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月考试卷
来源网站:免费论文网2017-01-26 11:50:17

篇一:2014——2015五年级科学试题
2014——2015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题
一、填空
1. 小明在书桌的玻璃台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下去,台板下面的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
2.昼夜变化的原因——地球自转
3.月相观察的依据日期—— 农历
4.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是——反射
5.镜子中的影像和实际物体——相反
6.光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会发生——折射
7.阳光分解后的颜色——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8.肺活量大能提供足够的——氧气
9.常见的磁铁——条形磁铁 环形磁铁 马蹄形磁铁
10.改变电磁铁磁极的方法——电池正负极方向改变绕线方向改变
二、火眼金睛(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看谁找得快又准)。(20分)
1.医生戴额镜给病人检查耳朵,是利用了( A )
A.反射 B.折射 C.直线传播
2.下列各组材料中不能组成一个简单电路的是(B )。
A.一个小灯泡、一节电池、一根导线 B.两根导线、一节电池
C.一个小灯泡、一节电池、两根导线
3.“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以下列出的“影”与科学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B )
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B.皮影——光的反射
C.倒影——平面镜成像 D.摄影——凸透镜成像
4.在《探测暗盒里的电路》一课中,如果发现小灯泡变暗,这时候暗盒里可能连着( C )
A.一节电池 B.一根导线 C.一个灯泡
5、潜望镜是利用光的( A)原理制成的
A.反射 B.折射C.直射
6、牛顿通过( A )把太阳分解成七种单色光
A.三棱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7.凸面镜使人看起来( B ),凹面镜使人看起来( A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8.下面哪些属于人造光(AB )
A.激光 B.孔明灯 C.月光 D.闪电
9.两面直立的镜子的夹角越小,所成的像越( A )
A.多 B.少 C.一样多
三、小小分析家(快让你的脑子转起来,体会其中的乐趣)(15分)
磁怕热
一天,小明在炉子旁边,将铁钩在炉子中烧得通。小明想,如果将磁铁放在火中烧,会发生什么现象呢?磁性是变强,还是变弱了呢?
他设计并做了实验:
将一条形磁铁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着一些小铁钉。现在,用酒精灯给磁铁加热,经过一段时间后,当磁铁被烧红时,小明发现小铁钉纷纷落下。
同样的道理,如果反过来将铁钉烧得通红,磁性也是吸不住它的。在炼钢厂里,人们用电起
重机吊起生铁等原料投入炼钢炉中,却无法用电磁起重机搬运刚刚生产好的钢锭。电磁起重机上有一个很大的电磁铁,利用电磁铁吸住生铁自然没问题,但是对刚刚凝固的钢锭,电磁铁就显得无能为力了。人们只好用车搬运刚做好的钢锭。
其实,除了高温可以破坏磁铁的磁性外,剧烈振动、高频磁场也会使磁铁的磁性减退或消失。摘自《孩子们的科学小实验》
1. 小明提出了什么问题?他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如果将磁铁放在火中烧,会发生什么现象呢?磁性是变强,还是变弱了呢?
他设计并做了实验:
将一条形磁铁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着一些小铁钉。现在,用酒精灯给磁铁加热,经过一段时间后,当磁铁被烧红时,小明发现小铁钉纷纷落下。
2. 怎样破坏磁铁的磁性?
除了高温可以破坏磁铁的磁性外,剧烈振动、高频磁场也会使磁铁的磁性减退或消失。
四、我爱探究(30分)
1.磁铁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源于它多种多样的性质,你是怎样研究的?
实验方法我的发现
用磁铁不同部位吸铁磁铁磁极磁力最大
把磁铁悬挂起来磁铁指示南北方向
把两块磁铁磁极靠近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把磁铁靠近铁钉磁铁可以吸铁
2. 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连接电路,使电珠亮起来。
小电珠在这2种不同的电路中,有什么差别?
成串的连接电珠亮度较暗,并列的连接电珠亮度高。
五、我也爱发明(5分)
一次,上美术课制作贺卡,为了把贺卡装饰得漂亮一些需要用胶水。在使用胶水时无论我怎么挤,胶水下来的速度总是非常慢!怎样才能使胶水流出快一些呢?
在胶水瓶里放个小铁球。
篇二:五年级科学月考含答案
五年级科学
(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A、一年B、一个月 C、一周
5、在古代的计时工具中()是运用了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制作的。A、沙漏B、漏刻C、日晷
6、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A、哥白尼 B、托勒密 C、牛顿 7、地球的自转公转的方向都是()。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北向南 8、北京故宫博物馆院里保存的日晷叫做()。A、立晷B、地平日晷 C、赤道日晷 9、月食一般发生在()。
A、初一 B、满月 C、新月
10、当北京是清晨6点,在美国纽约是()。 A、清晨6点 B、傍晚6点 C、中午12点
三、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3分,共24分) 1、一天中最短的影子是在傍晚。 () 2、北京比昆明先看到日出。() 3、月相的变化,就是由新月逐渐变成满月,又由满月逐渐变成新月的过程。( ) 4、昼夜对动物的影响大,对植物的影响小。() 5、地球上同一个地方两次日出之间的间隔是24小时。() 6、太阳的位置的变化,不会影响地面的温度。 () 7、新月指的是天空中出现月牙。 () 8、日晷和太阳钟都是运用了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制作的。 () 四、我认识(第一题10分,第二题5分。共15分) 1.根据所学知识将下列填写下列发明。
(1)、古希腊天文学家()认为:()是宇宙的中心,( )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和()。
(2)、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 )提出了“()” -----不是太阳在运
【卷首语】同学们,通过学习,你一定收获不小吧!下面的科
学知识会让你对本学期自己的学习有一个新的评价,望你仔细审题,认真答题,老师希望你有出色的表现,相信自己的实力哟,祝你成功!
