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导航

核与辐射管理办法

来源网站:免费论文网2017-01-25 06:17:45
经典文章

篇一:核与辐射监督管理手册(工业应用类)

湖北省核与辐射监督管理手册

工业应用类 (征求意见稿)

湖北省环保厅编印 二〇一二年六月六日

工业

应用

目 录

辐射工作单位基本情况表 放射源

Ⅰ类放射源 一、γ辐照装臵 Ⅱ类放射源 一、室内探伤

二、室外探伤(现场探伤) 三、γ射线大型客体检查系统 Ⅲ、Ⅳ、Ⅴ类放射源 一、固定式Ⅲ、Ⅳ、Ⅴ类源 二、移动式Ⅲ、Ⅳ、Ⅴ类源 射线装臵(非医用X线机类)

Ⅱ类射线装臵 一、室内探伤 二、室外探伤

三、X射线大型客体检查系统 四、非医用加速器 Ⅲ类射线装臵

一、Ⅲ类非医用射线装臵射线装臵

辐射工作单位基本情况表

1.单位基本信息表

2.辐射安全与防护

3.放射源及射线装臵

放射源

Ⅰ类放射源

γ辐照装臵

一、监督检查目的

γ辐照装臵是核技术利用项目中应用放射源活度最大,潜在安全危害最大的项目。通过检查辐照场所有关安全防护设施配臵是否齐备、合理、有效;放射源的转让或退役是否按法规要求进行;装臵的运行是否规范,操作是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以避免无关人员进入,杜绝一切人员进入辐照场所时被误照,保障职业人员与公众的生命安全,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二、检查程序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GB 17568规定的各类γ辐照装臵的日常监督检查。

三、必须具备的防护设施

1. 钥匙控制:放射源的升降开关、辐照室人员通道门和货物通道门的开关必须采用同一把钥匙,或多把钥匙牢固串结一起,这一把钥匙或一串钥匙还必须与一台有效的便携式辐射报警仪牢固连在一起,并指定专人保管使用;

2.便携式辐射监测报警仪:辐射监测报警仪能正常运行,并每年送有资质的计量部门进行校正和检验,以保证监测结果的有效性;

篇二:核与辐射安全百问百答

核与辐射安全百问百答

一、放射源相关问题

1、我国是如何进行放射源管理工作的?

我国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的发展一直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根本方针和要求。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手段保障放射源管理工作实施。

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作为我国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放射源的安全和防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近年来,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监管体系,全面提高了监管能力,制定并完善了法规标准,已颁布实施《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等规定。国家核安全局对放射源工作单位全面实施辐射安全许可证管理,采取环境影响评价、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手段以及放射源进出口、转让和转移审批及备案等管理措施,开发使用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管理系统,实现了放射源安全、实时、科学、动态的管理,对全国放射源生产、销售、进出口、转让、异地使用和处置各环节进行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跟踪监管,核技术利用逐步走向规范化。

我国对放射源实行分类管理,根据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其分为Ⅰ、Ⅱ、Ⅲ、Ⅳ、Ⅴ类;同时对放射源实行身份管理,每枚生产或进口的放射源将按规则分配与标号相对应的唯一的放射源编码与之终身相随;要求放射源工作场所或含源设备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根据放射源潜在危害大小,建立相应的多重防护和安全措施,并对可移动的放射源定期进行盘存等,确保放射源生产、销售、使用的安全。随着全国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的建成,废旧放射源的收贮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促进了闲置、废旧放射源处理及安全隐患的消除。在各级环保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放射源和射线装置辐射监管工作不断深入,固有安全设施得以改进,辐射安全水平持续提高。辐射事故年发生率从20世纪90年代的每万枚6.2起下降至“十一五”期间的每万枚2.5起,各级环保部门积极应对并妥善处置多起影响辐射安全的放射源突发事件,保障了辐射工作人员、公众、和环境的安全。

我国定期开展辐射安全综合检查专项工作来对放射源进行处置。2012年开展

并完成了辐射安全综合检查工作,对全国59000余家核技术利用单位,9家铀矿冶企业,14家放射性物品运输单位完成了安全检查。做到了“自查要到位、排查不缺位、抽查有重点、整改见实效”。投入的人力也非常可观,19万人次的规模,成效很明显。新发现的放射源大约有10000多枚,新收贮的废放射源有4000多个,通过这次摸查还发现了很多安全隐患,提出并落实了一些整改要求。

2、我国是如何开展医院放射医疗工作的相关管理工作的?

