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导航

初中化学教材教法

来源网站:免费论文网2017-01-27 13:51:19
经典文章

篇一:2015年教师初中化学教材教法模拟考试题

2015年杨家集中学化学教材教法模拟考试题

第一部分 新课程标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现行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学中执行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化学课的内容标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等 五部分。

3、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目标中,说的“三维”目标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 二、选择题(共5分)

1、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和灵魂是( ) A、课程理念B、教师C、教材 D、课程

2、《化学新课程标准》目标体系的一大亮点是() A、科学探究B、内容重构C、实用性强 D、评价多样 3、下列教学方法属于讲授法的是 () A、阅读教材B、记笔记C、检索资料 D谈话法

4、 《标准(2011年版)》与《标准(实验稿)》相比,新增的二级主题是() A、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B、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C、物质组成的表示D、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新课标中课程内容的一级主题的是( )

A.身边的化学物质 B.化学与社会发展 C.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D.物质构成的奥秘 三、简答题(共5分)

简述新课程化学教学的原则有哪些?

第二部分 专业基础知识(8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黑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讯17日,正在建设中的哈齐客运专线松花江特大桥,开始铺设桥面.大桥的桥面从北岸开始向江心铺设,已经进入江中200多米.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该工程将加速缓解松花江两岸跨江交通紧张现状 B.制作钢梁的钢材属于合成材料

C.松花江特大桥投用后将是又一道亮丽的风景

D.在铺设用电线路时,要考虑安全和节约资源等问题 2.下列物质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

A.用水浇灌庄稼 B.不锈钢用于制餐具 C.氧气用于植物光合作用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3.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元素周期表中同一纵行的原子的是( )4.下列描述物理变化的是( )

A.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干B.铜制品表面在潮湿的空气中有绿色物质生成 C.大米发生霉变 D.银白色的铝片在空气中慢慢失去光泽 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9.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14

.除去下列混合物中杂质,所加试剂及所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 15.某生石灰部分变质为熟石灰,变质后的固体中含氢元素为1%,则原生石灰固体中已变质的生石灰的质量分数为( )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16.(4分)试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用墨书写的字画能长时间不变色 的原因是

(2)汽车用铅蓄电池中含有的酸为 ; (3)煤气的主要成分有;

(4)铁制的水龙头镀铬的目的是.

17.(6分)韦应物在《观田家诗》中曰:“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始.”诗中农民耕种使用的一些工具是由铁合金制成,主要利用其具有 的物理性质.“微雨”中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是,农民种植的玉米给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 ,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需要施用一定量的钾肥.钾肥的作用为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就是利用硝酸钾在点燃条件下与木炭、硫磺剧烈燃烧,瞬间产生大量的热和氮气、二氧化碳,同时产生硫化钾(K2S),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化合价分别为.

18.(2分)记者从哈尔滨市政府获悉,由于哈尔滨市用煤量增大且气象条件不利于扩散,空气质量曾多次陷入严重污染,今年10月20日更是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该市为此设置了原煤禁销区,成为中国首个禁销原煤的城市.这样做目的

是 ,请结合生活实际,给出你的一点建

议.

19.(3分))如图是甲烧在空气中燃烧的微观过程模拟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中补充画出相关粒子图形,使其表示正确;(2)补充的依据是;

(3)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B到C变化的实质是

20

3

分)实验室常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收集装置并将其补充完整;

(2)仪器A的作用是 ;

(3)其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原理是 .

21.(2分)归纳、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根据化学式的意义从H2、P2O5、02、NO2、Fe、O3六种物质中选出部分物质归为一类,回答下列问题: (1)选出的一组物质的化学式有 (2)分类的依据是 . 22.(4分)某化学教师设计了如图趣味装置,用放大镜汇聚光后,引燃白磷,白磷燃烧停止后,立即将硝酸铵加入试管中的水里,待固体消失后,继续观察.请回答: (1)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请用理化知识解释产生上述观察到的现象的原因: 23.(4分)现有A、B、C、D四种物质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铁粉、硝酸银溶液,用四个圆形表示A(铁粉)、B(稀盐酸)、C(硝酸银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四种物质,用相邻的圆形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两个圆形表示C、D两种物质,将C、D两个圆形画到图中A、B周围适当的位置,并在圆形中写出物质名称;

(2)写出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3)A与C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24.(4分)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以“氢氧化钠变质程度”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请根据己学知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变质程度是怎样的?

