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作文1000字

时间:2016-12-06 09:12:11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XX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总结

XXXXXX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

区工作总结

2014年,我区按照《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标准(西部)》要求和《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规划(2013——2015年)的通知》要求,全力开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通过不断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力度,丰富公共文化产品,提高文化供给能力,创新服务方式和形式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现就创建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情况:截止目前,XX社区文化活动室已完成主体建设及外立面装饰工作,正在进行水、电、暖等管道铺设;XX社区文化活动室刚完成主体建设,下一步将进行外立面装饰工作;XX社区文化室改建工作已全部完工;XX社区正在进行收尾工作。预计年底前XX、XX、XX三个文化活动室完工,XX社区活动室将于明年年初完工。 重点项目建设情况:今年我区重点建设项目共有4项。分别为XX事迹展览馆重新布展项目、XX展览馆建设项目、XX主题公园建设项目和街道社区综合文化服务站建设项目。目前,XX事迹展览馆重新布展和XX展览馆建设均已完工。XX主题公园已完成公园绿化、观赏石摆放等工作。社

区文化活动室正在建设中。

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面

一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体活动。截止目前,共开展文艺演出30余场;文体比赛等活动10余场。二是我区坚持图书馆、文化馆、少年之家及XX事迹展览馆等场馆的全天开放,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或42小时。三是区文化馆积极开展公益性文艺培训,并深入社区活动室开展辅导活动,截止目前辅导开展文化活动8次,参加人数达500余人。区图书馆藏书2万余册,报刊、杂志50余种,人均占有藏书达0.7册以上。

三、公共文化服务支撑方面

一是我区为各社区配备分别配备了1名文化管理员,为创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人力保障。二是由区委宣传部、文联主编的报告文学集《xxxx》出版发行。文化大院创作的歌剧《XX》及快板、三句半等文艺作品深受群众喜爱。三是XX艺术团等文艺团队,开展了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目前,全区共有三星级文艺演出队伍4支,文化大院1个,演职人员100余人,参加文艺演出20余场。在参加XX市老年体协的比赛中荣获金奖,在XX市广场舞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在XX艺术节期间获得三等奖和优秀奖。

四、加大宣传,营造创建氛围

我区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通过在广播、

电视制作专题、开设专栏、连续报道,并在街道、社区设置横幅9条,利用LED屏、宣传栏等设置表演20余条。制作XX区创建国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宣传手册,共印刷XX册。积极引导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到示范区创建工作中去,努力营造全民了解创建、关心创建、支持创建、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

五、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为达到创建要求,我区计划投资金额XX万元,将XX中心二楼重新改造、装修,建成XX区文化馆,建设面积1500平方米。按标准设置排练演艺、交流展示、辅导培训、游艺娱乐等功能用房。二是为图书馆配齐相关设施,健全管理制度。为图书馆设立盲人阅读区,配备残障阅读设备和盲文读物,同时增加书架、阅览座位、数字化加工与消毒、图书防盗、自助借还等设备。三是严格按照国家发改委、文化部《乡镇文化站建设标准》要求,到今年年底,分别完成XX、XX社区新建任务;完成XX、XX社区改建任务;并严格按照要求标准配置相关设施及设备。

(二)加强公共文化数字化支持服务能力建设。积极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到今年年底,各街道、社区依托图书馆、文化站建成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按照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终端计算机不少于10台、局域网存储空间不少于

1TB、互联网出口带宽不低于2M的标准,实现街道、社区全覆盖。

篇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是指:结合当地实际,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在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如何形成网络健全、

简介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是文化部、财政部在“十二五”期间共同开展的一项战略性文化惠民项目。这项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推动各地研究和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为同类地区提供借鉴和示范,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经过严格的申报、评审、公示等程序,2011年5月,第一批创建示范区(项目)名单公布,共有31个单位获得示范区创建资格。经过两年的创建,2013年9月,第一批31个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通过验收评审,获得示范区称号。