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以下简称449号令)等有关法律法规,按照职责分工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管。采取环境影响评价手段对放射医疗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辐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辐射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通过发放辐射安全许可证,对放射医疗机构进行管理,要求医院建立健全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制度、安全保卫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人员培训制度、台账管理制度和监测方案等规章制度。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督落实辐射安全设施、防护措施与医疗项目主体工程同时投入使用,要求对辐射安全与防护工作进行年度自我评估。通过加强日常辐射监督检查与监测措施督促医院加强核安全文化培育,辐射工作人员按规程正确操作放射设备,加强辐射环境监测与个人剂量测量管理,发现辐射环境水平与人员个人剂量异常时开展调查,进行原因分析及时发现并消除辐射隐患,保证放射医疗满足相关法规标准要求,保障辐射工作人员、公众和环境免受辐射危害。通过放射性同位素进口和转让审批制度,确保放射同位素在合法的放射医疗机构使用。

放射医疗工作场所和其他辐射工作场所一样,须有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防护要求的场所、设施和设备,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其入口处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以及必要的防护安全联锁、报警装置或者工作信号,具有防误操作、防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

449号令还规定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进行放射诊疗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并还应获得放射源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许可。进行放射诊疗的医疗机构应依据有关规定和国家标准,制定与本单位从事的项目相适应的质量保证方案,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并事先告知患者和受检者辐射对

健康的潜在影响。医院要正确合理施行医疗照射,重视广大患者与受检者所接受医疗照射的防护。医务人员应主动给患者提供防护用品,并正确使用,改善患者的防护条件,严防发生医疗照射事故。

3、放射源是如何分类的?

我国参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关规定,按照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Ⅰ、Ⅱ、Ⅲ、Ⅳ、Ⅴ类。

(1)Ⅰ类放射源为极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

(2)Ⅱ类放射源为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致人死亡。

(3)Ⅲ类放射源为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

(4)Ⅳ类放射源为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

(5)Ⅴ类放射源为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二、内陆核电相关问题

4、内陆核电站如何保障下游饮用水安全?

国家核安全局对核电厂的放射性流出物排放进行了严格的限制,经过接近20年的监测数据表明,核电厂运行期间流出物排放数据都是低于国家标准要求的,总体处于本底涨落范围内,因此不会出现公众生活饮用水安全问题;而核电厂设计中考虑了可能出现的事故工况及其排放量,采取了充分的工程措施,如流出物容纳池等,以确保事故工况下放射性流出物也不会对公众造成不可接受的影响。这些措施和国外实践是保持一致的。

5、在发生洪水、枯水等自然灾害情况下,如何保证内陆核电厂的安全? 内陆核电选址时,厂坪标高均高于设计基准洪水位,并考虑上游溃坝洪水影响,通常可确保核电厂区不受洪水淹没的影响;而在枯水季节,由于内陆核电厂一般是通过直流冷却,冷却塔和水库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冷却方式来带走多余的热量,对河流水流量的要求并不高。目前国际上的核电机组大部分建在内陆(例如,美国104台核电机组中内陆机组占84.6%,法国58台运行机组中内陆机组占

75.9%),大量的运行经验表明内陆核电厂在这方面已经设计成熟,运行可靠。核电厂在设计时已经对各种自然灾害进行了全面的考虑和论证,并且也会在不同的厂址也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一些改进,提高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认真遵守国家有关核安全与环境保护等法规的基础上,有着成熟的设计、可靠的工程质量,科学和完善的管理,内陆核电厂的安全性和沿海核电厂一样,其安全性是可控的。

6、对内陆核电厂安全问题是如何考虑的?

