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导航

王明阳资料

来源网站:免费论文网2017-01-25 06:18:05
经典文章

篇一:心学大师——王阳明

心学大师——王阳明

◆ 王阳明其人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被人们称为圣贤却又没于尘埃中的人实在不少,但若论千古以来最励志、最纠结、最委屈、最郁闷、最孤寂却又最完美的圣贤,怕是非王阳明莫属了。

从清朝起,中国民间就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明朝若只有一个皇帝,那就是朱元璋;明朝若只有一个宰相,就是张居正;明朝若只有一位圣贤,那便是王阳明。

有人便问:你说得这么神乎其神,那么王阳明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王阳明不只是一个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儒学符号,更是一个深刻影响了中国儒学发展并使之走向世界的思想巨匠,可以说他是中国思想史上难以抹去的标杆式人物。很多年前,他的影响就已经开始,很多年后,他的影响依旧持续。王阳明是一个传奇,他创造过无数的战争奇迹,他重新阐释了岌岌可危的儒学核心内涵,并且把它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哲学高度,以至于后世有不少对王阳明和阳明心学有些许了解的人,对他顶礼膜拜,把他当成精神上的导师。

曾国藩与梁启超,这两位影响近代中国的知名人物,对待改革的观点截然不同,却在这一点上出人意料地契合——他们都很欣赏王阳明,都曾苦心研究过阳明心学。

◆王阳明是中国的,而他更是世界的

在“二战”后的西方,研究王阳明哲学的风气也十分浓厚。在那里,不仅记录着王阳明言行的《传习录》等学术书籍广为流传,甚至狂热的西方学者们为了深入研究阳明思想,还一度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办起了专门的刊物。

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阳明心学的精妙之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就曾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那么王阳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只言片语很难把王阳明这个复杂而伟大的历史人物的人生和思想说清楚,我们只能从普通人的视角以六个人生侧面来阐释:他的人生如此跌宕起伏,惊心动魄——谏言入狱,千里逃亡,荒野求生,血染江南,智取宁王……致使他拥有了常人很难同时拥有的六张迥异的面孔。

◆面孔一:没有人比他更励志

王阳明名为王守仁,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时至今日,大家多称他为王阳明。王阳明从小就胸怀大志,一日他询问私塾老师:“何谓天下第一等事?”老师答曰:“第一等事必然是好好读书,求取功名!”王阳明却摇头道:“我看,这天下第一等事乃是做圣贤!” 大多数人都以为这是小孩的无忌童言,但王阳明却已把背影留给了笑话他的人。此后他开始苦苦钻研圣贤之道——七日格竹,婚夜访道,九华寻仙……这些看似痴傻的行径,却都证明了王阳明对于成圣志向的执著。 后来王阳明做官,因进言触犯宦官刘瑾而被贬龙场。龙场穷山恶水,是一片不毛之地。没有当地官员的支援,王阳明吃野果住山洞,与土著为伍,生存环境艰难险恶。即便如此,他对于圣贤之道的思索也从未停止过。 也正是因为这股倔强与坚持,王阳明最终在龙场悟道,从而在儒学的大框架下创立了心学的分支,成为人人敬仰的王圣贤。

◆面孔二:没有人比他更纠结

王阳明在德行方面一直颇享声誉。在他面前,不论正派反派士官走卒都得恭恭敬敬,原因在于他从不以世俗的眼光看待世人,他认为只要不是大奸大恶、心中全无善念之人,皆可教化。所以龙场悟道之后,他走到哪里,就讲学到哪里,即使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他也常常在军营里一边给弟子上课一边指导将士作战。当时他的学子遍布天南地北,受众之多,举世罕见。 然命运弄人,他虽仁爱天下,却无奈要披上铠甲、骑上战马,为国家平乱治乱,屠戮千万。当他望着眼前漫山遍野的尸体与淋漓的鲜血时,他有何感想?虽是为了苍生而开杀戒,为大家而灭小家,秉持的是国家大义,但人心总是肉长的,何况是一个圣贤的仁者之心。 一袭青衣布袍,却要拿着滴血长剑。眉头紧皱,心中思量:杀还是不杀?谁能体会到他的纠结之苦。

