托夫人出版了《汤姆叔叔的小屋》, 描写了奴隶主的残忍和黑人奴隶的悲惨生活。这本书内容丰富, 情节真实感人, 有力地推动了废奴运动的发展。本文将结合美国奴隶制以及废奴运动的事实分析本书的内容及其对废奴运动影响。

关键词:黑人;奴隶制;废奴运动;宗教

《汤姆叔叔的小屋》一书通过叙述主人公汤姆几次被买卖的经历,对美国南方奴隶制和奴隶的生活进行了全景式的描写。尽管有些白人奴隶主对黑人奴隶相当仁慈,但不能从整体上保证他们的生活甚至是生命,黑人奴隶的命运是极其悲惨的。

本书同时展现了当时的南方奴隶主阶层, 如汤姆的第三个主人Legree、奴隶贩子Haley和专门负责抓捕逃跑奴隶的“猎人”。在内战前的美国南方甚至出现了奴隶农场,黑人孩子像动物一样饲养,然后像动物一样卖掉,而这一切,竟然受到法律的保护。

一、奴隶与奴隶制

(一)奴隶制在美国

1619年荷兰人将20名非洲黑人运到弗尼吉亚的James城,开始了美洲的奴隶交易。到1690年,奴隶数目达到了16729人,到1780年达到575420人。最初黑人作为契约劳工,到1641年,麻萨诸塞州通过法律确认了黑人奴隶的终身地位,随后各州纷纷仿效。奴隶数量的激增是在1793年以后。这一年美国出现了扎棉机,在水能的推动下每天可以扎1万磅的棉花,但是摘棉花却只能靠手工完成。在1810年,美国出口6675.8万美元的棉花,占全部出口额的22%。而到1860年,美国的棉花出口竞占到全部出口额的57%,达到三亿三千多美元。在这白花花的棉花背后则是黑人奴隶的血汗和泪水。(Falkner,1964:266)

小说的主人公汤姆被运到南方,他的工作就是摘棉花。每天工作12小时或者更长时间。因为同情一位完不成工作量的女工友,汤姆将自己的棉花分给她一些,不料被监工发现,汤姆受到毒打。而这样的遭遇是每个奴隶都避免不了的。在加利福尼亚州的甘蔗种植园,有时黑人奴隶在监工的鞭打下要工作18个小时,几乎没有睡觉时间。

(二)奴隶的商品属性和交易体系

在小说的第12章中写到一个出售奴隶的广告,交代了6名被出售奴隶的姓名和年龄,以及“时间:2月20日,星期四;地点:肯塔基州的华盛顿城法院门口”(Stowe, 2003:170)。在小说的第30章提到了专门用于临时储存奴隶的仓库,那里卫生条件极差,仓库外的棚子就是交易奴隶的地方。奴隶分男女分别展出,白人出价竞买,出价高者获得此奴隶的所有权。

乔治是小说中极具反抗精神的黑人奴隶。他逃跑了,到北方去寻找自由。很快,他的主人便在报纸上登出广告,详细描述了乔治的特征,并且出价400美元给抓获乔治的人,同时宣告“凡是提供足够证据证明乔治死亡的同样可获此奖金”(Stowe, 2003:152)。白人奴隶主的残忍由此可见一斑,他们对死人也不愿意放过。

小说中的乔治成功逃脱奴隶主的压迫,但现实中的很多人则没有像他这样的运气。著名爵士女歌手比利·郝乐戴(Billie Holiday)演唱过一首著名的黑人民歌《奇异的果实》。歌词中描述,7名逃跑的黑奴被捉住并在树上吊死,远远望去就像树上7个巨大奇异的果实。歌中唱到:“这些果实被乌鸦啄,雨水吹打着,最后跟着树叶一起落下”。

早在殖民地时期,美国很多州通过了有关黑人的法令,规定白人奴隶主有处罚和处死黑奴的权利;黑奴无权在法庭上抗议;黑人的集会必须有一名白人到场;黑奴无权结婚和教育孩子。小说中伊莉莎和乔治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但他们并不能成为法律所认定的夫妻。