国内外对内陆与沿海发展核电的要求没有本质差别。无论国际原子能机构、主要核电国家,还是我国有关核安全法规要求,对滨海核电厂和内陆核电厂在安全目标上是一致的,即都要求对公众和环境提供充分的保护。当然由于内陆和沿海核电厂的厂址条件有所差异,面临的自然条件不尽相同,因此评价因素也有所不同。全球在运442台核电机组中,内陆核电机组数量约占50%。其中,美国共104台机组,内陆核电88台,占84.6%;法国共59台机组,内陆核电41台占69.5%;俄罗斯共31台机组,内陆核电占58%;乌克兰共19台机组全部建在内陆。

内陆核电建设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通过核电厂选址的比较,反映出我国滨海和内陆地区核电厂址的安全影响水平差异不大,但在环境影响因素方面,内陆核电厂选址所面临的问题要远比滨海地区复杂。特别是我国人口众多、水资源短缺的特点在内陆地区比较突出,因此,内陆地区核电选址除了溃坝等影响厂址安全的因素之外,要特别关注内陆厂址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及流域规划问题、液态流出物的排放控制及大气弥散等核电厂与环境的相容性问题、非居住区设置等问题等。这些因素对核电厂址的可接受性将产生重要影响。只要在选址阶段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评价,并采取合适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就能够保证最终选定厂址满足有关法规的要求。

7、我国政府如何看待拟建内陆核电厂的周边地区政府与公众的反对声音? 在当前阶段,公众的接受性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核电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提高信息透明度,充分尊重公众知情权。制定核设施公开制度,明确政府部门和营运单位信息发布的范围、责任和程序。提高公众在核设施选址、建造、运行和退役等阶段中的参与程度。建立长效的核安全教育宣传机制,增强公众对核能与核技术利用安全的了解与信心。完善核安全突发事

件公共关系应对体系,及时权威发布相关信息,解疑释惑,消除不实信息的误导,维护社会稳定。2012年以来,环保部以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开展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和公众沟通工作,进一步加大了这方面的工作力度,使得信息公开和公众沟通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通过将《全国核设施综合安全检查报告》、《核安全规划》的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宣传普及核安全知识,及时消除公众的误解,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辐射防护相关问题

8、电离辐射对人体有哪些影响?

电离辐射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自然界中的土壤、岩石、水体、空气、食物中到处存在着或多或少、各种形式、不同能量的电离辐射。人类生活在电离辐射的环境中,无时无刻都受到辐射的照射。

9、怎样通过饮食来防治和减少核辐射的危害?

目前,尚未发现某种食品能够有效防止辐射效应产生。在核事故早期,可以服用稳定性碘;核事故中后期,要听从国家相关专业部门的告诫,避免摄入受污染的食物。

10、怎样测量个人受到辐射照射的剂量大小?

电离辐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必须使用仪器才能探测到。对外照射剂量的测量,可佩带个人剂量计,包括热释光片、胶片及带报警装置的各种电子个人剂量计;体表和衣服上的放射性污染的测量要采用各种体表污染监测仪;体内污染的测量通过尿、血中的放射性含量的分析,再通过模式计算确定内照射的剂量,还可直接通过全身计数器来测定体内放射性的分布;采用常规的外周血染色体及微核测定方法等生物剂量的测量方法,可推算出人体的受照剂量。

11、放射性污染会不会传染?

放射性污染不会像感冒病毒那样传染。放射性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通过外照射和内照射两个途径。防止污染就是想办法切断这两个途径,可采取以下措施:

(1)尽量减少核污染接触的时间。

(2)尽量远离污染,必要时采取一定的屏蔽材料对射线进行屏蔽。

(3)勤洗手,防止人经被污染的手接触食品而将放射性物质转移到体内。

篇三:核与辐射安全

核 资 源 与 核 燃 料 工 程 学 院

核与辐射安全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核安全技术管理的应用现状研究

摘要:近些年来,核能的研究与应用发展尤为迅速。但是由于核能的在安全方面的特殊性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大力关注。本文对现有核能技术方面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使大家对核安全方面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识,并对核能与安全的发展方向进行合理的预测,希望对现实生产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核安全 技术管理 应用现状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n nuclear energy is in a particularly rapid development. However, due to the special of nuclear energy ,in terms of security has been vigorous attention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of existing nuclear power technology, so that we have a more clear understanding of nuclear safety, and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nuclear energy and security to a reasonable forecast, I hope that it can guide the real production. Keywords:Nuclear safety Technology management Application Status