◆面孔三:没有人比他更委屈

“大明军神”王阳明半生戎马,未尝败绩,是位名副其实的“东方不败”。南赣匪患,朝廷头疼不已,王阳明任职后,组织当地民兵,智勇并用,仅用了半年时间便把大明江山的这块顽疾祛除干净;宁王朱宸濠起兵造反,王阳明同样是不费吹灰之力,集结为数不多的兵力,在短短一周之内,便把宁王蓄谋了十几年的叛乱扼杀在摇篮之中。如若不是王阳明力挽狂澜,当时正德皇帝的龙椅是否易主着实难说。因此,即使后来登基的嘉靖帝十分讨厌王阳明,也不得不因为这一功劳,而封他为新建伯。要知道,在当时的明朝,王阳明只是文人被封伯爵的第三例而已。 而后王阳明重病在身,却依旧领命前去广西平乱,不费一兵一卒便收复田州乱民,又用兵如神,把大藤峡与八寨的乱民剿杀干净。可以说,在建功立业方面,明朝的所有文官武将都无法望其项背。 即便如此,王阳明的仕途依旧坎坷艰难,十分不顺。有功不奖,无功便罚,百年委屈,如何能轻易消解。

◆面孔四:没有人比他更郁闷

在言论传播上,王阳明弟子千千万,心学之火燎遍大江南北,所著之《传习录》等著作,不仅在明朝中后期引起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在近代乃至现在,也是影响深远,被中外诸多学者名人细细研究。 可惜的是,因为历史的原因,心学在岁月的流淌中日渐式微,到了近代,内忧外患加重,心学更显没落,甚至被倾覆。王阳明虽用毕生心血开辟大学问之道,但能踏上其道者疏寡若无,如若他还在世,心中必然苦闷郁结。

◆面孔五:没有人比他更孤寂

王阳明一生颠沛凄苦,为正义而入牢狱,为寻真理而居石棺,为纠理学之错而被整个文化界的舆论所袭击,为苍生而从戎,最后病逝于一叶孤舟之上。 一个屡立战功之臣,在一生的仕途中,一直被当权者所构陷与迫害,其原因无外乎功高震主,兔死狗烹。甚至在他身死之后,还要给他扣上伪学邪说传播者的身份,让这样一个有名无实的伯爵,死时格外萧疏冷清。 这份孤寂,就像一个人在幽暗逼仄的长弄堂里一直前行,好不容易走到了拐角,结果拐过来一看,面前是一条更长的弄堂,象征着厄运与绝望的乌鸦扑飞在弄堂之上,黑黑的羽毛引来昏沉沉的夜。 但王阳明并不惧怕黑夜,他知道黎明总会到来。 孤寂的人往往站在真理这边。

◆面孔六:没有人比他更完美

如果向着中国历史大喊一声:大学问家在哪儿?肯定会跳出一大群人来。大军事家呢?同样也会有一大群。但如果对着他们问: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大军事家、大教育家和大书法家在哪儿?恐怕能跳出来的只有王阳明了。 不论从文治武功,还是从文学艺术,乃至于从德行操守来审视,王阳明都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德才兼备之人。 古往今来,历史上能够拥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美誉的人寥寥无几,或许至今为止也只有两个半。 这个三不朽的美称,其实就是最完美人物奖。 评奖结果是:曾国藩是亚军,王阳明与孔子比肩,并列为冠军。 六张不同的面孔重叠起来,汇聚成了王阳明的传奇一生。可能读者会有疑问——为什么王阳明这样一个有很大历史分量的人物,在当今中国却鲜为人知?想要探究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大家对王阳明的人生历程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毕竟关于一个人的因果,都流淌在他或湍急或平缓的人生长河中。

王阳明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杜维明 (哈佛大学教授)