(三)奴隶制下的女性和孩子

在小说第10章,作者借汤姆的眼睛讲述了这样一个悲剧:一个女性黑奴10个月大的婴儿被卖掉,苦苦哀求主人无果之后,该女奴从船上跳河自尽,结束了她不可承受的痛苦。在白人奴隶主的眼中,女性奴隶身上更有一层“商业价值”和“升值潜力”,因为她们可以生孩子,而孩子是可以被卖掉挣钱的。

小说中讲述了乔治母亲的故事。他的母亲工作就是生孩子,她生下7个孩子,最后这7个孩子被卖到7个地方,乔治是其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跪下哀求让留下这个最下的孩子,但得到的回答却是一顿重踹。乔治被带走,脑海里只留下母亲的呻吟和哭喊。

另一个母亲的故事出现在第18章,她叫布鲁,也是一个不幸的母亲。她曾有过一个孩子,很胖很健康还从不哭闹。后来女奴隶主生病,布鲁照顾女主人时也被传染,从此没了奶水。布鲁祈求主人给买些牛奶,但被拒绝。没有奶吃的孩子一天天瘦下去,最后饿死了。布鲁没有自杀,但选择酗酒,因为“喝酒之后,我的耳边就没有那孩子的哭声了”(Stowe, 2003:360)。

黑人孩子的命运也是悲惨的。在第20章描述了一个女孩叫托鲁西,她对自己的身世一无所知。通过小说中的人物辛克莱尔和他表姐的对话,读者可以知道这个女孩已经习惯了被殴打,主人用烧水棍、铁楸和钳子的击打已经不能让她感到害怕了。她为了生存学会了撒谎和偷盗,心理严重扭曲,很难再被教育。因为“她受的苦实在太多了”(Stowe, 2003:360)。

妇女和未成年人在社会上是更容易受到伤害的,任何文明的制度和道德准则都会对这两种人群给予更多的保护。但是在《汤姆叔叔的小屋》这一小说中,读者看到的是残忍的奴隶主阶级对她们无耻的压迫和伤害,每个读过此书的人无不被激怒了。

小说问世后激起人民对奴隶制的极大愤怒,南方奴隶主阶级也感到了害怕,他们指责斯托夫人写的故事是无中生有的。为此,作者出版了《对〈汤姆叔叔的小屋〉一书的解释》,引用了法律条文、法庭记录、新闻报道和私人信件等纪实性文件来证明《汤》一书虽然是小说,但是小说中的故事是以事实为基础的合理编撰。此书的出版扩大了《汤》的影响,使更多的人投身到废奴运动中去。难怪,林肯总统说是斯托夫人挑起了南北战争。

二、宗教作为废奴主张的理论依据和理论武器

(一)黑人奴隶的自发斗争

小说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汤姆和乔治是两类完全不同的人,和逆来顺受的汤姆不同,乔治是个充满反抗精神的黑人,他带着两把手枪和一把猎刀逃到北方获得了自由。

应该说投身废奴运动最早的是黑人自己。美国独立战争时期也是黑人大逃亡的时期。1775到1783年,约有10万名黑奴出逃,占当时黑奴总数的20%(Foster, 1954:37)。1775年,南卡罗来纳州的三个县爆发了黑奴起义。虽然起义失败,却展示了黑人的力量。女奴土布曼建立了秘密组织“铁路”,帮助南方奴隶逃到北方,成就显著。美国内战前,“铁路”帮助6万黑奴获得自由。

(二)小说中宗教的作用

作者斯托夫人有较深的宗教背景。她1811年出生于一个牧师家庭,丈夫加尔文.斯托是位神学教授。因为她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白人支持废奴运动,在提高作品感染力方面,它使用了宗教这一武器。

值得注意的是,小说中心地善良同情黑人的白人往往被描写成信仰上帝、平等友爱的教友派信徒(Quaker),而残忍凶狠的奴隶贩子、猎人则是被上帝抛弃的人。这一看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就当时的环境而言,这却是最为先进的思想,同时也是与历史事实相符合的。