制定计划: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右图所示,他们在 实验中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和细致的观察. 收集证据:你认为实验②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解释与结论:甲同学在实验①中,滴加几滴稀盐酸后,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其原因是

识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篇二:初中化学教材教法复习资料

初中化学教材教法复习资料

第一讲 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 (2011版)

第一部分 前言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

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化学不仅与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是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化学在缓解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和粮食供应不足等方面,同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化学学科的上述特征,对新时期化学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

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课程性质

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发

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

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在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引导

学生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资源、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在面临和处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思考和判断。

二、课程基本理念

1.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

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志向。

2.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

基础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3.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丁

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

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

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相信化学必将为创造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做出重大的贡献。

6.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要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

要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重视考查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四部分。

1.依据国内化学课程的现状、国际科学教育和化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

指导思想,提出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如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2.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具体体现化学课程对学生科学

素养的要求,并据此制订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提出课程实施建议。

3.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心理发展水平和全面发展的需求选择化学课程内容,力求反映化学学

科的特点,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以?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和?化学与社会发展?为主题,规定具体的课程内容。这些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

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载体。

4.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内容中单独设立主题,明确地

提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所包舍的内容及要求。

在?课程内容?的学习主题中设置了?活动与探究建议?,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

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和辩论等都是积极的学习方式。这些活动本身也是化学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5.为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实施课堂教学,在?课程内容?的相关主题中设置?可

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包括化学史料、日常生活中生动的自然现象和化学事实、化学科学与技术发展及应用的重大成就、化学对社会发展影响的事件等。教师可利用这些素材来创设学习情景,生动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6.对课程目标要求的描进所用的词语分别指向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

目标.按照学习目标的要求设有不同的水平层次,采用一系列词语来描述不同层次学习水平的要求。这些词语中有的是对学习结果目标的描述,有的是对学习过程目标的描述。其中,认知性目标主要涉及比较具体的知识内容,体验性目标主要涉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见附录)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

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初步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

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

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并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二)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进行简单的探究话动,增进对科学探究的体验。

2.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

步学习运用比较、分类、归纳和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和联系的观点分析常见的化学现象,说明并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

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

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

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增强安全意识,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5.初步养成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严谨求实、乐于实践、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科学品质。

6.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包括5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由若干个二级主题(单元)构成。

各要素呈现的顺序不是固定的,如?进行实验?既可作为收集证据的途径,也可作为提出问题或做出假设的一种依据。探究活动包括实验、调查、讨论等多种形式。在实际教学中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多开展课堂内的、体现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既作为学习的方式,又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必须落实在其他各主题的学习中,不宜孤立地进行探究方法的训练。对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应侧重考查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实际表现。

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科学课程学习的基础之上的,需要与义务教育阶段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相互配合。

附:有关科学探究学习的实例

例1微粒的运动──烧杯中的溶液为什么会变红

教师在课堂上演示下述实验。

向烧杯a中加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让每个同学都看到溶液是无色的。向烧杯b中加入10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溶液罩在一起。几分种后,可以发现烧杯a中的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怎样用简单的实验加以证明?

做出假设

学生对上述现象提出几种假设:

1.a烧杯中的溶液滴入酚酞后要过一会儿才能变色,因此,溶液变色与b烧杯无关;

2.大烧杯壁上沾有物质,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与a烧杯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

3.烧杯b中的浓氨水散发出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慢慢进入烧杯a的溶液中,使溶液变成红色。

实验探究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针对上速假设分别进行下列实验活动。

1.在洁净的烧杯c中加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静置,观察现象;将其单独罩在大烧杯里,观察现象。

2.另取两只烧杯,其中一只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另一只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和2~3滴酚酞试剂。如上放置,观察现象。

3.取少量浓氨水注入试管中,滴入酚酞试剂,观察现象,嗅到什么气味?

