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导航

明朝王明阳

来源网站:免费论文网2017-01-25 06:23:58
经典文章

篇一:心学大师——王阳明

心学大师——王阳明

◆ 王阳明其人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被人们称为圣贤却又没于尘埃中的人实在不少,但若论千古以来最励志、最纠结、最委屈、最郁闷、最孤寂却又最完美的圣贤,怕是非王阳明莫属了。

从清朝起,中国民间就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明朝若只有一个皇帝,那就是朱元璋;明朝若只有一个宰相,就是张居正;明朝若只有一位圣贤,那便是王阳明。

有人便问:你说得这么神乎其神,那么王阳明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王阳明不只是一个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儒学符号,更是一个深刻影响了中国儒学发展并使之走向世界的思想巨匠,可以说他是中国思想史上难以抹去的标杆式人物。很多年前,他的影响就已经开始,很多年后,他的影响依旧持续。王阳明是一个传奇,他创造过无数的战争奇迹,他重新阐释了岌岌可危的儒学核心内涵,并且把它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哲学高度,以至于后世有不少对王阳明和阳明心学有些许了解的人,对他顶礼膜拜,把他当成精神上的导师。

曾国藩与梁启超,这两位影响近代中国的知名人物,对待改革的观点截然不同,却在这一点上出人意料地契合——他们都很欣赏王阳明,都曾苦心研究过阳明心学。

◆王阳明是中国的,而他更是世界的

在“二战”后的西方,研究王阳明哲学的风气也十分浓厚。在那里,不仅记录着王阳明言行的《传习录》等学术书籍广为流传,甚至狂热的西方学者们为了深入研究阳明思想,还一度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办起了专门的刊物。

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阳明心学的精妙之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就曾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那么王阳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只言片语很难把王阳明这个复杂而伟大的历史人物的人生和思想说清楚,我们只能从普通人的视角以六个人生侧面来阐释:他的人生如此跌宕起伏,惊心动魄——谏言入狱,千里逃亡,荒野求生,血染江南,智取宁王……致使他拥有了常人很难同时拥有的六张迥异的面孔。

◆面孔一:没有人比他更励志

王阳明名为王守仁,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时至今日,大家多称他为王阳明。王阳明从小就胸怀大志,一日他询问私塾老师:“何谓天下第一等事?”老师答曰:“第一等事必然是好好读书,求取功名!”王阳明却摇头道:“我看,这天下第一等事乃是做圣贤!” 大多数人都以为这是小孩的无忌童言,但王阳明却已把背影留给了笑话他的人。此后他开始苦苦钻研圣贤之道——七日格竹,婚夜访道,九华寻仙……这些看似痴傻的行径,却都证明了王阳明对于成圣志向的执著。 后来王阳明做官,因进言触犯宦官刘瑾而被贬龙场。龙场穷山恶水,是一片不毛之地。没有当地官员的支援,王阳明吃野果住山洞,与土著为伍,生存环境艰难险恶。即便如此,他对于圣贤之道的思索也从未停止过。 也正是因为这股倔强与坚持,王阳明最终在龙场悟道,从而在儒学的大框架下创立了心学的分支,成为人人敬仰的王圣贤。

◆面孔二:没有人比他更纠结

王阳明在德行方面一直颇享声誉。在他面前,不论正派反派士官走卒都得恭恭敬敬,原因在于他从不以世俗的眼光看待世人,他认为只要不是大奸大恶、心中全无善念之人,皆可教化。所以龙场悟道之后,他走到哪里,就讲学到哪里,即使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他也常常在军营里一边给弟子上课一边指导将士作战。当时他的学子遍布天南地北,受众之多,举世罕见。 然命运弄人,他虽仁爱天下,却无奈要披上铠甲、骑上战马,为国家平乱治乱,屠戮千万。当他望着眼前漫山遍野的尸体与淋漓的鲜血时,他有何感想?虽是为了苍生而开杀戒,为大家而灭小家,秉持的是国家大义,但人心总是肉长的,何况是一个圣贤的仁者之心。 一袭青衣布袍,却要拿着滴血长剑。眉头紧皱,心中思量:杀还是不杀?谁能体会到他的纠结之苦。