示范区意义

探索新的重大文化惠民项目 一是公共文化服务政府责任得到明确和加强。通过创建,各示范区普遍建立了党委政府牵头、各部门参与的公共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并把公共文化服务纳入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绩效评估之中。

二是公共文化投入不断加大,基层设施网络建设得到加强。

三是通过示范区创建,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具有推广价值的制度设计成果,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有力保障。

四是各地在示范区创建过程中通过实施了大量文化惠民项目,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了创建带来的文化惠民成果。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

一是对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化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显著提升了文化惠民效果。

二是对正确处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推动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工作格局。

三是对统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有效提升了文化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四是对通过公共文化服务更好地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有效发挥了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不少示范区城市把加强社会管理与公共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整合资源、转变职能、创新机制,积极探索公共文化的社会化参与方式,使群众在公共文化参与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创建工作

指导思想 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指示精神,按照文化部党组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部署,根据《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文社文发〔2010〕49号)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方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标准》,通过对示范区、示范项目的统一、集中、有序的宣传,发挥典型的示范、影响和带动作用,促进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开展。

工作内容

(一) 在文化部机关报和创建工作指定宣传平台《中国文化报》开辟专栏和专门版面,组织重要稿件,有效推动、指导各地文化部门开展示范区创建工作。

1、开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专栏和专版:及时报道文化部对创建工作的要求、各地创建工作动态。

2、开辟“公共文化论坛”: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刊发专家学者及各地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论研讨文章。

3、组织有关研讨会:对示范区创建工作进行探讨,对研讨成果进行集中刊发。

4、组织示范区创建成果展览展示活动:在示范区取得阶段性成果时,组织有关成果展览展示活动,扩大创建工作的影响。

(二)建立示范区(项目)信息报送制度,通过《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工作动态》(暂定名)沟通信息。各创建单位应确定专人负责及时报送工作动态信息,由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办公室整理后,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工作动态》(暂定名)及有关内刊刊发。

(三)通过“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管理平台”(即“国家公共文化网”),发挥专家委员会作用,对创建单位进行针对性指导。“国家公共文化网”以专题报道方式反映创建工作动态,并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全面报道。

(四)在文化部社文司指导下,组织中央重要新闻媒体适时进行集中宣传。

1、在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重要节点,组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中央重要新闻媒体,通过实地调查、集中访谈等多种方式,对示范区创建工作进行深入报道。

2、建立与中央重要新闻媒体的日常工作机制,及时反馈创建工作进展情况。

3、利用有关媒体的内部参考等平台,适时组织重要稿件,建立灵活的发稿机制。

信息宣传内容要求

1、创建工作动态:反映各创建单位工作进展,有关地方党委、政府对示范区、示范项目创建工作的要求,有关会议、文件的精神。

2、创建工作经验、体会:反映各地示范区、示范项目创建工作中的经验做法、措施和效果。

3、理论观点: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工作相结合,以国家课题和各地课题为重点,通过专家学者的文章,对示范区创建工作进行理论阐述。

4、举办有关宣传活动:通过举办论坛、展览等活动,扩大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的影响。

5、及时反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其他工作:对全国文化先进单位评选表彰和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评估定级工作,对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古籍保护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等进行全面的报道。 组织机构

由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办公室(即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办公室,设于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国家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具体联系实施,并接受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和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的领导。

工作机制

1、每个创建单位确定1名信息员,负责信息报送和宣传工作的组织。

2、各创建单位应制定宣传工作方案,并报送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办公室。

3、参加中央媒体宣传统一由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办公室协调安排。

篇三: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部地区标准

中 部

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深化改革,加强城乡统筹,突出软件建设,初步建成符合当地实际情况、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初步形成,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一、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方面

1、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影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完善,布局合理,方便群众参加活动。实现市有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区)建有文体活动文化室(文化广场)。