1673年乔治·济慈(George Keats)出版了Persuasions and Warnings to Quakers who Trades or Owns Black Slaves (《对贩卖和拥有黑人奴隶的教友派信徒的劝诫与警告》)一书,第一次提出了教友派信徒不得拥有黑人奴隶这一主张,要求信徒要释放他们的奴隶,并给奴隶一定的经济补偿。1773年Benjamin Ray 出版了《Thou art not a Quaker if Thou Ownst Slaves》(《如果你拥有奴隶,你就不是教友派信徒》),指出奴隶制是对上帝最严重的犯罪(Foner, 1975:281)。同一年,教友派教会开始取消拥有奴隶者的教籍。由此在小说中,为黑人奴隶购买土地的老约翰、帮助乔治一家逃走的蕾切尔都是教友派信徒就得以解释了。

(三)宗教对于黑人的影响

斯托夫人写作时明白,她的读者多为白人,为了拉近白人与黑人的心理距离,在作品中善良的黑人也被描写成信仰上帝的基督徒。最典型的当然是汤姆,在得知自己要被卖到棉花种植园,他深知这是苦难的开始,但他拒绝逃走,而是平静地接受,因为他认为上帝会帮助自己。乔治的妻子也认为自己应该服从主人,“否则我就不是基督徒了” (Stowe, 2003:27)。

乔治开始时不相信上帝,他怀疑上帝的存在,因为他受到太多的苦难。但是逐步地被人所帮助后他的思想发生了改变。“乔治感到了家,以前他不知道家是什么,对上帝的信仰开始在他心中萦绕” (Stowe, 2003:195)。

这样的描写无疑是成功的。白人读者们开始感觉到黑人和自己是一样的人,不仅因为黑人一样有血肉、有家庭,更因为黑人和自己一样相信上帝。

三、结论

总之,从奴隶制在美国确立后,就一直有正义人士提出反对。1700年,一位叫Samel的人发表了小册子,第一次公开表达了对奴隶制的抗议和黑白人种平等的思想。(Foner, 1975:281)。此后的一百多年里,废奴的声音在不断地增强。到19世纪40年代,美国建立的废奴组织达到2000个,参加者达20万人。美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J. Wedemeyer 号召工人加入到废奴运动中去。到50年代的时

候,主张废奴的战线已经形成。

《汤姆叔叔的小屋》以真实的细节和背景,形象地塑造了汤姆、乔治、伊莉莎等黑人的形象,展现了黑人奴隶的遭遇,深刻揭露了南方奴隶主阶级和奴隶制的血腥与残暴,给废奴运动一剂强心剂,同时给世界文学史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

主要参考书目:

[1] Fanlkner, Harold Underwood. American Economic History [M]. New York: New York, 1954.

[2] Foner, Philip S. History of Black Americana [M] . New York: Greenwood, 1975.

[3] Foster, William. The Negro People in American History [M] New York: New York, 1954.

[4] Franklin, John Hope. From Slavery to Freedom, A History of Negro Americans [M] New York: New York, 1961.

[5] Plosky, Harry A & James Williams. The Afro-American [M] .New York: New York, 1983.

[6] Quarles, Benjamin. The Negro in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M] North Carolina: North Carolina Uni, 1961.

[7] Stowe, Harriet Beecher. Uncle Tom’s Cabin [M] . 伊犁: 伊犁人民出版社, 2003.

[8] 李见明, 张友伦 美国历史上的社会运动和政府改革 [M] . 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2.

[9] 郭沛超, 韩露露. 《汤姆叔叔的小屋》在研究美国南方奴隶制度中的史料价值 [N] .昌雄师专报, 2001, 8: 45-49.

[10] 张秀见,从历史原因分析汤姆叔叔悲剧的起因 [J]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 2003. 32 (10): 341-342.