1 前言

自1938 年发现核裂变以来, 人类打开了“原子宝库” 的大门,

核开发给人类展现了其巨大的宝藏, 核能的潜在价值更是不言而喻。截至2010年底, 全球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共443 台, 正在建设的核电机组65 台,我国在建核电机组28 台, 核电开发利用态势强劲。但是, 我们也应该注意到, 随着核电产业的发展和核技术的广泛应用, 不仅是我国,在世界范围内核安全技术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迫切需要提高核安全技术。特别是福岛核事故以来,核与辐射安全的问题更加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在福岛核事故发生以后,国内暂缓了一切新建核电项目的审批,加大核安全检查力度,确保安全工作万无一失。在世界其他各国也都引起了高度关注,加大各自国家核安全防范措施,使核安全问题落到实处,保证核电站安全运行或者避免事故发生。

2 核安全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核安全管理体系是培养和推行安全文化的体制要求和组织保证。安全文化是存在于组织和个人中的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合,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即核电厂的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要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只有重视核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并不断培育政策层、管理层和员工对所有的安全事项具备警觉性、充分的思考、全面的知识、准确地判断和高度的责任心,方能做到每个人都是核电站安全运行的一道屏障的目标。

3 核安全技术使用现状

3.1 概述

核安全可分为辐射防护安全、放射性物质安全和核设施安全等三

大类。辐射防护安全包括放射性核素找矿、开采、加工、使用、保护等从事核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 放射性物质安全包括放射性物质管理安全、放射性物质运输安全、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等; 核设施安全包括核动力设施( 如核电站、研究堆、核潜艇动力堆)、核武器、受放射性核素污染等设施的安全。

核安全技术可分为传统核安全技术和新型核安全技术。

(1)传统核安全技术

传统核安全技术是在一般安全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以其设备简单、技术含量低、发展成熟、价格低廉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如为大家所熟悉的录像监控技术、出入口核材料放射性监测技术、车载式核辐射检测技术、红外探测技术和机器人技术。

(2)新型核安全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技术可以应用到核安全, 但是新型的核安全技术还没有被我国广泛应用,只是用于保护重点核设施或材料。新型核安全技术有生物检测技术、层析γ 扫描方法测量核材料滞留量技术、数字化仪控技术等。

3.2国内核安全技术管理现状

核安全监督管理是核电厂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已运行的核电厂均已建立了各自的内部核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由于技术差

异和管理模式不同等原因,我国核电厂在核安全监督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还没有形成规范、一致的核安全监督管理体

系。目前存在的主要差异如下:核安全监督管理理念、核安全监督管理组织机构体系、核安全监督工作覆盖的范围、核安全监督管理方法等方面。这对于建立规范化、协调一致的核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和同行交流都存在一定的影响。

我国发展核电的历史较短,与核电大国相比,目前投入商业运行的机组数量也较少。虽然各个核电厂根据实际情况都建立了核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但是由于技术引进和设计标准不同等原因,目前还没有形成核安全监督管理的规范化,各个核电厂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某些方面存在的差异还较大。目前,国内的工程技术人员对核安全管理的某一方面进行了研究,但是,目前还没有工程技术人员对核电厂内部核安全监督管理方法进行系统研究。这一方面的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3.3 国外核安全技术管理现状

世界上一些核电大国如美国和法国等,都已经形成了核电设计、建造与运行管理的标准化、系列化和规范化。在核电厂核安全管理领域,经过研究和数百个堆年的运行实践,培育了统一的管理理念,固化了核安全管理组织结构,形成了电厂内部核安全监督管理的成熟做法,一些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在各个核电厂得到了有效推广,建立了有效的核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核电厂的内部核安全监督管理管理已经形成了规范化。

4 展望

核电厂内部核安全监督是保证核安全目标得以实现的一种有效

核与辐射管理办法》出自:免费论文网
链接地址:http://m.lwlwlw.com/show/15704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免费论文网

© 免费论文网 m.lwlwlw.com 版权所有 广告合作:ainglaoda@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