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哈尔滨棉袄导游词

时间:2016-11-26 14:47:25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哈尔滨导游词

哈尔滨作为一个近代城市,其城市历史与中华民族的历史相比,谈不上悠久。但也就是这不算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哈尔滨所特有的文化,这文化已溶入了我们的血液,我们的一切无时无刻不在受其影响。哈尔滨只有1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不仅荟萃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是中外文化融合的名城。上个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英、日、法、美、意等16个国家在哈尔滨设立领事馆,建有300多家国际商社,外国移民大量涌入,最多时达到17万人,而当时的哈尔滨仅有人口30多万,也就是说在两个人中就有一个外侨,哈尔滨一时间成为以沙俄统治为首的国际城市.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惨败而告终。失败的结果是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并赔偿白银2亿两,面对如此局面,清政府急于寻找一位“国际盟友”以联合抗日。此时的哈尔滨只不过是在花江旁,由少数、艺人、农民组成的小鱼村。他们捕鱼贡鲜、耕种土地、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不过以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却改变了这个渔村今后的命运。1896年,对我国东北地区凯觎已久的沙俄逼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和《中俄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章程》。根据合同第六条规定,铁路所需土地由中方提供,至铁路全线建成时,俄方共占铁路用地1161平方公里,称为铁路附属地。俄国在1898年将中东铁路工程局迁至哈尔滨,并把哈尔滨作为中东铁路的中心。1903年,中东铁路全线通车,哈尔滨也成为沙俄控制下的"国中之国"。日俄战争期间,哈尔滨成为俄国的后方基地。俄战败将势力退出南满后更把哈尔滨作为其向中国经济掠夺的前沿。二世纪初,各帝国主义国家的本家、险家纷纷来哈投资、投机和淘金。有16个国家在哈尔滨设事馆,20余个国家在此居住。8"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火阻隔,哈尔滨经济得以几何级迅速发展,被称为“东方莫斯科”、“中国巴黎”,哈尔滨成为外国、富商的乐园。

1931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入了哈尔滨,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哈尔滨人的境况是悲惨的,电视剧《"黑太阳731》就是历史再现。当然,我们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反抗。想必很多人都听过讲的《8"夜幕下的哈尔滨》吧,那里描写的就是哈尔滨人顽强与侵略者作斗争的故事。《尚志》、《一曼》等电影、电视剧反映的内容都是真实的写照。

值得庆幸的是,作为在中国率先进入近代国际都市行列的哈尔滨,虽然从建市之初就一直在外国列强的控制之下,但她是回到人民手中的第一个大城市。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解放,在此后三年多的时间里,作为解放战争的后方,她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哈投巨资,将其建成了工业基地和科技城。苏联援建的156大项目中有13项在这里,各种大学大所也纷纷落户哈尔滨,如赫赫有名的军工、哈工大、黑大、哈师大、哈医大、商大、东北林大、东北农大等,在哈尔滨的历史上出现了二次辉煌。但在改革开放后,相对来讲,哈尔滨有些落后了,老工业基地、"国有大型企业在改革中船大掉头难,再加上政策倾向沿海地区,这些都使我们付出了巨大代价。只要耕耘就有收获,我可以高兴地告诉大家,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们又站起来了。现在经过"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及老工业基地技术改造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哈尔滨国有工业已出现强劲的增长势头,并于两年前实现全行业扭亏为盈的良好态势。如大家熟知的哈药集团、、、三大动力厂等都实现了再次腾飞的目标。权威人士判断新世纪里,哈尔滨将在中国率先进入现代化。“漫漫,其兮,吾将上下求索”,尽管前面的路很长,但我们充满了信心。

今天的哈尔滨已不再是当年的渔村,她作为黑龙江省的省会,总面积5.32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675平方公里,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是面积最大的一个城市。人口近千万,其中市区人口三百多万,下辖8区11市县。

关于“哈尔滨”的名称由来,众说不一。一说古语“平地”;一说“晒网场”;一说真语“阿

勒锦”,是“荣誉”、“声望”的意思。

哈尔滨机场是中国东北北部最大的国际航空港,"哈尔滨火车站是中国东北北部铁路干线的枢纽,花江是中国内河通航的第三大河流,哈尔滨港是这条江上的最大中心港。

哈尔滨的夏天气候宜人,绚丽多姿,别具魅力,是消夏避暑的理想地方。美丽的花江宛如一条彩带,给城市增添了无限风光。一年一度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引得中外著名艺术家纷纷前来献艺,使哈尔滨赢得了"北方音乐名城"的美誉。