◆面孔三:没有人比他更委屈

“大明军神”王阳明半生戎马,未尝败绩,是位名副其实的“东方不败”。南赣匪患,朝廷头疼不已,王阳明任职后,组织当地民兵,智勇并用,仅用了半年时间便把大明江山的这块顽疾祛除干净;宁王朱宸濠起兵造反,王阳明同样是不费吹灰之力,集结为数不多的兵力,在短短一周之内,便把宁王蓄谋了十几年的叛乱扼杀在摇篮之中。如若不是王阳明力挽狂澜,当时正德皇帝的龙椅是否易主着实难说。因此,即使后来登基的嘉靖帝十分讨厌王阳明,也不得不因为这一功劳,而封他为新建伯。要知道,在当时的明朝,王阳明只是文人被封伯爵的第三例而已。 而后王阳明重病在身,却依旧领命前去广西平乱,不费一兵一卒便收复田州乱民,又用兵如神,把大藤峡与八寨的乱民剿杀干净。可以说,在建功立业方面,明朝的所有文官武将都无法望其项背。 即便如此,王阳明的仕途依旧坎坷艰难,十分不顺。有功不奖,无功便罚,百年委屈,如何能轻易消解。

◆面孔四:没有人比他更郁闷

在言论传播上,王阳明弟子千千万,心学之火燎遍大江南北,所著之《传习录》等著作,不仅在明朝中后期引起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在近代乃至现在,也是影响深远,被中外诸多学者名人细细研究。 可惜的是,因为历史的原因,心学在岁月的流淌中日渐式微,到了近代,内忧外患加重,心学更显没落,甚至被倾覆。王阳明虽用毕生心血开辟大学问之道,但能踏上其道者疏寡若无,如若他还在世,心中必然苦闷郁结。

◆面孔五:没有人比他更孤寂

王阳明一生颠沛凄苦,为正义而入牢狱,为寻真理而居石棺,为纠理学之错而被整个文化界的舆论所袭击,为苍生而从戎,最后病逝于一叶孤舟之上。 一个屡立战功之臣,在一生的仕途中,一直被当权者所构陷与迫害,其原因无外乎功高震主,兔死狗烹。甚至在他身死之后,还要给他扣上伪学邪说传播者的身份,让这样一个有名无实的伯爵,死时格外萧疏冷清。 这份孤寂,就像一个人在幽暗逼仄的长弄堂里一直前行,好不容易走到了拐角,结果拐过来一看,面前是一条更长的弄堂,象征着厄运与绝望的乌鸦扑飞在弄堂之上,黑黑的羽毛引来昏沉沉的夜。 但王阳明并不惧怕黑夜,他知道黎明总会到来。 孤寂的人往往站在真理这边。

◆面孔六:没有人比他更完美

如果向着中国历史大喊一声:大学问家在哪儿?肯定会跳出一大群人来。大军事家呢?同样也会有一大群。但如果对着他们问: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大军事家、大教育家和大书法家在哪儿?恐怕能跳出来的只有王阳明了。 不论从文治武功,还是从文学艺术,乃至于从德行操守来审视,王阳明都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德才兼备之人。 古往今来,历史上能够拥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美誉的人寥寥无几,或许至今为止也只有两个半。 这个三不朽的美称,其实就是最完美人物奖。 评奖结果是:曾国藩是亚军,王阳明与孔子比肩,并列为冠军。 六张不同的面孔重叠起来,汇聚成了王阳明的传奇一生。可能读者会有疑问——为什么王阳明这样一个有很大历史分量的人物,在当今中国却鲜为人知?想要探究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大家对王阳明的人生历程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毕竟关于一个人的因果,都流淌在他或湍急或平缓的人生长河中。

王阳明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杜维明 (哈佛大学教授)

