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导航

苏教版初中历史教案

来源网站:免费论文网2017-01-26 12:04:50
经典文章

篇一:2016年江苏海安李堡镇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8.1《辉煌的历史篇章》(苏教版)

辉煌的历史篇章

1

2

篇二:苏教版初一上册历史试题

苏教版初一上册历史

1知最

早的人类发现于( )

A.云南省 B.浙江省 C.北京市 D.陕西省 2.民以食为天。由我国先民最先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粟、小麦B.水稻、玉米 C.水稻、粟D.水稻、小麦 3.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4.下列成就被人们誉为是黄帝发明的是( )

A.发明陶器

B.开辟集市C.发明车船D.发明医药 5.炎帝和黄帝是下列哪一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

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珠江流域D.闽江流域 6.禅让制是一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制度,其方法是( )

A.父亲传子B.兄长传弟C.母亲传女D.民主推选 7.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 )

A.尧时期 B.舜时期 C.禹时期 D.黄帝时期 8.西周的众多诸侯产生方式是( )

A.奴隶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

9.周朝是我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朝代,存在了800多年。有一件事是导致西周灭亡的原因之一,这件事就是( )

A.周初大分封 B.烽火戏诸侯 C.“国人暴动” D.平王东迁 10.你知道我国的山西为什么被称为“三晋之地”吗( ) A.山西曾经建立过三个晋国B.人们的约定俗称

C. 战国初期,山西境内的晋国被一分为三 D.山西曾经被一个叫“三晋”的国家统治过

11.《史记·尚书列传》己裁:“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秧

A.建立县制 B.鼓励农民开垦荒地C.统一货币 D.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12.秦始皇实行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推行 A.分封制 B.郡国制C.郡县制D.县制

13.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统一之后的货币是

14.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陈胜率起义军推翻了秦朝 B.起义军一度进军到咸阳附近C.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D.陈胜自立为王,国号”张楚”15.指挥农民起义军在巨鹿消灭了秦军主力的将领是

A.吴广 B.项羽 C.陈胜 D.刘邦

16.汉初,一批有识之上研究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经常对汉高祖提出忠告,因而形成了以下

A.“布衣将相”之局 B.休养生息的政策

C.编出一部比较实用的《汉仪》 D.“吏安其官,名乐其业”的社会环境17.人们总把“秦皇汉武”并称,他们二人在以以哪个问题上采取了相反的措施

A.中央集权 B.经济发展 C.外族入侵 D.儒家学说18.(结合右边时间轴)西汉持续时间是

A.211年 B.193年 C.210年 D.194年19.假如你是汉朝的书生,你要到下列哪一学校接受国家高等教育

A. 太学 B.郡学 C.县学 D.私塾20.“光武中兴”时期的皇帝是

A. 汉武帝B.刘秀 C.汉时帝D.汉和帝21.东汉末年,曹操在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优势地位的原因是A.“挟天子以令诸侯”B.实行屯田制C.招贤纳士 D.打败强敌袁绍22. 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基础的重要战役是

A. 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23. 西汉时期的“西域”是指

A. 今新疆天山南北等地区 B.当时的西方各国 C.当时的安息和大秦 D.今内蒙古地区

24.西晋灭亡后的270年间,民族大融合成为我国北方一‘种潜移默化的历史趋势。在这一历史趋势中起到”催化剂”作用的历史人物是 A.孝文帝 B.司马懿C.司马炎 D.诸葛亮

25.伴随中国的和平崛起,全球兴更改了一股中国文化热,如全球祭孔。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其思想核心是

A.“兼爱”的思思 B.“仁”的思想 C.“法治”的思想 D.“无为”的思想 26.分别被后世尊称为“医圣”和“书圣”的是

A.扁鹊和王羲之 B.华佗和顾恺之 C.张仲景和王羲之 D.李时珍和顾恺之

27.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我国古代用于书写和绘图的纸,最早出现于

A.东汉末期D.西汉末期C.东汉早期 D.西汉早期

28.有一位北方朋友,他热衷于农作物、蔬菜和果树栽培技术的研究,他想了解我国占代北方农业生产技术,他可以查阅的书籍是

A.《缀术》 D.《水经注》 C.《齐民要术》D.《黄帝内经》

二、材料分析题(此大题2小题。29小题8分,30小题10分,共18分)