哈尔滨还是一座冰雪名城,每年举办的"f8"哈尔滨国际冰雪节"、"艺术博览会"汇集了冰雪艺术精华,吸引了海内外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参加经济贸易交流。

哈尔滨的城市建筑别具,蜚声中外,不仅有林林总总的欧式建筑,也有传统的"中国古典建筑,近年来又建设了许多现代建筑,使这个城市呈现出中西合壁的建筑风格。

我们马上就要到达中央大街了,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目的地,中央大街。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们现在来到了哈尔滨著名的旅游景点——中央大街步行街。到哈尔滨,要逛中央大街步行街就像到北京一定要去王府井大街一样。 现在我们就站在这条中央大街上,它北起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全长1450米,宽21.34米,其中车行方石路宽10.8米,全街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其中保护性建筑13栋。

1997年6月1日正式开通步行街,全长860米。

早在1898年,哈尔滨开始大规模修筑铁路和城市建设,运送铁路器材的马车,在泥泞中开出一条土道,这便是中央大街的雏形,名为“中国大街”,意为中国人住的大街。当时: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街两旁的俄人铺子也多了起来,牌匾多用俄文,他们经营杂货、修表等,所以虽称“中国大街",但两侧多为欧式建筑,商业也多为外国人经营,犹如外国城市一样。到了1924年,刚收回行政权利的中国地方政府,急于显示自己管辖的能力,决心更进一步整顿这条已声名远扬的大街,特地请著名的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设计,花了整整3年时间,铺成了一条方石路,就是大家脚下踩着的这些方石头。现在看起来,似乎再平常不过了,但在当时,运输业极不发达,这些由外兴安岭、张广才岭开凿运来的花岗岩的方石,每块成本约合一枚银元,在当时这一个银元,能买回40斤小米,那是一个成年人一个月的口粮啊。这方石长18厘米,宽12厘米,大街用方石约70多万块,全部耗银可买2800多万斤小米,是多少中国人的血汗啊!寸路寸金,古今中外,有多少如此昂贵的道路呀!故又称“黄金大道”。难怪中央大街被人们称为“金子”铺成的路。据专家测定:中央大街的方石路还能磨上一百年。 其实方石路当年是哈尔滨的象征,1931年旅欧途径哈尔滨的著名诗人朱自清在其日记中写到:”石头路倒是哈尔滨的一大特点,很洁净,尘土 少,·······“,所以物以稀为贵,中央大街的方石路自然令人倍受宠爱。

在大家的右手边,就是这条大街上最著名的马迭尔宾馆。当年在哈尔滨的犹太人,主要来自俄国,当时常常能看到一些头戴黑礼帽,身穿黑大衣,鬓角蓬松,蓄着胡须的犹太人。犹太人那时尚无自己的祖国,而是持他国护照,抱着到远东处女地淘金的热情来到哈尔滨,犹太人具有非凡的商业才能,加之人们流浪于世界各地,无论什么样的生活环境都能适应,他们很快的发展起来。到1922年,犹太人移民哈尔滨达到鼎盛时期,约有1万余人。1901年,中东铁路临时通车,俄国籍犹太人约瑟 开斯普来到哈尔滨,他开过修表店、银器店、珠宝店,他以犹太人独有的精明和眼光,预料到日后哈尔滨必将成为远东最大的国际都市,旅店业极有前途,于是,他聘请他的俄国挚友尤金诺夫设计,选购欧美各国上等建材,在1906年建成了远东最豪华的马迭尔宾馆,也是中国第一家涉外宾馆,是新艺术运动式建筑。 马迭尔宾馆作为中央大街最早的建筑,占据了最佳的地理位置,在中国大街中段。这座路易十四风格的三层建筑,典雅豪华,步入内部是浓郁的法国情调,仿佛进入法王路易十四的

宫殿,极尽豪华的壁饰、挂毯、铜器及各种规格的镜子,镶嵌金边,不愧为”东方的凡尔赛宫“。

当时,还开设了马迭尔电影院、戏园,每日放映外国电影,演出中外戏剧。那时的马迭尔真可谓是日日弦管闻客醉,夜夜酒色入灯红。门前轿车迎来送往,楼内频传骨牌声声。解放后,马迭尔宾馆以它特有的名望接待过许多军政要员,如末代皇帝溥仪、国母宋庆龄、历史学家郭沫若、大画家徐悲鸿·······。