2、图书馆建设。市、县两级图书馆达到部颁三级以上标准;公共图书馆人均占有藏书0.6册以上;市、县两级图书馆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率0.7次以上;人均年增新书在0.03册次以上;人均到馆次数0.3次以上。

3、群艺馆、文化馆建设。市辖两级群艺馆、文化馆达到部颁三级以上标准,县文化馆达到部颁三级以上标准。

4、级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80%的乡镇建有单独设置的综合文化站,其设备配置、活动开展、人员配备、综合管理等达到发展改革委、文化部制定的《乡镇(街道)文化站建设标准》。

5、村(社区)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建设。80%的行政村

(社区)建立面积不低于100平米的文化活动室(中心),每个文化活动室都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60%行政村建立农家书屋,藏书2000册以上。

6、公共电子阅览室(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基层服务点)建设。依托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市及所辖县建有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80%的级镇(街道)、社区建有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

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面

7、以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公共文化服务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实现重心下移、资源下移。积极组织城市文化部门和单位开展农村文化服务活动。农村和社区依托传统节日、重大庆典活动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群众受众率和参与率达到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先进水平,人均参加文体活动的时间每周不少于5小时。

8、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的基本文化服务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城市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免费或优惠向农民工、老人、儿童和残疾人开放,设置方便残障人士以及老年人、少年儿童和残疾人开放,设置方便残障人士以及老年人、少年儿童的活动区域和服务项目。市县两级力书馆设立盲人阅读区,配备调备和盲文读物。县级以上文化馆经常性组织针对上述特殊人群的各类文体活动,开展面向农民工的文化培训等。

9、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引入竞争机制,面向市场,采取项目补贴、资助和政府招标采购等方式,通过集中配送、连锁服务等多种方式,有效解决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问题,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

10、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各级公共文化设施电子阅览室为社会公众提供免费上网服务时间每周不少于42小时。

11、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文化馆(站)、博物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2小时。

12、基本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看1场以上电影、每年看3场以上戏剧或文艺演出,每年组织5次以上规模较大的群众文体活动。

13、开展延伸服务。市、县图书馆建立总分馆制等多种模式的服务体系。市、县两级图书馆、文化馆配备一台以上流动服务车,具备开展公共文化流动服务的能力。

14、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基本形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化服务体系,县县有支中心、乡乡有基层服务点,实现“村村通”;100%的基层群众可以通过基层服务点,70%的行政村和城市社区居民可享受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学博物馆、数字美术馆的资源服务。

三、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支撑方面

15、政府有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相关规划和政策,建立

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制定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相关规划、政策、措施。建立政府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专家咨询制度、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营的公众参与制度,形成政府宏观管理、行业协会参与、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的管理模式,建立城市对农村的文化援助机制。

16、切实按照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和文化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编制的《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文化馆建设用地指标》、《文化馆建设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等标准,无偿划拔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体育馆(场)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用地公共文化设施门类齐全,布局合理、服务便捷。

17、以示范区建设为平台,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和项目有效整合,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形成综合、系统、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现便民意民,提高整体服务能力,发挥综合效益。

18、加快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定并落实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文化事业建设有关政策,民营文艺团体、民间文艺社团和农民自办文化初具规模,成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补充。

四、资金、人才和技术保障措施落实方面

19、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体系,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

20、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费得到落实。建立完善公共文化经费投入机制,近三年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不抵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人均文化支出(按常住人口计算)高于本省平均水平。

21、级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人员编制3名以上,行政村和社区有至少1名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文化指导员)。

22、市级文化单位业务人员占职工总人数不低于70%,县级文化事业单位业务人员占职工总数不低于80%。

23、县级文化单位在职员工参加脱产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15天,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文化专兼职人员参加集中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5天。

24、利用网络、声讯、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和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支撑系统,实现当地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五、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方面

25、建立并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制度。建立起政府、文化行政部让、公共文化机构、重大文化项目工作考核机制。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作文1000字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1367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