[11] 张祖武, 酿成一场战争的小说--评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 [J]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 1998, 2: 37-39.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郭成,男,1980年2月生,山东菏泽人,2005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学历,现为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外语系专职教师,助教。

第二作者:苏琴,女,1983年9月生,陕西榆林人,2006年毕业于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学历,现为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外语系专职教师,助教。

篇二:浅析香港的废奴婢运动 - 副本

浅析香港的废婢运动

摘要: 香港1923年颁行的《取缔蓄奴新例》是其保障人权的一个重要旅程碑。关于香港废奴婢运用,学界前辈对此多有记述。现尝试以《申报》视觉以时间线索从反蓄婢会,英国议会,港府三个方面来浅析香港废奴婢运动,希望对香港废奴婢运动研究有所补益。

关键词:反蓄婢会 英国议会香港政府

“从事实上观察起来,蓄婢的主人对于奴婢的待遇,大都是残忍刻酷的,奴女终日做着杂物--抱孩,洒扫,烹饪,浣洗等等——然而他们一天辛劳的结果,还不能免掉主人的斥骂和鞭笞!此外少爷小姐们的蹂躏,欺凌更非笔墨所能形容。”1

此句摘自湖上居士《蓄婢与蓄妾》一文,文章对奴婢悲惨的生活的真实写照。随着香港人口的增加,港岛奴婢的人口数量也急剧上升。20世纪中叶以后奴隶制度在欧美等国已属非法。1833年英国颁布《废除奴隶制度法案》,1865年美国《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的通过,从此奴隶制度在美国废除。香港奴婢多来源于广东地区,清末民初然随时代进步西废婢运动在世界范围已成为呼声。奴婢制度在清末已不受法律保护,1910年清末新政所颁行的《钦定大清刑律》,其废除了人口买卖制度,主奴之划分属于非法。1912年的辛亥革命成功后,临时政府颁行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革除大人老爷奴婢之称呼。随着西方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之思潮传人。香港作为东方重要的国际城市,在多方面的影响下废“奴婢”2呼声渐起。

一:反蓄婢会之呼声

奴婢来源方式甚广,有俘虏.买卖.掠买.赏赐等。香港慈善团体已经注意奴婢之源。

“1920年,香港某慈善团体请谕收养螟蛉者报官注册以免女子为奴隶之弊病。”31922年在7月22日在刘铸伯与何泽生的倡议及邀请下,1921年7月30日香港华人在香港太平戏院举行召开了关于废除奴婢问题的商讨会议,参与者多达300余人。对于废奴婢问题,参与者出现了意见分歧,一部分华人主张保留蓄婢制度,其中就有作为会议主持者的刘铸伯,他们认为奴婢的存在是因为社会贫苦无依之家面对在天灾人祸情况下,为活命不得不将子女送人,奴婢是养女的一种方式。而且奴婢一旦离开主家可能会衣食无着,甚至面临被拐卖的命运,对于虐待奴婢他们认为应当采取保护和防范的措施。另一部分认为蓄奴制度违背人性,奴婢凄惨的境遇正是此制度造成的因此应对废除。在奴婢制度下,奴婢无人身自由而言,其生命财产属于主人,且其子嗣亦被烙上“奴婢”之烙印不得翻身。从社会风气角度看,奴婢有伤风化,奴婢制度的存在为助长了娶妾之恶风;“从道德层面讲蓄奴婢制度,破坏社会道德,有违背人道”4。且与世界人权解放的潮流不相符合。故应当废除奴婢制度。鉴于意见的不统一,会后其分别成立了“防范蓄婢会”和“反对蓄婢会”。其中反对蓄婢会推举杨少泉为会长,领导反蓄婢运动。8月8日香港基督教徒假中华商会会所召开反对蓄婢第一次组织筹备大会。会议中通过了《反对蓄婢会简章》,会后反对蓄婢成员便在学校工厂及车间等人口集

香港奴婢史的研究主要有以下部分:《香港大事纪》以年代为线索对此零星的记载,刘小清 刘晓滇所著《香港野史》以及金应熙所编的《香港史话》等著作关于香港废奴婢运动主要是从文学角度来描述这一史实,麦梅生《反对蓄婢史略》则是一部详细介绍香港废婢会的专著。