好店须有好名字,约瑟·开斯普对此雄心勃勃,名字来自英文”modern“,表示摩登、时髦的意思。

在马迭尔宾馆的对面,就是华梅西餐厅,已经有80年的历史。1925年时,原名马尔斯餐厅,1931年正式做俄式大菜,成了西餐名店。1937年全市西餐厅260多家,中央大街100多家,它是哈尔滨最正宗的西餐厅。这里每天午夜才闭店,有汉、俄、日、犹太服务员40多人,均衣着讲究,夏天白衫一天两换,保持洁白。1957年改名为华梅西餐厅。正宗俄式大菜享誉海外,它突出欧洲园林式酒吧风格,服务员一律黑西服、红领带,敬菜、摆台有理有序,上菜高拿轻放。它经营的俄式大菜,也是随着中东铁路来到哈尔滨的。当时的特色是纸包小牛肉、纸包大虾、闷罐牛尾。几十年来,它综合了已经消失的西餐厅的特色,增加了基辅烤鸭、莫斯科烤乳猪、高加索羊肉串、海参崴的奶汁桂鱼、苏波汤、大马哈鱼和俄式面包”沙艾克“。

再往前,就是哈尔滨市最大的一处巴洛克建筑——教育书店,原名松浦洋行,入口处有两尊人体塑像,他们是古希腊神话中两个擎天神,男的亚特拉斯,女的加利亚切德。

在教育书店的对面,就是哈尔滨著名的啤酒广场,每到夏季,这里就会搭起凉亭,摆上藤椅,是哈尔滨市民夏季消暑、喝啤酒的好地方。广场上还有一个1999年从大连运来的铜制的马车雕塑,名为”老街神韵“,这幅雕塑就是当年中央大街的真实写照。

当时这条石头路都是高档马车,纯种大洋马,马蹄奏着清脆的声响,穿行在绿茵石头路上,满大街上飘着香水味,满眼见到的都是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是不是有一种异国他乡的感觉呢!

中央大街,楼高与道路的宽1:1,沿街建筑多为二层楼建筑,没有太高大的,也没有太矮小的,地面和屋顶呈53度视角,令人很舒服,稍抬头就能看清建筑细部结构。

近年来,各商家纷纷重新装饰门面,贴金镶银,张灯结彩,把中央大街打扮的更加!富丽堂皇,成为哈尔滨最著名的最富有特色的商业一条街。今天,走在中央大街,便会发现临街两侧风格各异而又统一和谐的建筑,与方形石铺成的大街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组成了中外城建史上独特的长街。而这些建筑,各式各样,既无中国古典建筑的飞檐斗拱,红墙绿瓦,也没有古园林的曲径通幽,九曲流觞。但漫步长街,每迈一步,都有一番风景。 现在就请大家漫步在这条充满异国情调的中央大街上,来细细体会这别样的情怀吧!

篇二:哈尔滨市导游词

哈尔滨市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之间,地处中国东北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全市辖7个区和阿城、双城、五常、尚志、宾县、呼兰、巴彦、依兰、方正、木兰、通河、延寿12个县(市),总面积5.3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63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20平方公里。

哈尔滨市区及双城市、呼兰县地域平坦、低洼,东部10县(市)多山及丘陵地。东南临张广才岭支脉丘陵,北部为小兴安岭山区,中部有松花江通过,山势不高,河流纵横,平原辽阔。哈尔滨市区主要分布在松花江形成的三级阶地上。哈尔滨的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有"冰城"之称,是旅游和避暑的胜地。

哈尔滨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早在22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大约5000年前,哈尔滨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3000年前,殷商晚期,哈尔滨进入青铜时代,属于黑龙江地区最早的古代文明国家-白金宝文化的分布区域。