佛家说,苦痛和不圆满才是人生的真相,王阳明的传奇一生似乎也在印证这句至理箴言。 王阳明一生戎马倥偬、战功显赫却颠沛流离,一生建功立业无数却也几经大悲大喜:作为军事家,他足智多谋、屡立奇功,却仕途坎坷、屡遭不测;作为思想家、学问家,阳明心学开一代学术新风,他本人却孤独、寂寞,难与人说;作为教育家,他生前弟子无数,死时却格外萧疏冷清……

但值得高兴的是,贬谪、受诬、辞官、病老,这些都没有让王阳明堕入黑暗。逆境中、绝望中的王阳明始终在思考:“如果是圣人,面对这种情况,会有什么办法呢?”并最终得出结论:只有依靠自己的心力,才能解决世人心中过不去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王阳明锤炼出一套上可以称为“圣人功夫”,下可以称为“俗世智慧”的功法,也就是所谓的“阳明心学”。

实际上,正如王阳明所困惑和破解的,所有的人文学术、励志经典也都在回应同样一个问题:面对苦难、困境、祸患、欲望、不得志、不顺遂……人这种既伟大又渺小的生灵在没有办法的时候还能怎么办?

科举落第,仕途不顺,贬谪贵州,遭遇追杀、污蔑……历经无数磨难之后的王阳明用他的人生体悟和毕生心血给后来者一个最好的回答,每个人似乎都能从他的哲学思想和人生经历中找到破解困惑的答案。也许这就是王阳明留给后人、留给世界的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他得以万世流芳、享誉海内外的根本所在。

◆王阳明在中国

如果要赋予王阳明一个头衔,我们只好称他为明朝中叶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大军事家、大教育家和大书法家。众多的头衔标志着他是全能的,事实上,王明阳也绝对配得上人们给他的这些称谓。

从明代开始,王阳明的学说思想便开一代新风,影响了很大一批人。写《牡丹亭》的汤显祖,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冯梦龙,维新变法人士康有为,甚至近现代的孙中山、 叁

陶行知都曾深受王阳明的影响。不仅如此,清朝严复也曾戚戚然说,如果让王阳明来处理近世乱局就不会这么不可收拾;本是标榜笃信程朱理学的曾国藩最后也给人留下了“入而讲学,出而戡乱,酷似阳明”的印象……

即便是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从政者依旧可以在阳明思想中找到经世治国的方法,商界精英依旧可以在阳明思想中找到成为儒商的智慧,教育家们依旧可以在阳明思想中学到因材施教的理念,学子们依旧可以在阳明思想中学到知行合一的学习态度,普通人依旧可以从阳明思想中学到面对各种困境时的解决之道……

◆王阳明在日本

王阳明没有出过国,也没有到外国办过学堂、讲过学,但他的思想、学说却不胫而走,传至日本,并对日本的政治、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有人说,王阳明对日本的影响要远胜于其对中国的影响。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乐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国家,记录王阳明言行的经典著作《传习录》在中国整理完毕不到100年,在日本就已经正式刊印。日本还出现了很多专门研究王阳明学术思想的学派,以致在日本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意义深远的明治维新,都深受王阳明学术思想的影响和启发。

◆王阳明在西方

20世纪初,在南京大学执教的传教士弗雷德里克·古德里奇·亨克经过苦心研究,最后写成论文《王阳明的生平与哲学》。此后,他在这篇论文的基础上,加上他翻译的《王阳明年谱》《传习录》和《大学问》,合辑为《王阳明哲学》。1916年,这本书在芝加哥出版,成为阳明著作最早的英译本。它能在当时的美国出版发行,受到西方人的瞩目和青睐,让他们重新对中国哲学思想刮目相看,足见其魅力与意义。

“二战”后,西方研究王阳明哲学的风气越来越浓,研究学者也越来越多。于是,王阳明一举跻身世界著名哲学家的行列。此后,阳明学说几十年不老,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开始研究阳明思想,并因此有了越来越多的专门机构和刊物。

虽然也曾历尽磨难,备受冷落、诽谤和质疑,但是,最终历史和时间证明了阳明哲学的价值。这是真理的魅力和价值所在,更是对王阳明,对其思想的最大肯定!