29.史学家翦伯赞盛赞张骞说:“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之人物也。”《汉书》中有“张骞始开西域之迹”的记载。阅读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张骞的主要活动及其历史作用。(3分)

(2)公元1世纪左右,罗马城内的豪华市区,设有专售中国丝绸的市场。据下图,指出当时的中国丝绸是怎样运往罗马的?这条横贯欧亚的陆上通道为什么有“丝绸之路”的美称?(3分

)

(3)今新疆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始于汉宣帝时期。其标志是什么?(2分)

30.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或(有的地区)火耕水耨(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汉书》

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3)材料一、二反映了江南地区怎样的经济状况?你认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4分)

(2)材料三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3)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有何历史影响?(2分)

三、简答题(此大题2小题,31小题6分,32小题6分,共12分)

3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请回答:这句话是谁说的?他的代表作品是什么?这部作品记载了什么时期的事情?这部作品开哪种史学体裁的先河?鲁迅先生是怎样称赞这部作品的?请你把这句话蕴含的道理告诉大家?(每问1分)

32.简述东汉以前书写材料的演变。”蔡侯纸“有什么优点?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了重大影响?(6分)

四、探究与创新题(此大题1小题,14分)

33.阅渎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材料二:“民贵君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上述材料分别是中国古代哪一个时期、哪两位思想家的言论?他们都属于“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5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一作者在思想、教育和文化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3分)

(3)材料二作者把材料一作者的什么理论作了推广发展?(2分)

(4)上述言论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句?针对此句,请谈一下你的见解或者感想。(4分)

七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此大题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下列各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四、探究与创新题(此大题1小题,14分)

33.

参考答案:

(1)分别是孔子、孟子的言论。 儒家学派。

(2)贡献:他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他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他收徒讲学,总结出许多好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他还从事文化典籍的整理和传播。(答出其意即可)

29.参考答案:

(1)主要活动:出使西域。 历史作用: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加强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2)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越过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转运到西亚和欧洲大秦。原因: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 (3)标志是:西域都护的设置。

30.参考答案:

(1)生产水平较低,经济远远落后于北方,人民的生活有了衣食保障,但没有很富裕的人。 原因: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都在北方;当时江南地区人少地广,长期劳动力短缺;生产技术和经验也落后于北方。(答出两点即可)

(2)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手工业经济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成为全国繁荣昌盛的地方。 变化原因: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江南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答出三点即可)

(3)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三、简答题(此大题2小题,31小题6分,32小题6分,共12分)

参考答案:

(1)司马迁,《史记》。

(2)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3)纪传体。

(4)“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人活着应该有价值。(仅供参考) 32.

参考答案:(1)龟甲、兽骨——竹简、木简——帛——纸。

(2)蔡伦的造纸术,原料易得且又便宜,纸的质量和产量都提高了。

(3)纸的发明引起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它使得文化极易普及,易于传播,使用方便,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传播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4)目前,我国自然资源有限,特别是森林资源不足,使用“再生纸”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3)

(4)略。(此问是开放的,言之有理即可)

篇三:苏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复习提纲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 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1、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广州虎门销烟。(P3)1840年6月,鸦片战争正式开始。(P4) (2)1842年8月,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条约内容(P5)

鸦片战争的影响(P5):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外国侵略者,同时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斗争,中国历史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第二次鸦片战争(P8):(1)1856年,英法再次挑起战争,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因此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

(2)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

3、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1)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P16) 1895年,日军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P17)

(2)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P17)。条约内容(P18)

《马关条约》的影响:《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4、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1)1900年,俄、美、英、法、德、日、意、奥八国攻占北京。(P21)