佛家说,苦痛和不圆满才是人生的真相,王阳明的传奇一生似乎也在印证这句至理箴言。 王阳明一生戎马倥偬、战功显赫却颠沛流离,一生建功立业无数却也几经大悲大喜:作为军事家,他足智多谋、屡立奇功,却仕途坎坷、屡遭不测;作为思想家、学问家,阳明心学开一代学术新风,他本人却孤独、寂寞,难与人说;作为教育家,他生前弟子无数,死时却格外萧疏冷清……

但值得高兴的是,贬谪、受诬、辞官、病老,这些都没有让王阳明堕入黑暗。逆境中、绝望中的王阳明始终在思考:“如果是圣人,面对这种情况,会有什么办法呢?”并最终得出结论:只有依靠自己的心力,才能解决世人心中过不去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王阳明锤炼出一套上可以称为“圣人功夫”,下可以称为“俗世智慧”的功法,也就是所谓的“阳明心学”。

实际上,正如王阳明所困惑和破解的,所有的人文学术、励志经典也都在回应同样一个问题:面对苦难、困境、祸患、欲望、不得志、不顺遂……人这种既伟大又渺小的生灵在没有办法的时候还能怎么办?

科举落第,仕途不顺,贬谪贵州,遭遇追杀、污蔑……历经无数磨难之后的王阳明用他的人生体悟和毕生心血给后来者一个最好的回答,每个人似乎都能从他的哲学思想和人生经历中找到破解困惑的答案。也许这就是王阳明留给后人、留给世界的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他得以万世流芳、享誉海内外的根本所在。

◆王阳明在中国

如果要赋予王阳明一个头衔,我们只好称他为明朝中叶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大军事家、大教育家和大书法家。众多的头衔标志着他是全能的,事实上,王明阳也绝对配得上人们给他的这些称谓。

从明代开始,王阳明的学说思想便开一代新风,影响了很大一批人。写《牡丹亭》的汤显祖,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冯梦龙,维新变法人士康有为,甚至近现代的孙中山、 叁

陶行知都曾深受王阳明的影响。不仅如此,清朝严复也曾戚戚然说,如果让王阳明来处理近世乱局就不会这么不可收拾;本是标榜笃信程朱理学的曾国藩最后也给人留下了“入而讲学,出而戡乱,酷似阳明”的印象……

即便是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从政者依旧可以在阳明思想中找到经世治国的方法,商界精英依旧可以在阳明思想中找到成为儒商的智慧,教育家们依旧可以在阳明思想中学到因材施教的理念,学子们依旧可以在阳明思想中学到知行合一的学习态度,普通人依旧可以从阳明思想中学到面对各种困境时的解决之道……

◆王阳明在日本

王阳明没有出过国,也没有到外国办过学堂、讲过学,但他的思想、学说却不胫而走,传至日本,并对日本的政治、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有人说,王阳明对日本的影响要远胜于其对中国的影响。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乐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国家,记录王阳明言行的经典著作《传习录》在中国整理完毕不到100年,在日本就已经正式刊印。日本还出现了很多专门研究王阳明学术思想的学派,以致在日本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意义深远的明治维新,都深受王阳明学术思想的影响和启发。

◆王阳明在西方

20世纪初,在南京大学执教的传教士弗雷德里克·古德里奇·亨克经过苦心研究,最后写成论文《王阳明的生平与哲学》。此后,他在这篇论文的基础上,加上他翻译的《王阳明年谱》《传习录》和《大学问》,合辑为《王阳明哲学》。1916年,这本书在芝加哥出版,成为阳明著作最早的英译本。它能在当时的美国出版发行,受到西方人的瞩目和青睐,让他们重新对中国哲学思想刮目相看,足见其魅力与意义。

“二战”后,西方研究王阳明哲学的风气越来越浓,研究学者也越来越多。于是,王阳明一举跻身世界著名哲学家的行列。此后,阳明学说几十年不老,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开始研究阳明思想,并因此有了越来越多的专门机构和刊物。

虽然也曾历尽磨难,备受冷落、诽谤和质疑,但是,最终历史和时间证明了阳明哲学的价值。这是真理的魅力和价值所在,更是对王阳明,对其思想的最大肯定!