1湖上局士,《蓄婢与蓄妾》,载于广东省档案馆,《广东妇女运动史料》广东:广东省妇女联合会,1990年,第601页 2 张晓辉,《百年香港大事快览》,成都:天地出版社,2007,第118.此时香港奴婢的专指范围缩小,至民国初年多指家内婢女。婢女在广州,香港等地亦称之妹仔。

3 陈平原,陈国球,《香港》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第80

4 向仁富,《近代广东妇女权力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第141

中的地方,大力宣传蓄婢的社会危害。“反对蓄婢会于10月13日在《南华早报》发表公开宣言,主要为,指出妹仔制度的弊端,废除的理由,此制度非善举等。”1活动的开展使废奴运动赢得大众的理解和支持。防范虐婢会则是在1923年成立。

华人团体在1922年3月26日反对蓄婢会正式成立后,到会者700余人参与人数较多,且此活动还得到了广州政界的支持“广州大理院亦派代表与会”。2会后他们在新界等地举行演说征文征曲比赛,此外他们还上书香港政府和英国国会,请求立例禁止蓄奴婢。同时上书中国中央政府请求全国禁止蓄奴婢。对此会议,外界反响不一,但多持支持态度。部分人士认为禁止蓄奴婢制度愿望虽然美好,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问题。他们认为作为奴婢是日暮途穷莫可奈何的勾当,父母将子女送给人主必有其苦衷,若将遣散回家,是否该奴婢之意愿,即使考虑到将其送往救济院,但其对济院能否容纳如此多的奴婢,救济院之待遇救都表示怀疑,因此他们主张对待奴婢问题应采取缓和渐进措施,不可立行禁止。但大部分人士对反蓄婢是赞同的,其废奴婢的理由更多的是从人权,社会风气社会道德的层面出发。南方政权1922年2月24日,孙中山大总统就发布了废除奴婢制的法令。虽然广州的废奴运动起步时间较香港晚,但此时大总统的废奴命令无疑是对香港废奴运动的有力支持。

二:英国议会之态度

因香港属于英国殖民地,故香港之奴婢问题也受到了英国议员及国会的关注。在1877—1882年轩尼诗任港督时期,其就主张严禁苦力贸易,其认为奴婢就是奴隶应对废除。“1881年香港首席按察司就指责买卖女童成为婢女等同违法的奴隶制度。”31919年英反蓄婢人士希士路活在任据香港海军副司令时,曾为废除香港奴婢制度而积极活动,当其归国后在英国公众场合批判香港的蓄婢恶俗,在多方势力的努力下,1920年11月份英国国会从其本国的法律角度出发,其认为香港的奴婢制度是不合法的,违背人权。“伦敦电英国殖民部次官爱默氏今日在下议院答复议员二人质问谓香港或他殖民地皆无奴隶制度,华人中有一种习惯父母与保护人可将女孩售与供家庭操作之役,但英国法律不承认使用该女孩者,因此享有苛遇女孩之权,此女孩受法律保护与偕父母同居之女孩无稍异,对此香港总督似宣劝令重要华人组织善后保证女婢并该良现状。”4由此可知英国当局不承认蓄婢之主人享有虐待奴婢之权,考虑到中国特殊的国情,时任港督的史塔士采取缓和渐进的办法来逐步改变奴婢之现状既通告劝华人组织来保护婢女防范虐待奴婢现象的发生。香港的居民以华人为主,奴婢亦多是华人,香港政府当局认为无华人之参与废奴婢问题无法妥善解决,因此香港立法局在1921年 7月23 日邀请香港华人于30日参与会议讨论买奴问题。在会议讨论中华人意见不统一分为两派反对蓄奴派与防范蓄奴派。随着反蓄奴声浪的高涨,英国方面鉴于内外形势,在香港蓄婢问题上其态度逐渐强硬,由防范转变为禁止。11月2日英国下议院再次覆议香港奴婢问题。随后不久在1922年3月9日召开的下议院答覆香港蓄奴婢制度的,港督因罢工事物异常忙冗而未作答复。“3月23日中丘吉尔在下议院答覆质问中以谕港督出声明示,中国现有之蓄奴婢制度香港此后不复承认之。”5考虑到蓄奴婢制度在中国由来以及,因各种原因而离家之女子易变为婢女。故又规定“凡女子在十二岁以上者,不准强令离家,又谕港督警告各奴婢除虐待外在未有保护之时不得离家”。6可见英国当局对于香港蓄奴婢现状是不满且持反对态度。港岛的废奴婢运动同样也得到了英国人士的支持。例如海塞尔胡德之妻就支持废奴还积极参与宣传废奴婢活动。其妻因支持香港取消蓄奴婢制度之事而传到英国议会,反对党支持其妻行为,海氏亦对此不干涉。“海军总司令因此事谒见海氏,海氏不