说到这里,有读者肯定要问,为什么一个对东西方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人物,我们中国人自己却对其知之甚少呢?

的确,放眼中国,由于中国历史以及现实的各种原因,阳明哲学并不如孔孟思想一样广为人知,对阳明哲学的研究也并不尽如人意。而这也成为了一个值得中国人思考的问题。 有思考就该有觉醒。作为阳明哲学的诞生地,作为中国人,我们更该保护本来就属于我们自己的精神财富,继承、理解、运用、发扬、创新,让古老的思想重新散发青春的活力,让蒙尘的明珠重现光彩。

篇二:读《一生伏首拜阳明》有感

读《一生伏首拜阳明》有感

一、王阳明简介

王阳明即王守仁,很多人对他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课本上,因为只有在老师讲到“唯心”的时候,王阳明才勉强露一次脸,所以一直为我们所忽略。

曾国藩大家颇为熟悉,他死后,有人写了付对联概括他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但很多人认为,中国历史上达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标准的只有两个半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曾国藩只能算半个。因为只有王阳明文可以著书立说开宗立派,武可以安邦定国拨乱反正,德可以为人楷模教化世人,是大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也是文学家、书法家、教育家。很多名人或多或少受过王阳明的影响。诸如:张居正、徐光启、李贽、黄宗羲、曾国藩、康有为、梁启超等等。所以,王阳明不该被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真实的王阳明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略窥一二。接下来,让我们从下面三个片段切入,开始了解他。

二、真实的王阳明

片段一: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军神、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回到了本土,作为日本军事史上少有的天才将领,他率领装备处

于劣势的日本舰队在日俄战争中全歼俄国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人物。由于他在战争中的优异表现,日本天皇任命他为海军军令部部长,将他召回日本,并为他举行了庆功宴会。在宴会上,面对着众人的一片夸赞之声,东乡平八郎默不作声,只是拿出了自己的腰牌,示与众人,上面只有七个大字:一生伏首拜阳明。

日本近代的崛起,和王阳明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日本,阳明学一度被奉为“显学”( 显学通常是指与现实联系密切,能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学问),阳明学对日本革新运动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以至成为明治维新最重要的精神武器。那段时间,日本人几乎人手一本记录王阳明言行的《传习录》。

片段二:蒋介石一生奉王阳明为精神导师,他曾经说过:“阳明心学是我终生的精神食粮。”蒋介石败退台湾后,经常去一座山上游玩,并在山上修建了别墅。此山原来叫“草山”,蒋介石嫌这个名字不好听,有“落草为寇”的含义,就把它改为“阳明山”。如今,阳明山已经成为台湾的知名景点。

片段三:《明史》就曾说:“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就是说:明朝以前,既是文人又善于用兵的,没有超过王明阳的。整本《明朝那些事儿》第三卷差不多都是描述王阳明,作者当年明月更是盛赞王阳明:“彪炳显赫,自明之后,唯

此一人而已。”

《一生伏首拜阳明》就是一部融合王阳明的人生经历与“心学”思想史的传记,作者鹤阑珊用幽默诙谐的现代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中国历史上绝对的牛人。但这位牛人也是历经种种磨难走过许多弯路才功成名就的。他虽然天才横溢、文识渊博,但是科举考试两次落第,第三次才得中。做官后又得罪皇帝和奸臣,被流放贵州龙场驿,在龙场这个语言不通毒虫野兽横行瘴气肆虐的蛮夷之地,王阳明反倒有了一个清静的环境可以入静深入思考他的哲学问题,终于悟到心学的核心思想,走上了思想的光明大道。王阳明是心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融合儒、道、释思想精华,开创以“致良知”、“知行合一”为核心的心学思想,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但能悟到还能身体力行的做到。