(2)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美、俄、德、日、意、奥等国签订《辛丑条约》。 条约内容(P22)

《辛丑条约》的影响:《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二、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抗争

1、(P6)魏源编著《海国图志》(编此书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2、(P11)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开始。1853年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太平军大败美国人华尔的“洋枪队”,击毙华尔。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3、(P12)1876年,左宗棠率军进入新疆,收复新疆广大地区。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4、(P21)19世纪末,“扶清灭洋”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广泛展开。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一、洋务运动(P29-33) 1、19世纪60年代-90

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䜣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2、口号、内容: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民用工业。

3、作用与评价: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性质:一场地主阶级洋务派维护清朝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八上复习—(1)

二、戊戌变法(1898年)1、1895年,“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P35) 2、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翻译《天演论》,介绍西方进化论学说。——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P36)

3、(P37)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历史上称为“戊戌变法”。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因此又称“百日维新”。(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4、变法内容(P37) 【(P50)1898年,设立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北京大学的前身,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 5、意义:变法诏书的颁布,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政,因此,这次变法受到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的拥护,得到爱国知识分子的支持,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性质:一场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的改良运动)

三、辛亥革命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 1、中国同盟会(P40):(1)成立: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2)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3)地位: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三民主义(P40):民族、民权、民生

3

、(P41)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这一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P43)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南京临时政府期间,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局限性:(P43)(1)意义: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2)局限性: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它不可能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这次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四、新文化运动(P45)1、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标志新文化运动开始。

2、主要人物: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李大钊、胡适(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鲁迅(1918年《狂人日记》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旗帜(口号):“民主”和“科学”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主要内容(P46)

3、历史作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一、五四运动:1、原因: 1919年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合理要求,中国外交失败2、爆发:1919年5月4日 3、主力军与运动中心变化(P63)

——中国的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了政治舞台。

4、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1、创立的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2、中共一大:(1)1921年7月23日,上海(会议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2)会议内容(P66) 3、意义: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三、国民革命运动 1、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国民革命运动开始

2、(P69)黄埔军校: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性质:国共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 3、北伐战争(P70):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北伐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先锋,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

4、(P72)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上海)

八上复习—(2)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建立起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对统治。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失败了。

四、工农武装革命 1、(P75)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它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时期。

2、(P76)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 3、(P76)1927年10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五、红军长征(P77-79) 1、起止时间: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长征开始。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红军长征结束。

2、长征路线:从江西瑞金出发,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乌江,转往贵州,攻下遵义。1935年1月,遵义会议(P78)后,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到达陕西、甘肃。

3、长征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长征表明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第四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 局部抗战:1931年9月18日——1937年7月7日

全面抗战(全国性、全民族):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

1、(P85)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沈阳由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全部沦陷。——中国开始局部抗战时期 2、(P87)《义勇军进行曲》(作曲:聂耳;作词:田汉)《风云儿女》主题曲。

3、(P88)西安事变:(1)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这就是“西安事变”。在复杂形势下,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2)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4、(P91)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北平卢沟桥,又称“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5、(P94)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后屠杀中国居民和被俘士兵达30万人以上。 6、重要战役(P97-99)

7、各阶层对抗战的贡献(P99-101)

8、中共七大:(1)1945年4月,延安。(2)会议内容(P103)(3)意义:这次大会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大会,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9、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P105)(1)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结束。(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被日本割占半个世纪的台湾回到了祖国怀抱。) (2)意义: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P113)重庆谈判:目的: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到重庆同国民党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签订《双十协定》(P113)。

2、(P115

)全面内战的爆发时间: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3、(P120)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4、三大战役:(P123-127) 八上复习—(3)

5、(P127)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从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的战线上,分三路渡江作战。 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达22年的国民党政权覆灭。(1927年4月18日——1949年4月23日)

八上复习—(4)

苏教版初中历史教案》出自:免费论文网
链接地址:http://m.lwlwlw.com/show/15833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免费论文网

© 免费论文网 m.lwlwlw.com 版权所有 广告合作:ainglaoda@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