说到这里,有读者肯定要问,为什么一个对东西方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人物,我们中国人自己却对其知之甚少呢?

的确,放眼中国,由于中国历史以及现实的各种原因,阳明哲学并不如孔孟思想一样广为人知,对阳明哲学的研究也并不尽如人意。而这也成为了一个值得中国人思考的问题。 有思考就该有觉醒。作为阳明哲学的诞生地,作为中国人,我们更该保护本来就属于我们自己的精神财富,继承、理解、运用、发扬、创新,让古老的思想重新散发青春的活力,让蒙尘的明珠重现光彩。

篇二:王阳明心学的精髓到底是什么

王阳明心学的精髓到底是什么?

王阳明心学的精髓:何为知行合一?

王阳明,又叫王守仁,是明朝中叶很有名的军事家和哲学家!“立功”、“立言”、“立德”,史上真正的三立之人。何为立功?平定宸濠之乱、平定闽南古藤的暴乱,这只是立功的一部分!他创立的心学,从根本继承和发扬了儒学,将儒学应用到了生活之中。何为立言?流传至今的传习录、当时王阳明授课的盛况,都将他的一言一行传播到了众多的弟子当中,从而流传至今。何为立德?不说别的,单单“良知”二字,就为当时沉闷的社会,注入了一丝朝气,开辟了新的气象!

王阳明的心学来源于陆九渊,陆九渊没有将心学系统化,他感觉心即是主宰,但是心如何变,为何变,他都没有解释清楚。王阳明在后期立了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可以说这四句话,就是阳明心学的精髓所在!

王阳明心学精髓:万事万物皆有心。动物、人、植物、静物皆是有“心”的。静物,如石头、桌椅。植物,如柳树、杨树。他们的心,是不被展现的,在咱们这个宇宙中,他们的“心”始终未被唤醒,都随自然而变,春夏秋冬,树木自然花开花落,自然开花结果。同样,动物、人的“心”,则是自己可以动,做到知行合一。如,乌鸦的反哺之义,很类似于人的孝顺之情。并且在自然之中,人都是有生老病死之态的。

王阳明心学精髓: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离却灵明的心,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也没有灵明的心。就像一朵花,你看他时,此花便在你心。你不看时,此花便与你同寂。

王阳明心学精髓:知行合一。你所知道的要和你的行动统一,用现在的话说理论与实践统一才能产生改变世界的力量,学以致用,从实践中学习、总结和自省,然后再去实践,如此反复。千万不可只知不行、或者只行而不自省,所谓知行合一,是知与行要统一在一起,知和行是一件事!古语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这个道理!!

篇三:王阳明经典语录【我总结】

1、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意即圣人的道理并不是向外索求於事物的理,人本来独立,任何的觉受当由自己承担,不该只做孤独的情态去解释,另一层意思正是指出人具有自己完成自己的心体,认识此心体才是自家体会的根本关键,更是工夫的精要处。

2、切勿得失横在胸中

3、学为圣人之道,学以致良知

4、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5、心外无物,如吾心发一念孝亲,即孝亲便是物

6、此心无私欲之弊,即是天理

7、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是未知

8、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9、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10、知行本体 ,即是良知良能

11、博学只是事事存此天理,笃行只是学之不已之意

12、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

13、能戒慎恐惧者,是良知也

14、知善知恶是良知

15、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16、心之良知是谓圣人,圣人之学,惟是致良知

17、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更又一层

18、亭前格竹

19、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20、处朋友 ,务相下则得,相上则损

21、圣人必可学而至

22、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3、克己须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24、立学、立言之著,立德、立身之典- ——— 《传习录》

25、致知必在于行,而不行之不可以为致知也。

27、王文成公则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28、王学:心即理;知行合一 ;致良知

30、攻吾之短者是吾师

31、教育主张: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王明阳资料》出自:免费论文网
链接地址:http://m.lwlwlw.com/show/15705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免费论文网

© 免费论文网 m.lwlwlw.com 版权所有 广告合作:ainglaoda@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