5区志坚,《香港记忆》,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第90

6《反对蓄奴大会》,《申报》,上海:1922年3月27日,第4版

3 区志坚,《香港记忆》,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第86

4 <英员对于香港蓄奴之演说>,《申报》,1922年11月11日,第6版上海:上海书店影印版1983

5 《香港之废奴计划》,载于《申报》1922年3月23日,第4版

6 <香港之废奴计划>,《申报》,上海:1922年3月23日,第4版

愿干涉其妇之行动(反对党大声欢呼)。”1

三:香港政府之举措

英国议会3月23关于蓄奴婢问题的态度对香港当局有重要的影响。香港政局随即采取相应措施来解决奴婢问题。1922年3,香港华民政务司在同防范虐婢会与反对蓄婢会多次商讨后,确立了禁婢三项法令。其中将象征着婢女身份的契约予以烧毁,设置教养院收留离主家但不能自谋生之婢女,设佣工介绍所为其介绍职业使其能尽快适应社会独立生活。该法令不仅给予婢女以人身自由而且还考虑到婢女释放后可能面临的种种问题,盖此禁婢办法,较之前的通告,更具操作性及可行性。在4月16日香港华民局示奉理藩院谕英境内不准蓄奴,本港婢女离家须求华民司处理待有职方可离家,免诱拐主家不得阻见华民司。4月18日港督司徒拔也相继发布通告言:“本帝国政府命令香港境内一律禁止蓄奴,奴婢今以不再是主人的产业,此后蓄奴以成非法”。2考虑到此若释放奴婢,婢女可能会被主家阻拦,婢女离家有可能会被诱拐为娼妓的情况,华民政务司特令:“婢女须持有职业方可离去主家,否则恐被人诱为娼妓,又主人主妇者凡其婢女欲往见华民政务司,毋得阻止。” 3 在多方努力下,香港立法局于1923年2月15日通过《取缔蓄奴新例》(亦有《家庭女役》一说。),其规定:自今后无论何人以何种理由都不得雇佣婢女,不得雇佣年龄未及10岁之女仆,婢女不得转卖,凡有婢女者须在指定日期内将婢女注册。此新例的颁行意味香港反蓄婢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对蓄婢的主家是无

疑一个沉重,而对反蓄婢会运动则是有力的支持。

蓄婢现状之根除非一纸法令所能彻底解决,一些拥有婢女的主家,常常钻法律之漏洞以各种手段来反对此新例。例如让婢女冒充养女或亲戚之女,以威胁的手段阻止婢女前往华政务局注册等等。加之若不从源头上禁止妇女买卖很难根除蓄婢这种恶习。在随后的几年中在反对蓄婢会的不懈努力及广大民种的支持下,1927年2月19日港府通令严禁买卖妇女,从而源头上减少了婢女的来源。香港的奴婢数量在多方力量下共同努力下亦不断下降,港府对于禁婢运动的力度不加强。“路透社,二十六日伦敦电,上院询及香港蓄奴事,巴斯斐答称香港蓄婢政府默认之说,绝对不确。据最近报告香港婢女已减至四千一百十七人,凡违犯取缔虐婢新章者辄受惩办,不出数年蓄婢制可望消减。”可间香港的禁婢运动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38年颁行育女注册条例,此例的实行从源头上 根除了蓄婢制度。香港的蓄婢制在人民的反对浪潮中及日渐严密完善的的法律面前终于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1