哈尔滨最早的居民是商周至两汉时期的东胡、肃慎、(氵岁)貊扶余三大民族。哈尔滨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公元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尔滨城市)建都,现存金上京会宁府遗址为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至19世纪末,哈尔滨已出现村屯数十个,居民约3万人,交通、贸易、人口等因素开始膨胀,为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1898年起,工商业及人口开始在哈尔滨一带聚集,至1903年,一座近现代城市的雏形已在哈尔滨形成。20世纪初,哈尔滨就已成为国际性商埠,先后有33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汇集这里,16个国家在此设领事馆。1945年哈尔滨率先从外国侵略者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当时人口已达70余万。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建立了人民政权,成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哈尔滨市位于东北亚中心地区,是国内和东南亚各国进入俄、日、韩的重要通道,也是我国东北北部最大的商品集散地。科技实力雄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大企业人才济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冰雪旅游独树一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被评为首批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位置:地处松辽平原的松花江中游地区,东南临张广才岭支脉丘陵,北连小兴安岭山区,冬季漫长寒冷,素有“冰城”之称。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有五条铁路连通国内外,松花江黄金水道可直达俄罗斯,是贯通欧亚大陆重要的交通枢纽。 面积:全市面积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272平方公里,是全国省辖市中面积最大的城市。

人口:总人口954.3万

区划:全市共辖8个区(道里区、南岗区、动力区、平房区、香坊区、道外区、松北区、呼兰区);4个县级市(五常市、双城市、阿城市、尚志市);7个县(宾县、巴彦县、依兰县、延寿县、木兰县、通河县、方正县)。

市花:丁香花各位朋友,

松花江公路大桥——公路大桥时赴太阳岛地陆路通道,松花江公路大桥建于1983年5月10日,建成于1986年8月30日竣工,历时三年零四个月,大桥呈健字形状,给人以若大个松花江被一刀剪断之感,大桥全场1565米,当时全国公路桥之最,这座桥地设计者是一位女士,当时人们说女人总是喜欢剪剪裁裁,所以设计成剪刀形状,他的确好似园丁手中地剪刀一样,把松花江秀丽风景修剪得更加迷人。大家往车窗两侧看,下面就是松花江,大家有没有听过松树不开花就结果得故事呢?现在我给大家讲松树不开花就结果得民间传说。相传在黑龙江地区有一条白龙总是兴风作浪,造灾于民,一只来自关内得一条富有正义感的黑龙决心为民除害,就在当地民众的大力支持下与白龙灾江中展开了生死搏斗。当江水翻白色浪花时表明白龙在上,两岸的老百姓就扔势头砸,当江水变黑时,表明黑龙在上,老百姓就往江里扔馒头以便补充实力,结果筋疲力尽的白龙被打走了,然后风调雨顺,连

年丰收,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富有正义感的黑龙,就把那条江命名为黑龙江。可落荒而逃的白龙还是好比腊月的大葱——皮干叶枯心不死,它又在别处兴风作浪,连续作恶,于是黑龙又沿着另一条江开始追缴,这条江的两岸长满了松树,那是的松树是开花的,并且是雪白的花。“吃一堑,长一智”的白龙闻讯后就腾云驾雾到了高空侦察,不巧黑龙游到那里,那里的江水就变成黑色,所以就暴露了目标,于是白龙就采取了“避其锋芒,击其惰归”的战术,当黑龙疲惫不堪的时候连连出击打得黑龙防不胜防,只有招架之势,无还手之力。于是为了掩护黑龙得军事行为,这条讲两岸得盛开得白皑皑得松树花就纷纷落在江面上,罩得严严实实,黑龙有了松树花得掩盖,白龙就再也无法掌握黑龙得行踪,最后黑龙“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取得了决定性得胜利,一败涂地的白龙一头扎进了五大连池在也不敢出来了。从那以后黑龙江地区就年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了。可是松树却从此再也不能开花了,为了纪念为正义之战做出巨大牺牲的松树花,人们把这条江命名为松花江。

当然这是个美丽的传说,因为它和我们前面说的满语“松戈里乌拉”是相矛盾的,但这个寄予了古代劳动人民没好愿望的传说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

下面我们就到了太阳岛,大家一定听过郑绪岚的《太阳岛上》吧!太阳岛位于松花江北岸,与市区仅一江之隔,总面积达三十八万平方公里,很多年以前,这个岛屿盛产鳊花鱼,女真族鳊花鱼的发音是“太宜安”所以这个岛就被人称为太宜安,久传至今被称为太阳岛。太阳岛四面环水,是著名避暑胜地,我们到了太阳岛上,主要参观太阳岛公园,在公园里树木茂密,全岛遍植各种树木100种30多万珠,树种有江松,樟子松,落叶松,杨树,柳树,榆树,还有丁香等。整个公园面积是114公顷,园内建有水阁云天,青年之家,水榭,哈尔滨中日友谊园等游乐场所,一幢幢别墅式的建筑隐现在树丛中富有浓厚的欧式情调的“水阁云天“是园中之园,园内有长廊,方阁,荷花湖,太阳湖,太阳山和瀑布,平台遥望可以观赏到不同角度的岛上风景,冰雪节期间,还在此举行每年一次阿的国际及国内雪雕比赛。