在这本书中,我们能够看到他童年时的贵人语迟(据史书记载,他四岁才开口说话),青年时的屡次受挫、格物穷理(曾经为了格物,对着竹子发呆了六天然后病倒,后来才明白“格物”不是盯着物不放,而是看一眼物,就要思考它的来龙去脉,从表里深入,最终达到“万物都有理”的境界),中年时的遭人陷害、龙场顿悟、平息叛军和老年时的教书育人、桃李天下。王阳明的生平故事在这本书中都有翔实的描述,虽然对“心学”的介绍略少,但如果细细品味,不难发现王阳明的思想就蕴育在他传奇的一生

当中。

比如著名的 “龙场悟道”,王阳明受到当权太监刘瑾的排挤,躲过了层层追杀,远赴偏远山区龙场驿站任职,在那里他缺衣少食,生活艰苦,这种情况下,他先是悟进退之道、“生死之念”,之后才能达到对天理、性命的彻悟。他多次强调其所悟“良知”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这个时期王阳明曾说一段非常有名的话:“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是他典型的主观唯心理论。 再有就是在“平定江西”中初露军事才能。作者鹤阑珊这样评价他:什么是天才军事家?天才军事家,只需读半部《孙子兵法》就能天下无敌,什么是伟大的军事家?伟大的军事家,只需读一本《家常菜谱》便能把天才军事家打得屁滚尿流。王阳明属于后者。正德十二年,江西南部以及江西、福建、广东交界的山区爆发民变。山民依靠山地据洞筑寨,自建军队,方圆近千里。地方官员无可奈何,遂上奏明廷。兵部举荐时任没有任何作战经验的王阳明巡抚江西,镇压民变。王阳明抵达江西莅任后,他迅速调集三省兵力,镇压了信丰等地的起义。随后,王阳明考虑到战争破坏巨大,上奏请求朝廷允准招安。明廷遂委以地方军政大权,准其便宜行事。十月,王阳明率兵攻破实力最强的江西崇义县左

溪蓝天凤、谢志山军寨,会师于左溪。胆大心细的王阳明亲自前往劝降。仅一个月就顺利招安,并攻破蓝天凤部。就是在这烽火连天的两年里,他掌握了“知行合一”诀窍。 王阳明一生最大的军事功绩,是平定洪都的宁王朱宸濠之乱。起初,王阳明最为担心的就是宁王朱宸濠挥师东下,占领南京。如果南京失守,宁王就有了称帝的资本。王阳明虚张声势,利用假宣传假情报,扰乱宁王的视线,使他做出错误的判断,以为各路大军已经组成合围态势。同时伪造宁王部下投降书,利用反间计,使宁王猜疑自己部下的进攻南京策略。宁王果然上当,有半个月时间犹豫观望,错失良机,没敢发兵攻打南京。王阳明利用这一时机,做好了防守南京的准备,使宁王欲攻南京,已无可能。 后来,宁王率六万人,攻下九江、南康,渡长江攻安庆。王阳明这时已经调集了八万大军(主要为各地民兵与农民,可以说是乌合之众),但对外却号称三十万。由于先前进行大量宣传鼓动工作,谎称有大量军队攻城,南昌就这样不攻自破。时不我待,王阳明马上派诸将分五路迎击回援南昌的宁王大军。四路分击迎敌,一路设伏,宁王大军很快腹背受敌,被分割成几部分,后又中埋伏,惨遭大败。

最后一仗“潘阳湖之战”打得相当激烈,也是关键一战。毕竟

篇三:浅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

浅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

张义

(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 西安 710049)

[提要]“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提出的重要命题, 它在王阳明的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 对后来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 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从“知行合一”的提出、内涵、合理因素与理论缺陷以及现代意义等四个方面浅论了王明阳的“知行合一”理论。

[关键词] 知行合一;王明阳;良知;笃行

知行问题, 是中国哲学史上特有的一对范畴。古代的哲学家大多都十分关注知行问题, 比如, 孔子的“讷于言而敏于行”; 荀子的“知之不若行之”; 程朱的“知先行后”; 王夫之的“行可以兼知, 知可以兼行”; 孙中山的“知难行易”等等。而“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提出来的, 这一思想在其整个的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后来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 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知行合一”的提出