4.把烧杯b中的浓氨水滴入烧杯c中,观察现象。

……

获得结论

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获得结论:

1.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2.b烧杯的浓氨水中有肉眼觅不到的微粒逸出,一些微粒进入烧杯a的溶液中,溶液成分发生改变,无色溶液变红。

学生进一步反思:还有哪些实验能证明微粒的运动?

例2反应前后各特质质量总和是否发生变化

提出问题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都发生了变化,并有新物质生成。那么,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在反应前后是否发生变化?

猜测与假设

学生根据平时的观察、已有的经验和化学知识,提出三种假设:

1.发生了变化,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大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发生了变化,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小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3.没有变化,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收集证据

1.查阅化学史资料:从波义耳的失误到拉瓦锡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2.根据化学知识进行推理: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反应前原子的总质量等子反应后原子的总质量。

3.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根据提出假设的依据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方案可由学生自行设计,教师指导修改;或由教师设计,学生选择),并进行实验,观测、记录实验现象。

篇三:最新精编初中化学教材教法复习资料(一卷在手、考试无忧)

2015精编初中化学教材教法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共120题)二、填空题(共129题)三、名词解释(共45题)四、简答题(共82题)五、论述题(共30题)

一、选择题(共120题)

1. 我国的化学教育开始于( )

A 1857年 B 1865年 C 1888年D 1899

2.1932年,首先开设《中等学校化学教材教法》课程的学校是( )

A.北京师范大学 B华东师范大学 C 贵州师范大学D 六盘水师专

3.问题情境的创设原则不包括( )

A、启发性 B、诱导性 C、层次性 D、可接受性

4现代学习的特征有()

A主动性 B独立、独特性C体验性 D问题性

5.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特点往往表现为()

A 强烈的好奇心 B 较强的自尊心 C 可塑性小 D自我克制力强

6.构成教学结构的三大要素,指的是( )

A、教材、学生、教师B、教材、教室、教师

C、教室、学生、教师D、教室、学生、教材

7..探究学习的实质是

A、义务教育 B、方法教育 C、学习方法 D、教学方

8. 新课程化学教学的原则有:

A目的性和方向性统一 B科学法与情感性统一 C教学理论与教学规律相统一 D激励性

9 课程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而编制的全部教育内容所以我们说,课程是基础教育的

A.核心 B.基础 C.目标 D.内容

10.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该体现 ( )

A.基础性,技能性 B.启蒙性,技能性C.基础性,启蒙性 D.知识性,技能性 11( ),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

A.物质的化学变化B.身边的化学物质C.社会与社会发展D.科学探究

12、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具有四重含义,他们是( )

A.实验是探究活动,实验方法论,实验过程,实验现象。

B.实验是探究过程,实验现象,实验过程,实验史实

C.实验是研究现象,实验方法,实验事实,实验过程

D.实验是探究活动,实验方法,实验事实,实验史实

13.化学实验在现代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有( )

A.激发学生的兴趣 B.改变学生的学习兴趣 C.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D.培养学生的实验

14.( )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

A.化学物质 B.化学现象 C. 化学实验 D.化学探究

15.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教学观充分体现在( )

A.实验现象B.化学实验 C.实验的方法D.实验事实

16.情感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情感教育不仅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学

生的( )

A.探究精神 B.艰苦奋斗C.合作精神 D.心理发展

17.我国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中讲授化合物知识要尽力突出实物和实验,以物质的性质为线索,上述

属于下列那种教学模式( )

1

初中化学教材教法》出自:免费论文网
链接地址:http://m.lwlwlw.com/show/15862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免费论文网

© 免费论文网 m.lwlwlw.com 版权所有 广告合作:ainglaoda@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