雪雕也叫雪像,它是以雪为材料调出 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各种不同形状的艺术形象以供人们观赏和娱乐,他有两种表现形式,即雕和塑,雪雕则是选用雪和水进行塑造,在零度一下将雪和水搅合后,通过冻结粘合,可以塑造各种形态,创造出不同的艺术形象我国的雪雕艺术活动是六十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1988年1月在太阳岛公园组织了首届群众雪雕比赛,以后每年举办一届吸引日益众多的中外游客。

夏天的时候这里湖光山色,特别美,其中中日友谊园,是园中园,全明哈尔滨.新氵舄友谊园,是哈尔滨和日本的新氵舄市建立友好城市十周年之际,在太阳岛公园内部投资修建的日式庭园风格的友谊园。在1989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的,每年接待中外宾客达十五万左右。

东北虎林园——坐落于松北开发新区内,与太阳岛相邻,林园占地面积96.6万平方米,现已开放养虎园面积约36万平方米,园内放养30余只成年猛虎,作为世界上最大地东北虎群放养地,自96年1月份对外开放以来,已经接待40万中外游客。到了虎园我们会换乘林园内专用地封闭车进行游览,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开车窗,大家可以买食物喂给老虎,老虎每天上午10点喂食,冬天时不容易被发现,因为老虎地皮和草的枯黄色比较接近。到了远去大家先去博物馆参观,导游去购买票,然后排队坐车参观。

在哈尔滨世纪之初建筑中,以“新艺术”风格占多数,且大多为办公建筑、居住建筑、文教建筑及交通建筑。作为当时世界范围内流行的风格,“新艺术”应用于这类大型建筑,成为沙俄藉以夸耀其实力的工具,然而许多商业、服务业建筑却以豪华奇特取胜,以繁琐的装饰创造热情的氛围,南岗秋林公司即是其中的典型作品。

秋林公司是俄商在哈开办的最早的商行之一。秋林公司原名秋林商行,由俄国巨商伊万·雅阔列维奇·秋林创办。早在中东铁路正式通车之前,即1900年5月秋林即在香坊开办了分公司;1902年为扩大经营,由香坊迁至秦家岗(即今南岗区)大直街,1904年10月,秋林公司在南岗大直街修建二层楼房;1908年竣工;1910、1915年先后两次沿建筑两翼扩建;1927年,第三次扩建成环绕大直街、奋斗路及阿什河街长达173米的大型商场;1978年11月第四次扩建,由二层扩建为四层;1984年11月秋林公司再次进行纵深扩建,在此之后又有二次小规模的扩建,如今秋林公司已成为规模庞大的现代综合商场。

建筑的平面布局比较简洁。主入口设在大直街与奋斗路的转角处,两翼部分各有两个次要入口。与主入口相对的是主楼梯,楼梯栏杆是充满“新艺术”曲线的铸铁栏杆,生动而活泼。建筑地上部分为营业厅,地下室一部分用作葡萄酒酿造及储存间,另一部分用作食品储藏库。扩建之后,地下建有二层营业厅。与前面介绍的莫斯科商场格局不同,秋林公司是哈尔滨第一座大型的综合性商场。

建筑檐口部分装饰丰富,类似问号形的曲线托檐石,布满精心雕刻的花叶状浮雕,每两个托檐石作为一组,与贯通2~4层的壁柱结合在一起,其装饰性类似科林斯柱头;在每组托檐石之间同样装饰精美的雕刻,具有强烈的光影效果;精巧的托檐石托起出挑较大的屋檐,整个檐部颇能吸引人的视线,成为表现建筑特征的重要因素。建筑女儿墙处理更为成熟,表现为尺度较小的砖砌墙墩与直线形铁栏杆结合的形式。在建筑两个沿街立面的女儿墙的中段,做重点处理。呈对称形式,中部是三角形山花,额部冠以半圆形,布满花朵状装饰,犹如盛满鲜花的花篮,
哈尔滨棉袄导游词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0451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