一、填空。(每空3分,共21分)
1、一天中太阳影子最短的时候是( )
2、日晷是测量()的工具,是根据()变化规律制作的。 3、地球()形成了昼夜交替。 4、月相变化的周期是( )。
5、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钟点开放或闭合,( )根据这一现象编排了“花钟”。 6、( )光照时间可以使菊花提前开放。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总是与太阳的位置()。A、相同B、相反C、没有关系 2、日昼是测量()的工具。A、体积B、时间C、长度 3、昼夜形成的原因是()。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乌云的遮盖 C、地球的自转 4、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
月检,五科,共2页第1页
动,而是( )绕着()在旋转,()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2.根据下列植物开花的时间,用连线的方式分类。 夜来香
牵牛花
白天开放晚上收拢花瓣
六、科学探究题。(共10分) 设计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太阳花
昙花
晚上开放 郁金香
五、简答。(共10分其中1题5分2题5分)
1、在一个月的学习过程中,我观察了( )次月亮,做了(我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是:
2、分析应用题。 怎样增加鸡的产蛋量?
)次观察记录。
五年级科学
一、 填空(每空3分,共21分)1、中午2、时间 阳光下影子3、自转4、29.53天5、林奈 6、减少
月检,五科,共2页第2页
二、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1、B 2、B 3、C4、B5、C 6、A 7、B 8、C9、B10、B
三、 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3分,共
24分)
太阳花
昙花
晚上开放 郁金香
五、 简答(共5分)
≥35 ≥35
月相的变化依次是:新月至峨眉月至上弦月至凸月至满月至凸月至下弦月至峨眉月至新月。
六、 分析题(共5分)
答:我们可以将鸡养于室外延长鸡在太阳光下的时间可以增加鸡的产蛋量。(即可以增加鸡的食物配料来增加鸡的产量。)
(2)、哥白尼日心说地球太阳昼夜
七、 科学探究题(共10分)
设计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1、× 2、√ 3、√ 4、× 5、√ 6、× 7、× 8、√
四、 我认识(第一题10分,第二题5分。共15分)
1、(1)、托勒密 地球日月星辰 白天黑夜 2、 夜来香
牵牛花白天开放晚上收拢花瓣
月检,五科,共2页第3页
月检,五科,共2页第4页
篇三: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一、 填空题(30分)
1、 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 东 到 西);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是:(低→ 高 → 低);影子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 西 到 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 → 短 → 长) 。
2、太阳钟也叫( 日晷 )是测量 时间 的工具,它是根据 (太阳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制造出来的。
3、(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4、小孔成像的原因是(光是沿直线行进的 )
5、月相变化规律是:(新月)→ (娥眉月) →(上弦月) →(凸月) →(满月) →(残月) →(下弦月) → (娥眉月)→(新月)。
6、(刺猬)、(蛾) 、(猫头鹰)等动物是在夜间活动的,(公鸡)、(蝴蝶) 、(蜜蜂)等动物是在白天活动的。(牵牛花)是凌晨开放,(芍药花)是上午开放,(万寿菊)花是下午开放, (昙花)是晚上开放的。
7、昼夜长短会改变动植物的 生活习性 比如:(减少光照时间) 可以使菊花提前开放,(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鸡的产蛋量。
8、 (林奈)根据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的现象,编排出了一个“ 花钟 ”。
二、选择题(16分)
1、昼夜形成的原因是(C)。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乌云的遮盖 C地球的自转、
2、月相的周期变化是(B)
A 一年B 一个月 C一周
3、新月是指天空中出现(C)
A月牙B满月 C不出现月亮
4、一天中影子最短是在(B )
A早晨B中午 C傍晚
5、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A)
A哥白尼 B托勒密 C牛顿
6、猫头鹰睡觉的时间是( A)
A早晨——下午 B中午——晚上C傍晚——早上
7、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C)
A立晷 B地平日晷C赤道日晷
8、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大都是(C)
A上午 B下午C夜晚
三、问答题:(20)
1、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在北京召开,想一想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观众应该在什么时间收看?(举出几个例子,不要求写具体的时刻,只有大致时间就好)
2、怎样用拳头测量太阳的高度?
答:(1)左手握拳,举到和眼睛一样高。
(2)然后拳头一个接着一个叠上去,直到拳头刚好遮住太阳。计算一下拳头数,这就是我们测量的太阳的高度。
四、画图并回答问题(14分)
1、根据自己对月相变化的观察,画出三个月相图,并写出大约上农历什么时间的月相。(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画就可以了)
2、小孔成的像是左右颠倒的吗?为什么?
答:是的,小孔成的像左右也颠倒,因为物体左侧发出的光线沿直线穿过小孔后会投在屏的右侧,右侧发出的光线沿直线穿过小孔后会投在屏的左侧。
五、实验题(20分)
1、实际试验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答:实验名称: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向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
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2、设计试验证明光的行进方向。
实验准备:手电筒、三张带孔的纸板等
试验过程:把三张纸板平行放置让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照,光能穿过三个小孔;让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光不能通过小孔。
试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行进的。
《五年级科学月考试卷》出自:免费论文网链接地址:http://m.lwlwlw.com/show/15765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