2 <英议院中之香港废奴案>,《申报》,上海:1922年5月27日,第6版 《申报》,上海:1922年4月19日,第4版

3 《申报》,1922年4月19日,第4版

参考文献

1《申报》[N],上海,第1921年7月至1935年4月。

2广东省妇女联合会广东省档案编,《广东妇女运动史料》[M]广东:广东出版社,1991年版, 3张晓辉,《百年香港大事快览》[M],成都:天地出版社,2007年版

4陈平原,陈国球,《香港》[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5 向仁富,《近代广东妇女权力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版

6 区志坚,《香港记忆》[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年版

7刘小清,刘晓滇,《香港野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8 金应熙,《香港史话》[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9向富仁,《近代广东妇女权力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10李书纬,《晚清民国众生绘》[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3年

11经君健,《清代社会的贱民等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张小雷,《香港禁婢运动》,载于《文史天地》[J],第2006年02期

篇三:记忆口诀(仅供参考)

历 史 口 诀 仅 供 参 考

《中 国 历 史 朝 代 歌》

黄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辽宋夏金元统一; 明代共传十六君;清朝保守帝王休。

民国讲三民,五四风雨骤; 抗日反内战,五星红旗扬。

《 旧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时 期 》

虎门销烟长志气,鸦战南约近代起。 英法火烧圆明园,烧杀抢掠无人性; 沙俄乘机起歹心,系列条约割地多。 金田起义太平军,击毙华尔快人心。 阿古柏侵略新疆,左宗棠收复新疆。 日本称霸野心狼,甲午中日战争响, 黄海大战邓世昌,马关条约殖民深。 义和团练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八国联军占北京,烧杀抢掠丧天良。 辛丑条约零一年,赔银四亿五千两, 反帝活动被禁锢,拆毁炮台占铁路, 东交民巷为使馆,半殖半封全形成。 洋务运动新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中央代表恭亲王,地方曾李左张办。 建海军新式学堂,自强求富似梦乡。 但引科技和经验,客观作用不能忘。 马关条约传北京,公车上书自康梁。 戊戌维新只百天,六君升天慈禧变。 中山创建革命党,兴中同盟新主张。 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大旗扬。 武昌反清立民国,封建帝制被推翻。 民主共和入人心,辛亥革命意义深。 窃国大盗袁世凯,军阀统治上了台。 中华民国建立初,新旧思潮起冲突, 先驱陈李和胡鲁,举旗科学和民主, 新青年大擂战鼓,四倡四反闯新路。

《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时 期 》

巴黎和会传消息,五四运动就掀起, 学生集会大游行,反帝爱国搞斗争, 外争主权反签字,内除国贼曹陆张, 工人阶级登舞台,各地民众当援兵, 彻底反帝又反封,爱国精神后人敬。 中共一大转南湖,确立目标与党纲, 十万北伐闹革命,打倒孙吴大军阀。 叶挺连克两桥传,正当北伐获大胜, 蒋汪右派叛革命,血的教训牢记心。 八一南昌大起义,打响反抗第一枪。 秋收起义毛泽东,井冈之火可燎原。 博古李德指挥错,被迫放弃根据地。 红军不怕远征难,战略转移到陕北, 遵义会议救党军,生死攸关转危机, 爬雪山,过草地,三军会,到会宁, 长征二万五千里,世界史上是壮举。 日军预谋炸柳路,借口轰炸我沈阳, 蒋令国军不抵抗,东北三省遭沦亡。 义勇军与杨靖宇,局部抗战打游击。 西安事变自张杨,和平谈判周恩来。 停止内战打日本,统一战线初形成。 鲜血染红卢沟桥,中日矛盾更加剧, 全国抗战从此起,统一战线终建立。 上海南京遭侵犯,烧杀淫掠滔天罪, 南京屠杀三十万,牢记屈辱看未来。 抗战首捷平型关,国军首胜台儿庄, 三光政策要粉碎,百团大战捷报传。 中共七大迎光明,八月十五黑太阳。 蒋介石打内战,耍阴谋假谈判; 毛泽东去重庆,蒋阴谋就戳穿。 蒋匪内战暴急,毛周陕北巧转, 刘邓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大决战, 百万雄师过大江,蒋家王朝就完蛋。 解放战争留遗憾,蒋匪残余逃台湾。