就为何提出“知行合一”的命题,王阳明说得十分明白:“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我们可以看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鲜明的针对人们道德修养实际问题的理论特性。

一方面,王阳明生活的明朝中叶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正是内忧外患极其严重的时候。不仅严重威胁着封建统治,而且猛烈冲击封建伦理纲常。王阳明痛感“今天下波颓风靡,为日已久,何异于病革临绝之时。然又人是己见,莫肯相下求正”。王阳明正是针对这种大厦将倾、言行乖异的社会现实和道德危机提出的“知行合一”,并自认为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王阳明在平定南赣山民起义的过程中,发出了“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的感叹。高度的匡事济世的社会责任感使他要完成他的“破山中贼”和“破心中贼”的历史使命。

另一方面,理学由一种可以依循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法和原则到了明代成了人们法定的行为原则和取士的惟一标准,走向了僵化和反动。王阳明不得不重建一种思想和方法。他不满意程朱的知先行后说,认为这种学说使得道德认识和社会实践相脱节,造成“交知行分作两截用功”的流弊,人们只求知而不顾行。他说:“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实衰,人出己见,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誉。” 在这种情形下,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思想。

由此可见,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本意,不只是为了解决知行关系的理论问题,更是为了医治“文盛实衰”、知行脱节, 只知不行的时弊,挽救危在旦夕的封建伦理纲常。

二、“知行合一”的内涵

在中国古代儒家哲学中,所理解和论证的知行问题与今人理解的知、行是有差别的。相对来说,古人理解的知行问题范围相对较窄,更多的是集中于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上面。王阳明继承了孟子关于“知”的理解,认为“知”即“良知”,如《孟子·尽心上》中所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的良知良能, 是指人的天赋道德观念。他认为小孩的爱亲敬兄的道德情感, 是与生俱来的, 不待学习就有的。在他看来,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 亦是与生俱来, 善守而勿失, 就可以成仁义礼智四德, 这是人区别与禽兽之所在。王阳明继承并发展了孟子这一思想,再次提出“良知”,,他所谓“良知”是一种主观意识,是善恶、是非的标准,是绝对至善的。他说:“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可见,王阳明把良知看成是天理,看成是道。“行”又是什么呢? 一方面,“行”是指人们心理上的意念活动,另一方面是指“笃行“,即有的放矢地做一件事。所以”行“是

是身心上对封建道德的体会和实践。王阳明认为人的本质源于心,他表达了与孟子思想极为相似的观点。他认为心为身之主宰,良知为心之本体,即”心即理“,从实践过程来看待和规定知行关系,认为知行没有先后差别,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应该合一并进。知行合一本质上就是道德实践论,是从道德实践指向道德实践的道德修养方法。

根据历史记载,王明阳三十八岁主持贵阳书院时提出“知行合一”论,重要论述有:以良知为本体,就知行合一来说, 生理欲望, 言行视动、学问思辨和良知引起的一切行为都是知行合一, 良知是知行合一的本体;知行是一个功夫,王明阳批评了“冥行妄作”、“不能思惟省察”和“茫茫荡荡, 悬空去思索, 全不肯著实躬行”两种人,强调“知”、“行”不可分离的关系, 行不能无主意, 故行不离知; 知不能无手段, 故知不离行;知行本体同一,即知行“只是一个”, “不可分作两事”;知行合一并进,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的目的是要人们把道德落实到行动上, 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希望人们言行一致;行而后有真知,王阳明独特 地解释了知行关系,认识来源于并依赖于实践活动, 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获得关于某一事 物的具体知识。

三、知行合一的合理因素及理论缺陷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 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是第一次以良知为本体的, 它重点突出了知与行的统一, 颂扬了道德主体的能动性和自觉性, 是知行范畴发展的一个必然环节。更重要的是它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 在明代中后期的社会实践中产生了重要作用。