民族工业步履艰,三座大山压身上, 简单产品无力造,日用品前总带洋。 状元张謇有主张,实业救国办纱厂。 荣氏兄弟办企业,生产面粉和棉纺。 三座大山不推翻,民族工业无希望; 东方雄狮叫一声、三座大山被推翻。

《 探 索 社 会 主 义 时 期 》

首届政协在北平,开国大典在北京。 三座大山被推翻,当家作主站起来。 美国威胁我安全,抗美援朝保家园, 五战五捷定大局,美军跑到三八线, 停战协定美军签,英雄凯旋志愿军。 土改开始五0年,基本完成五二年。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是重点。 一五计划展宏图,一化三改在进行。 工业交通传捷报,工业落后始改变; 农业手工合作化,公私合营工商业。 三改完成五六年,社会制度全变新。 五四宪法新民主,人民当家有主权。 五六八大好开端,五八左倾总路线; 全国人民干劲大,忽视国情急求成; 人民公社大跃进,违背规律危害大; 六一整改有成效,启迪后人守规律。 英雄模范了不起,大庆铁人王进喜, 县委书记焦裕禄,两弹元勋邓稼先。 全国人民学雷锋,光辉榜样记心中。 十年文革闹革命,林彪江青起野心。 停课停产整干部,经济巨损法制空; 周邓纠左救经济,卫星上天东方红。 粉碎江青四人帮,结束文革举国欢; 吸取教训讲民主,民主法制要健全。

《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新 时 期 》

1.《改革开放伟大的历史转折》 三中全会邓小平,拨乱反正求真理, 两个凡是被抛弃,解放思想讲实际; 工作重心大转移,经济建设是中心,

1

改革开放始兴起,三中全会新时期。 冤假错案要平反,民主法制要健全, 安徽凤阳创承包,经济特区成窗口。 抓住机遇谋发展,外资技术和管理, 沿海发展到内地,对外开放新格局。

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国企改革大手笔,公有经济为主体, 实行多种所有制,政企分开放权力, 按劳分配唱主角,多种方式并一体。 市场经济建体制,优化组合新机制。 感谢小平设计师,特色理论有精髓, 解放思想要求是,经济建设三步走, 九二南巡有指示,澄清姓社和姓资, 发展才是硬道理,三个有利是尺子。

3.《海峡两岸的交往》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海峡两岸三通开始。海基海协汪辜会谈,一国两制达成共识。八项主张指导实施,一个中国必须坚持。台湾当局背道而驰,鼓吹台独必遭惩治。

4.《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中国外交新政策,独立自主为总则,

和平共处五原则。

万隆会议在印尼,共产主义遭攻击,

求同存异周恩来。

七十年代变化大,七一返回联合国,

七二访华尼克松,

七二日本访中华,七九中美签公报,

中美关系正常化。

5.《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改革前后两个样,

以前衣着蓝灰黄,购物凭票限数量, 三转一听是奢望。食物匮乏土墙房。 如今生活变了样,衣着多彩穿名装, 四电两机带冰箱,饮食搭配讲营养, 住进楼房讲宽敞,摩托汽车跑四方, 提高生活讲质量,齐心跟党奔小康。

历 史 口 诀 仅 供 参 考

2

废奴运动》出自:免费论文网
链接地址:http://m.lwlwlw.com/show/15870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免费论文网

© 免费论文网 m.lwlwlw.com 版权所有 广告合作:ainglaoda@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