其合理因素主要在于两点: 一是突破了程朱理学“知先行后”学说的教条, 从“知行合一”方面作了深入探讨, 在一些问题上触及了真正意义上的知、行问题。如提出了知行不是对立矛盾的, 而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等等; 二是知行合一并进、行而后有真知, 接触到真知发源于直接经验, 知依赖于行, 猜测到知行的某种辨证关系, 既反对不知而行的盲动主义, 又反对只知不行的空谈主义, 突出了实践的重要性, 因而具有唯物主义的合理因素。

当然,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不是完美无暇的,它也有其理论缺陷性及时代局限性: 王阳明的尽心之学虽熔铸着儒家内圣外王和经世致用的实学精神, 但其在本质上却过分强调其良知道德理性的价值, 忽略了知识理性的客观性及其合理性, 从而妨碍了尽心之学所蕴含的经世致用思想的进一步发挥。

四、“知行合一”的现代意义

儒学作为一种价值体系,经过千百年而没有消亡,而是在历史的积淀中不断得到论证、丰富与发展。回顾历史放眼当代,中国是一个道德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几千年来形成的流淌在每个中国人身体里的精神血液使得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会谈道德讲道理。但是有嘲讽意味的是中国又是一个道德缺乏的国家,尤其在今天这个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道德沦丧、信仰缺失的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领导层提出的“八荣八耻”的号召和民间提出的“第三次儒学的复兴”的口号都说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造成这种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意向的道德性与现实的道德性的脱节,它们之间缺少了实践这个桥梁。“善的动机只是完成善的开始,并不是善的完成。意向的善不能落实到实践,它就不是真正的善。”王阳明讲:“知以行为功。”也就是说,道德不仅仅停止为善的动机,还需借助行为才能实现自己。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强调,意向的道德性必须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实现为现实的道德性。

王阳明逐步认识到并不是最有知识的人就最有道德,也不是毫无知识的人就毫无道德,他说:“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王阳明认为不在于穷尽天下之理,而关键在于如何由成就知识过渡到成就德性,他认为成就知识与成就德性是两个不同的序列与层次,知识的积累并不必然导致价值的实现。对于道德和知识两者的关系,王阳明认为认知活动可以是纯粹的知,可以不必见诸行动的。所以他强调道德的首要性,认为道德修养可以带动知识探求,道德修养好了,知识便自然在其中了。王阳明以道德带动知识,强调在实践中完成人格修养而最终达到内圣外王,“知行合一”正是这一重要理论的基础。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的目的是要人们把道德落实到行动上,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王阳明以孝悌为例:“就如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晓得说些孝弟得话,便可称为知孝弟。”他反复强调只晓得说些孝悌的话并不是真正的孝悌,懂得孝悌又实际的体现于行孝行悌的过程,将具有的孝悌的德性转化为行孝行悌的德行,也就是要言行一致,认识与行动相联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见,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本意主要是为了解决人们道德修养实际中知行脱节问题。对于今天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发展、道德相对滞后的社会来说,也只有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人自觉地进行道德实践,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社会风气的好转,道德水平的提升。王阳明一生坚持道德修养。践履“知行合一”,虽然他没有意识到“知行合一”说自身的理论困境,以道德行动取代知识活动可说是不明智的,走不通的。没有知识的担保,成就知识往往会流于空泛。王阳明很有针对性的首倡“知行合一”论,虽然未能挽救道德沦丧于狂澜之中,但是这一理论确实为人们的道德实践提供了现实的可操作的修养方法,即便对于今天的人们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都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

参考资料: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张祥浩-《王守仁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李世宏-《重温王守仁:始创“知行合一”》-《上海教育》杂志-2006年4月下

张天晓-《知行合一的传统伦理意蕴》-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9月

任凤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前沿》杂志-2004年7月

凤凰网-《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由来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凤凰网历史综合版块-2010年1月18日

周珊珊-《试论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9月

明朝王明阳》出自:免费论文网
链接地址:http://m.lwlwlw.com/show/15734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免费论文网

© 免费论文网 m.lwlwlw.com 版权所有 广告合作:ainglaoda@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